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来源:欧得旅游网


小 学 四 年 级 体 育 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1、篮球--熟悉球性练习 2、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3、游戏:拦截空中球

教学目标

认 知 使学生认识到篮球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掌握一定的篮球基本动作和基础配合是非常必要。篮球比赛有规则的,参加者要有规则意识等。

能 力 90%的学生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80%的学生能做出双手胸前传球动作,将球传到指定同学手里。

情 感 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能与同伴密切合作,互帮互学,享受体育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

负 荷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在25%以上。

重 难 点

1、重点:用正确的姿势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2、难点:全身的协调用力。

教学流程 运西瓜游戏 熟悉球性练习 原地双手手胸前投篮 分组活动 游戏 放松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5~7分钟)

目标 引入学习状态,为上课做好身心准备.

内容

(一) 课堂常规

教师活动

1、 教师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出勤状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同学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了解本课内容。

3、 见习生出列,接受教师安排。

(二) 准备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围绕篮球场慢跑,做运西瓜游戏。

2、带领作准备活动(各关节活动)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1、围绕篮球场慢跑。作运西瓜游戏。

2、作准备活动(各关节活动)

基本部分(30分钟)

内容 一、熟悉球性练习

目标 学让生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活动1、 双手抛接球练习。

组织:

两人一球,定时更换,听口令集体练习。教法:

抛接不同高度的球,接球时尽量不看手。

2、单手抛接球练习:

组织:同上

教法:投球高度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

3、 抛球击掌(或做下蹲或转身等)动作要领。

组织:同上。

4、 水平指拨球练习。

组织:每人一球,定时比次数。

教法:进行不同频度、不同手臂间距的练习。

5、踢腿交接球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1、双手抛接球练习:

2、单手抛接球练习:

3、抛球击掌练习:

4、水平指拨球练习:

5、 两腿自然开立,双手持球于胸前。练习时,两腿交替向前踢起,当一腿前踢时,一手将球于大腿下交给另一手。反复练习。

内容 二、原地双胸前传球

目标

学习篮球传球动作,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传球能力,应变能力,将快乐气氛融入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和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精神的精神。

教师活动

教法:先完整示范动作,后分解示范,边示范边讲要求,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先徒手练习,体会动作,后持球练习。)

教师讲解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两臂垂肘持球与胸前,五指自然分开,双手“包”球,掌心空出,拇指相对呈“八”字形。传球时,两脚蹬地,膝关节伸直,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同时翻腕,拇指用力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弹拨,把球传出去,接球时,两臂自然向前伸出迎接,手指向前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当手触球后,两臂随球缓冲与胸前!

传球要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

接球要点:伸臂迎球、接球后引缓冲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1、听老师的讲解,体会徒手动作

2.学生分成四大组二人一小组进行练习,距离有近到远,体会探索传接球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练习效果和创新的练习方式。

4、教师和学生传接球互动。

内容 三、 游戏:拦截空中球

教师活动

1、男女两队进行,每队的人数相等。

2、围成一个圆圈,中间一人进行拦截空中球,最后一个传球被抢到的同学,出来再进行抢球。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围成一个圆圈,按照游戏规则,拦截空中球。

结束部分(3-5分钟)

目标 通过放松运动,达到放松的效果。

内容 放松结束

教师活动

1、 简单的放松活动

2、小结

3、归还器材

4、下课

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1、放松。

2、找出自己的不足。

3、协助教师归还器材。

4、下课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及篮球18只

设计意图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体育和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而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本节课将“玩”作为主线,贯穿整节课,从“玩游戏”“玩篮球(熟悉球性)”到“玩传球”,都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都始终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学习,在玩中受到教育。并且在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的境界。

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效果并不像理想中的满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气较热,学生的体力有点勉强。另一方面是以前曾经上过类似的课程,学生的没有新奇感,积极性调动的还不够好。面对摄像机,学生有点拘谨,没能像以前一样放得开。课堂气氛反而不如平时上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