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2021―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怦怦(pēng)) ��斜(jī) 黄晕(yùn) 粗糙(cāo) ....B.栖
息(xī) 菡萏(dàn) 脸颊(jiá) 应和(yīng) ....C.着落(zhuó) 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啜泣(chùo) 匿笑(nì) 霎时(s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并蒂 疲倦不堪 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倏忽 温故知新 悬涯峭壁 玲珑剔透 C.急燥 水波粼粼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D.诀别 蛛丝马迹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2021年开始实施的新交通规则,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B.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节目,意在提高未成年人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C.在“广州范本”环保包装大赛上,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环保性、节约性和创新性。
1
D.计划于2021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合作的交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 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7.按要求写诗句。(10分)
⑴《〈论语〉十二则》中告诉我们只有博学而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智有德的君子。这个句子是 , ,仁在其中矣。 ⑵《〈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⑶《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诗句是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⑷《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
是 , 。 ⑸《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牵挂和担忧之情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4分)
2
⑴《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
⑵请你默写出出自以上两部诗集的任意一首小诗。 9.综合性学习。(4分)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21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春(节选)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3 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这段文字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 ②作者写树上的花,是从花多、花艳、花甜三个角度来写的。 ③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多、艳、甜。
④“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闪亮摇摆的野花,也暗写了阳光和轻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改成“长”行吗?为什么?(2分) 13.“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第④段“春花图”中,划线的句子写蜂蝶之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
(二)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4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5.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
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16.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3分)
18.从A 、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 赏析:
19.本文主要的写法是什么?(2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