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作者:吴君军 蒋林
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32期
摘要: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编制体制的深入调整,士官队伍的人员、结构、素质也在发生着巨大地变化。如今,军队士官队伍的人数逐年增加,来源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加强士官队伍管理就成为中国军队能否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关键。 关键词:士官 问题 管理方法
士官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志愿兵役制、被授予士官军衔的军人。士官是军官与士兵联系的桥梁,在基层建设中承担着训兵、管兵的任务,是基层建设的骨干和中坚。美军将士官称为军队的脊梁,认为高级士官的意见和指导对于初级士官尤为重要,因为初级军官任职伊始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不难看出,美军给予士官地位作用以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高级士官与初级军官之间的密切联系。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军衔从原先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并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在士官制度改革和《兵役法》修订后,士官队伍在基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士官队伍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士官的管理。
一、士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发生偏差,价值观扭曲
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和冲击,部分士官的思想状态波动较大,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攀比思想严重,虚荣心增强,盲目追求物质生活,抛弃了吃苦耐劳的作风,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抛之脑后。
(二)综合素质欠缺,进取心不强
绝大部分士官在入伍前学历不高,初中和高中文凭占比重较大,其中一部分人存在着危机感,希望在部队学到一技之长,为强军目标贡献力量。但是,有部分士官认为自己的岗位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认为它无技术、不热门、难成才,因而在本职岗位上不能俯下身子干工作,大大降低了爱军习武的热情。 (三)骨干不干,表率作用不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部分士官愿意为单位建设贡献力量,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连队出谋划策,尽微薄之力。但是,有的士官淡忘了自己的职责,把自己和义务兵相提并论;有的不思进取,降低工作标准;有的表率作用差,甚至相反,成了个别人。 (四)管理标准降低,自身要求不严
有的士官年龄大、兵龄长、阅历丰、关系硬,在某些能力素质上甚至超过干部,存在优越感和特权思想,在工作中降低标准、放松要求,甚至不服从管理,做事喜欢讲条件、打折扣,有时还不参加集体活动,不遵守一日生活制度。 (五)思想顾虑过重,工作动力不足
一些士官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忧虑,这些问题都大大挫伤了他们兢兢业业工作的积极性。比如一些大龄士官在面对进退走留时,犹豫不决,担心离开部队后没有稳定的工作;有的士官因为工作原因迟迟没有解决婚姻大事;还有一部分已婚士官担心配偶工作和子女教育。
二、士官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严格把关,综合衡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抓好士官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士官选取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在选取士官时,领导干部应当排除干扰,减少人为因素,公平、公正、公开地选取士官。选取士官应该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中所要求的选取原则、选取方法和选取程序来实施。选取士官应当坚持依法办事、注重素质、发扬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依据选取计划、条件和程序进行,按照规定时间和审批权限办理,确保选取质量。选取程序要按照本人申请、基层推荐、机关考评、选前公示和组织审批的顺序来进行。在考察上,突出重点,建立考察登记制度,落实责任制,杜绝思想基础差的个别人选改到士官队伍中来。确实把那些思想基础好、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身体健康且愿意在部队长期服役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士官队伍中来。 (二)教育培养,启发自觉
一方面抓思想政治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要使广大士官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基层干部要结合当下的国情军情社情,注重解决士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让官兵在民主讨论、热点辨析中明辨是非。针对兵龄较短的士官容易存在人生观价值观偏差的特点,采取老革命将传统、官兵现身说法等方式,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帮助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士官接受能力较弱,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注意把事理说清、把原委讲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一方面抓专业技能培训。绝大多数士官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尤为重要。要逐步完善士官培训体制,做到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士官都能得到相应培训。此外,要加强岗位练兵,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真正成为精通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 (三)制度约束,严格管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教育广大士官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要用条令条例和士官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士官,不能让他们成为特殊的兵。基层干部要加大对士官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士官的职责意识,坚决杜绝老兵不敢管、技术过硬放松管、有了感情不愿管的现象。干部要把士官当作一个有经验、有能力、有技术的骨干来看待,要把他们和普通一兵一样要求,不能在他们身上有特殊的“条令”。要教育引导士官牢记我军职能使命和宗旨,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认真执行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要让他们参加兵的学习、出兵的公差、过兵的生活。要在具体的学习、训练、生活中,使士官融入普通士兵中去,防止离兵现象。
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政策的指引作用,赏罚分明、奖惩得当。对部分优秀士官可以从立功嘉奖、送学提干等方面给予褒奖;对不称职士官,可以采取免去职务、纪律处分、取消士官资格等方式给予惩处。这样既能教育本人,又能约束其他人。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掌握条令条例,认真领悟条令条例的精神,学会用法规制度教育、引导、管理士官,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四)人尽其才,发挥特长
每一个士官都是连队的宝贵财富,要主动挖掘他们个人的特长爱好,对他们给岗位、交任务、压担子。要转变观念,从以前的“干一行、爱一行”转变成“爱一行、干一行”,争取把每一名士官都用在连队建设的刀刃上。每个士官的能力特点有所不同,只有当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和工作相匹配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士官的专业技术骨干作用、作战训练骨干作用和管理教育骨干作用。一方面要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有机会尽其所能、扬其所长,体现出自己在连队建设中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对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把一些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时间紧的任务交给他们组织完成,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组织能力,增强他们的骨干威信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刘邦登基,大汉王朝正式建立。三个月后,志得意满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办规模空前的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刘邦给大家出了一道思考题:“我,为什么能够完胜项羽?”在一片议论声中,刘邦公布了标准答案:“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就是刘邦的“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
(五)以情带兵,排忧解难
以情带兵,实际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领导干部要和士官建立情感纽带,关心体贴他们,充分调动士官的积极性。我军士官大多来自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家庭困难较多。要想提高他们的工作干劲,各级干部就必须要主动关心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情感也许可以用语言表达,但要打动人心却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 以情带兵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成长进步上关心教育。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上的指导,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为他们离开部队后的发展打基础。对于优秀士官,应该在入党、考学、立功等方面优先考虑。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领导干部要深入了解士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在政策、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为他们出谋划策,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因家庭、生活等问题对士官特别是已婚士官的干扰。 (六)身先士卒,行为感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士官管理中,干部必须发挥表率作用,不能只做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干部的言行是士官模仿的标准。干部要以实际行动来感化、引导他们。具体表现在:干部是不是有能力、有魄力去干工作;是不是公平正义地处理问题;是不是遇事事必躬亲、敢于担当;是不是在作风纪律上带头模范,言行一致。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帕瑞克所说,“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干部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士官中的威望,单位建设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的效果大大加强。
今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56名将军领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作风。中国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靠的就是官兵同甘共苦、干部冲锋在前的优良作风。
士官作为连队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维系官兵关系的纽带,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士官队伍,领导干部要在日常的士官管理工作中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查找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让士官队伍真正成为我军坚强有力的脊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