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4课《藏戏》

来源:欧得旅游网
第一单元 第4课 共1课时

4.藏戏

【课文简析】

《藏戏》是马晨明创作的一篇融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构思文章,主要介绍了藏戏形成的原因及其特色。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式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三个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接着详细描述西藏高僧—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第一个藏戏班子”“在推鲁藏布江上留下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紧着再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同时简略地说明其他(如舞台简朴、演出时间长等)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点眀藏戏这一特殊的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随着作者有条有理、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通过本文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的语言,被称为藏文化“活化石”的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初步了解了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独具特色的困种—藏戏的形成及特点。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僧、缰、噬、彻”等9个生字,理解“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一鼓一钹”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

3.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能简单复述藏戏的形成。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难点: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

【核心学习任务】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准备】 课件,藏戏的视频链接

教学预设 板块一:聊“戏”,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越刷、川剧、京剧、黄梅戏等剧科的图片,简单介细这些剧种,被称为藏文化。 2.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教师介绍:还有一个戏种流传于世界最高处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藏戏,以其独特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一起去了解藏戏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是怎样形成的。 3.板书课题《藏戏》,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知“戏”,了解藏戏特色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难理解的词圈一圈,画一画,借助手头的工具书释疑解难。 (2)出示词语,认读词语“青面獠牙、一鼓一钹”。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画上“√”。 a.传说,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 b.藏戏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不可以重复。( ) c.藏戏表演时,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和道具,甚至连伴奏的一鼓、一钹也不需要。( ) d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学习活动一 批注 (1)汇报交流:藏戏表演时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奏使用的乐器简单、观众席地而坐等) (2)师引导关注课文1-3自然段,用书中的语言概括藏戏的特点。(板书: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3)读好反问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激发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引出下文,抒发浓烈的情感也即民族的自豪感) 3.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与藏戏特色相对应的段落 (第8~14自然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第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演出时间长的特点)。 板块三:研“戏”,体会藏戏特色 观察发现戴着面具演出这个部分写得最详细,那么是为什么呢?先看看这个部分写的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学习活动二 1.默读课文8~14自然段,完成思维导图。 2.交流汇报戴着面具演出这部分的课文内容。 3.梳理总结: (1)根据思维导图,我们了解到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大致相同,并且其颜色和形状都代表了一定的意思,也就是说有象征的作用。 (2)出示几幅图,配图朗读和思维导图相关的段落,并让学生猜猜唐东布杰的面具。再自由读8~14自然段。 (3)交流:作者为什么把面具这个特色作为重点来写呢?板书(详写)藏戏的面具呢? (4)拓展资料:青藏高原上的艺术奇葩“面具戏” 师:因为面具是藏戏当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所以作者要把它作为详细的部分来写。 板块四:说“戏”,了解藏戏形成 1.课文8~17自然段是写藏戏的特色。默读课文剩下的段落第4-7自然段,想一想这是写什么? 2.这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板书:形成) 学习活动三:简要说说这个故事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开头和关键词以及小标题来复述藏戏的形成这个传奇故事。 出示:要说藏戏的开山鼻祖.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词语:那时候、于是、就这样。 出示:没有桥、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戏班、出钱出力、留下58座铁索桥、开山鼻祖 2.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及时补充。 3.师小结:从年轻的僧人到凶险的自然,从一无所有到58座铁索桥,出示: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生齐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板块五:结“戏”,课外拓展延伸 1.观看视频片段:神秘藏戏 世界之约 2.师:有着藏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历史悠久的藏戏,在经历了一代一代的师传身授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子,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相信它独特的魅力还会被藏族人民师传身授下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继续观看视频。 3.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藏戏,分两个方面来写,主要写了藏戏的特色,次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色部分作者又抓住了藏戏最具特色的面具进行详写,整篇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形成部分又插入传奇故事,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意思了。 4.作业布置:借助网络、书籍搜集了解其他剧种的特点、故事。 (1)阅读片段并思考作业本练习题1~2:我的舞台(吴霜) (2)了解浙江越剧,听听安徽黄梅戏片段。 (3)制作戏曲小名片 师:我国的地方戏曲有三百六十多种,真是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你还对哪些戏曲感兴趣呢?你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把你了解到的制作成戏曲小名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借助作业本第一题思维导图,和同学互相说说藏戏里不同人物所戴面具的颜色和含义。 2.观看藏戏纪录片《神秘藏戏世界之约》,和家人聊聊你所了解的藏戏。 3.做一张藏戏小名片。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也可以了解其他戏曲种类,为你最感兴趣的传统戏曲做一张小名片。 戏曲名称: 发源地: 主要特点: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