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伧.(cāng)俗 襁.
(qiǎng)褓 峰峦.(lán) 广袤.(mào)无垠 B.踌躇.(chú) 臆.
(yì)测 蓦.
(mò)然 销身匿.(nì)迹 C.芳馨.(xīn) 拮.
(jí)据 招徕.(lái) 忍俊不禁.(jīng) D.稽.
(qí)首 嘉肴.
(yáo)
扶掖.(yiè) 吹毛求疵.(c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腻烦 荫庇 慰藉
眼花瞭乱 B.谮害 真谛 雷庭 根深蒂固 C.帷幕 推祟 孪生 通宵达旦 D.隔膜
骊歌
伫立
相形见绌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
写出来的。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绝于耳。
D.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4.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波浪高昂的战斗激情。)
B.“挑衅”“炫耀”“目空一切”“油嘴滑舌”(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C.在5月到来之时,那千百年来孕育过无数生命的大沼泽,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这句话中画双横线部分是主语。)
D.荣获“最美乡村医生”称号的藏族医生洛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精彩故事,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D.《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
人,《蚯蚓和狐狸》嘲讽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共6小题)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6~9题。(15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
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深入不毛.
(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A.躬耕于.
南阳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临崩寄臣以.
大事
以.
其境过清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之.
言
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 8.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每小题3分) ①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积累赏析。(共10分,共2小题) 10.默写古诗词。(共4分,每小题1分) ①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三)》]
②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11.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①②小题。(共6分,每小题3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共8小题)
(一)阅读《照相师》一文,完成12~15题。(14分)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②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像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③女孩们是他的顾客。她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啊?在哪儿?”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儿催:“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
④于是,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照相师的镜头前。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也有搀扶着老人的。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
⑤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
⑥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语文试卷 第4页(共10页)
-------------在--------------------此 _______ --------------------____卷________号__证__考__准___-------------------- _ _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_答_姓___ _ _ ____________--------------------____题__________校__学业毕--------------------无--------------------效------------ ⑦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⑧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⑨吃过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照相师走到月季花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⑩她站到月季花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他轻轻按下了快门。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
⑪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照相师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⑫小茴的脸红了。 ⑬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见面,她就把我吸引了。真的很漂亮!小茴笑着点头。
⑭照相师说: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免费! ⑮小茴的脸又红了。
⑯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照相啦——”
(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2.第②段中画线的两个“焦点”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0页)
13.读完全文,请你简要说说文中的照相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⑬段画线句有何言外之意?“照相师临时想出谎言”这一情节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引出下文对本文主人公小茴的描写。
B.文中喜欢照相的女孩们和不喜欢照相的小茴形成正反对比,显示出两种类型的女孩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
C.文中第⑫⑮两处画线句运用神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茴害羞的神情,表现出小茴腼腆的性格。
D.文章主要通过刻画喜欢照相的女孩们,表现了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主题思想。 (二)阅读《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一文,完成16~19题。(14分)
①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但近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歪曲历史的错误思潮,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英雄形象的认知,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英雄被糟蹋,历史被抹黑,就会自毁根基乃至失去未来。我们必须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
②纪念英雄是人类的良知,也是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美国拥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这显然离不开美国精神,而美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对本国英雄的崇敬。法国也有厚重的英雄历史、英雄文化和英雄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法国人对英雄的纪念和缅怀都不会褪色。相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就会乘虚而入,就会陷入国家向何处去的困惑。在这方面,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有着深刻的教训。戈尔巴乔夫时期,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势力蛊惑,苏联的历史观发生了动摇。苏联解体后,处于历史变动时期的俄罗斯由于对某些重要历史问题没有形成共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度盛行,否定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定苏军在战胜纳粹德国、解放欧洲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于是,苏联女英雄卓娅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人,舍生堵枪眼的马特洛索夫被描绘成一个少年犯。否定本民族英雄、否定这段历史的直接后果就是认为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人类文明大
语文试卷 第6页(共10页)
道,而放弃社会主义才是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对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英雄的错误思潮予以回击,高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
③铭记历史,坚决回击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错误思潮。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铭记那些在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我们要认清歪曲历史言行背后的真正图谋,有根有据、有理有力地揭穿那些污蔑英雄的不实之词,防止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造谣惑众、歪曲历史。
④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坚决追究损毁英雄形象者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精神层面,应从法律上设立有关缅怀英雄的重大纪念日,建立或修缮纪念碑和纪念馆。2014年,我国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使纪念烈士成为法律规定的倡导全民纪念英烈的国家仪式,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举措。在物质层面,各级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提高对英烈的奖励和抚恤标准。此外,要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惩处那些造谣惑众的“网络推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英雄形象。
⑤着力培育敬重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形成人人崇敬英雄的良好社会文化生态,也要使这种社会文化生态更符合公众的价值标准,使英雄形象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比如,应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英雄首先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有平凡的一面。不能因为其生活中平凡的一面就否定其英雄壮举,也不能因为其是英雄就不能有平凡的一面。
16.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分析第②段的论述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语文试卷 第7页(共10页)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①‖②③④‖⑤。 B.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批抗战老兵组成方阵,接受检阅。这一事例也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这是对歪曲历史、亵渎英雄错误思潮的有力回击。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
D.文章第⑤段认为要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要营造崇敬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努力维护英雄的完美形象,不允许对英雄的不足说三道四。
19.生活中除了有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外,还有哪些对待英雄的不正确做法?请列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日常交际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礼仪用语。请阅读下面表格中列出的几种交际情景中常用的礼仪用语,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交际情景 礼仪用语 初次见面 久 仰 好久不见 久 违 宾客来到 光 临 请人别送 留 步 请人原谅 包 涵 请人帮忙 劳 驾 麻烦别人 打 扰 托人办事 拜 托 小宇、小浩约好六点钟到小浩家集合,一块去打羽毛球。小浩因临时有事外出,来不及通知小宇,请爸爸在家等小宇并向小宇解释。小宇准时赶到小浩家。请你发挥想象,把二人见面的情景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运用上面表格中相应的礼仪用语(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语文试卷 第8页(共10页)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在--------------------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此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④⑤②
D.③②④①⑤
_______ __________--------------------22.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组已收集了一些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1)~(3)题。(共6分,共3小题,每小题2分) 材料一 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__号_卷_证__考__准___ _ _ ____--------------------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元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她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名__姓__--------------------意识到被骗时,痛悔不已。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电话要求你往银行帐户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_ _答的痛苦。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____题校__学业毕--------------------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多了解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无(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诈骗的了解,宣传组编写了一个知识卡片,请你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将其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
效------------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0页)
①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②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表达(共5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有的比成绩,比品德;也有的比穿着,比享乐……在社会上,有人比创造,比贡献;也有人比地位,比权势……
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羁绊。
请以“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