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来源:欧得旅游网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分析

香城浪子

第一章:旅游业概述

 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 旅游的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

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

 游客的基本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空闲时间。 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和气候景观类。

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 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饭店住宿业。 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A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B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C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D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E增加政府税收。F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 旅游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作用:A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B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C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D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

展。E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 旅游业态: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 红色旅游: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A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B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C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 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庞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简述

1. 长江流域父系公社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2. 公元841年,国人暴动,实行周召共和,这一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 《诗经》记载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留下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4.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5. 西汉《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术。东汉《神龙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尊称其为“医圣” 6. 西汉司马迁编写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司马光编写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东汉班固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7. 儒、佛、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8.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东晋名僧法显第一个到达印度,著《佛国记》。

9. 隋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 史学家刘知己的《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学家杜佑的《通典》是第一部分门别类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新体例史书。

11. 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山水画。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12.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3. 南宋人宋慈的《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元代王祯的《农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明徐

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北宋张泽端的《清明河上图》是我国美术历史上的不朽之作。 14. 宋书法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景观

 岩石基本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喷出岩中含基性岩浆的为玄武岩(与火山活动有关)。侵入岩中含酸性岩浆的为花岗岩。如(华山、黄山、衡山、九华山、三清山)

 名山的特点:A自然景观组合良好,植被茂密、安静超脱、风景有特色。B多有佛教寺庙或道教宫观,僧道往往是名山开发的先导力量。C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诗文等丰富了名山的精神文化。

 喀斯特地貌的基本特征:山峰并不高大,但山形清秀,造型丰富。山中多溶洞且洞内沉积物丰富多彩。洞中多数有地下河湖。  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锥状喀斯特(峰林)、云南石林剑状、柱状、塔状喀斯特、重庆武隆天生桥、地缝、天坑。

 桂林三绝:山、水、洞。织金洞:“全国第一的地下艺术宝库”和“举世无双的岩溶博物馆”泰山四大名景: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阿里山三大名景:云海、日出、森林。  峨眉山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长江流域上游-----巴蜀文化、中游-----楚文化、下游----吴文化。富春江、新安江被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构造湖:云南的滇池、洱海。火口湖:长白山的天池、湛江湖光岩。堰塞湖:东北的五大连池、镜泊湖。

 黄河三绝:壶口瀑布、“九河之蹬”的孟门、雄伟多姿的龙门。气候因时因地:春戏桃柳、夏赏凤荷、秋临丹桂、东咏寒梅。岁寒三友:松、竹、梅。“空谷佳人”的兰花、“花中之相”的芍药、“花中仙女”的海棠、“花中妃子”的山茶。 第四章中国的四大宗教

1.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 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多种宗教和谐共存、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务实的信仰习惯。

3. 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佛教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三门: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佛家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身佛:正中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体现佛法绝对真理、左侧报身佛(卢舍那佛)体现佛家光明智慧、右侧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横三世佛:中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东净梳璃世界(药师佛)、西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4. “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释家三尊”: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5. 佛家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西方广目天王,手缠龙或蛇、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五体投地”:两膝、两衬、头。雍和宫三绝: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金丝楠木佛龛。

6. 道家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官: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伊斯兰教的标记是新月。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及民俗

 我国人口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 满族人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做帐一日,称为“坐福”。最主要禁忌是:不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和不实用狗皮制品。回族的“回回帽”是该民族服饰的标志。“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又称“少年”是回族地区的山歌。朝鲜族喜欢枷耶琴弹唱,喜爱《桔梗谣》、《阿里郎》。

 《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的蒙文历史文献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名著文化遗产。蒙古族的口头文学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最重要的节日为“白节”

 维吾尔族以肉孜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最为隆重。“木卡姆”是其综合艺术形式。壮族忌讳怀孕妇女参加婚礼,尤其不能看新娘。土家织锦和“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黎族崇拜图腾,喜欢跳“竹竿舞”。

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白族喜欢烤茶,以“三道茶”待客。纳西族的“东巴文”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表音节的文字。著名乐曲“白沙细乐”。 第六章:中国的城市与建筑

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分类:A古都型: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B传统建筑风貌型:平遥、镇远、韩城。C风景名胜型:桂林、承德、苏州、扬州、乐山。D地方民族特色型:丽江、银川、拉萨。E近现代史迹型:上海、遵义、重庆、南昌。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特征:A巧妙而科学的木质框架结构、B优美的建筑造型、C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D壁垒森严的建筑等级。

3. 古代建筑组群特色:A平面展开的院落式组群布局、B突出主题建筑的宏伟壮丽、C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设计。

4. 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秦汉的“覆斗方上”、唐的“以山为陵”、宋代恢复“方上”、明清的“宝城宝顶”

5. 我国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徽州民居(四水归堂)、江南水乡住宅、陕北窑洞、福建土楼。

6. 江南三大名楼: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岳阳楼四绝:文章、书法、刻工、木料。 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主题公园

 中国古典园林源自殷商时代的圃、囿、台。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园林开始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 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A造园艺术,师法自然、B分隔空间,融入自然、C园林建筑,顺应自然、D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 北方园林:“雄”,风格粗犷,但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其代表:

北海公园。南方园林:“秀”,明媚秀丽,淡雅朴素,但面积小,略感局促、其代表:苏州、何园、上海豫园。岭南园林:“新”,其代表: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 造园手法:抑景、对景、借景、框景。

 迪尼斯乐园的出现标志着主题公园的诞生。1989年9月锦绣中华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主题公园的诞生。

 主题公园的特点:A强烈的个性,普遍的适宜性、B被动游憩形式、C投入高,占地规模大、D高门票、高消费。

 深圳世界之窗的主题:“崛起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和地方特产

1. 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为世界烹饪的三大风味流派。 2. 山东菜系:“鲁菜”素有“北方代表菜”,有“一菜一味,百菜不重”代表名菜:汤爆双脆、清蒸加吉鱼、糖醋鲤鱼、几转大肠。

3. 四川菜系:“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代表名菜: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水煮肉片、鱼香肉丝。

4. 江苏菜系:“苏菜”主要的淮汤菜有“国菜”之称,代表名菜:三套鸭、大煮干丝、清炖狮子头。

5. 广东菜系:“粤菜”选料“奇杂生猛”代表名菜:三蛇龙虎会、脆皮乳猪、广州文昌鸡。

6. 浙江菜系:代表名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清汤越

鸡。

7. 福建菜系:“闽菜”代表名菜:佛跳墙、炒西施舌、鸡丝燕窝。 8. 安徽菜系:“徽菜”代表名菜:红烧划水、问政三笋、李鸿章杂烩。

9. 湖南菜系:“湘菜”代表名菜:麻辣仔鸡、生熘鱼片、清蒸水鱼。

10. 北京菜系:代表名菜:涮羊肉、白片肉、荷包里脊。 11. 上海菜系:雕镂工艺独到:代表名菜:生煸草头、青鱼秃肺、八宝鸭。

12. 酒按酿造方法分: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按商业习惯分:白酒、黄酒、果酒、啤酒、配制酒。白酒又分: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复香型。

13. 酱香型名酒:茅台酒、四川古蔺郎酒、湖南常德武陵酒。浓香型名酒:四川泸州老窖、五粮液。清香型名酒:山西汾酒。米香型名酒:桂林三花酒。复香型名酒:陕西西凤酒、遵义董酒。黄酒-----“液体蛋糕”、啤酒-----“液体面包”

14. 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茶叶按发酵程度分:全发酵、半发酵、不发酵。按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按商业分:基本茶、加工茶。

15. 绿茶是不发酵茶:代表明茶: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茶。红茶是全发酵茶:代表明茶: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其中安徽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世界三大高

香名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代表明茶:福建铁观音、武夷岩茶、广州凤凰单枞。

16. 人参-----“百草之王”、“药中之宝”、“中药之王”。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三七-----李时珍誉为“金不换”。云南白药-------“中华瑰宝,伤科圣药”。山西龟龄集------“补王”。安宫牛黄丸------“凉开三宝”。

17. 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彩瓷。当代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四大明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我国三大佳石:寿山田黄石、青田冻石、昌化鸡血石。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北京雕漆、景德镇瓷器、湘绣。

第九章:中国旅游文学和传统书画知识

 目前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对联经历了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律偶阶段。

 对联的特点:A独特性与普偏性的统一。B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C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D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E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 古代小说萌芽于先秦,魏晋南北朝出现笔记小说包括志人小说,志怪小说。《金瓶梅》是第一部写民间人物生活的书,在小说的发展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

 元四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徐渭史称“青藤画派”宋代四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楷书四大家:颜真

卿、欧阳询、柳公权、赵蒙A。

 书法的特点:书法具有实用性、艺术性、有益健康、陶冶情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