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9期 第34卷总第219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物流工程与管理 物流经济 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2.09.010 浅谈电力行业市场改革与电力物流术 口梁芷铭 (钦州学院商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围绕电力行业市场改革和电力物流的关系,旨在突出电力物流在电力行业市场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作用、 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电力行业;市场改革;电力物流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93(2012)o9—0025—02 On the Reform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Market and Power Logistics 口LIANG Zhi—ming (College of Business,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of market reform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power logistics,designed to highlight the power of logistics in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form’S position in the market,the role,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 words】electric power industy;rmarket reforms;power logistics 1 当前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国家电力行业市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厂网分开、政企分 行业中的占比却在逐年下降,到现在不到3%[3 3。之所以如 此,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若体制不放开,没有强有力的 改革措施,这种状况很难改变。从可操作角度来看,电力物流 作为电力行业的配套辅业先行实施多元经营主体的市场改革 是切实可行的。由于中国的物流产业一直是以民营主导的产 业,让民营资本进入电力物流专业领域具有先天改革条件和 基础。 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发展、构建公平竞争、 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目前第一阶段的“厂网分开”已 基本完成,但后续的改革内容仍将任重道远。 1.1 政企分开应是电力改革关键轴心 当前,电力部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 的色彩仍然浓厚。…从中央政府的电力主管部、到大区电管局 (网局)、省电力局(省局)等既是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又是国 有资产的代表者、经营者,还是电力生产者。从法律视角上 看,他们都是集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于一 2 电力物流是电力行业市场改革的突破点 电力物流主要是满足电力行业建设、电力企业生产用电、 电网管理的一切电力生产资源,电力设备等电力物资配送的 专业化物流服务。以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力物流主要涉及到 物资的流动,其从经营内容上,相比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 网建设这种大规模大投入的电力经营活动而言,具备经营业 身。这种对经济的行政管理方法使企业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和 活力,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搞市场经济电力行业 必须实行政企分开。而实行政企分开也是实施一系列电力行 业市场改革的关键轴心,因为市场改革的典型特征就“脱离市 长,进入市场”,只有脱离了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才有机会构 建市场化管理的体系。 1.2 引入竞争才是电力改革未来方向 务、经营方式简单、利益分配模式清晰等特点;从国企市场化 改革先易后难的可执行力来讲,由于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及 电网资产的分配重组,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难度高、复杂性 强、改革困难。但电力物流市场化改革却远离了这些困难。 电力物流属于服务性产业,其服务的基础设施具备一定的通 用性和专业性,虽然需要与电力行业相配套形成专业服务能 力,但因其避免了对电网重要资产的所有权属性要求,所以具 现在的电力行业垄断程度高,尤其是输配电方面。 国家 电改措施虽然一直在稳步推进,但对垄断核心利益的打破一 直未有更大动作。事实上,80年代中期,国家就已经鼓励民营 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在国家鼓励的前提下,民营资本在电力 备良好的改革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来讲,从物流单一的业务体 系来讲,其本身具备一定的行业属性,并非只是一个配套产 【收稿日期】2012—07—12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带动产业发展研究”(1lFJY023),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促进广西现 代物流发展的立法研究”(201106LX530) 【作者简介】梁芷铭(1981一),男,汉族,广西玉林人,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区 域发展与行政法治、物流经济与产业发展。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4卷 业,传统的物流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民营资本活跃, 物流网络建设较为完备,这一切都为电力物流的整体发展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述分析,从电力行业的改革动力、改革 专业化服务的重要表现。电力生产专业了、电网供配专业了、 电力物流专业了,当电力行业的每一个业务分支都形成专业 健康的服务能力后,则电力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必然大幅提高, 这必将优化电力产业的结构,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强 大的助力。 5 电力物流是电力行业成本优化的重要途径 的可执行力、改革的基础条件等角度来看,电力物流作为电力 改革的突破点都具有良好优势。 3 电力物流是电力改革主辅分离的重要内容 2007年,国资委牵头进行了主辅分离新方案的制定,年底 终于成型。但2008年年初雪灾过后使得改革形势出现波折。 由于主辅分离涉及各种利益关系,价值链繁多,是一个逐步摸 索和漫长的过程。只有实行主辅分离的电力改革,才能逐步 煤价高、人力资源成本高、电价高。电价关系国计民生, 电价高,民众生活成本高,企业生产成本高。近几年电价改革 呼声日益高涨,煤电价联动、阶梯电价制订,关乎电价的声音 不断出现,政府决策、听证参与,但却总没有一个完美的电价 形成“术业有专攻”的新型专业化电力企业。电力物流作为电 力行业的专业化、配套化辅业应积极探索,尽快脱离主业实行 独立化、专业化、运营体系建设。从传统电力行业的特点来 看,电力生产和电网配电是电力行业的主导业务。而电力基 建、电力设计、电力物流等业务主要是为电力主导业务提供配 套服务。由于传统的大电力模式,建设、生产、供配、物资供应 等都成为电力行业的业务构成,电力企业大而全、业务模式一 应俱全,产业链条全部覆盖,导致电力企业组织结构臃肿、组 织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够专一。主辅不分不仅使得辅业不 够专业,且拖累主业发展受到牵连。只有实行主辅分离才能 构建专业化的业务体系,也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让产业 进入专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电力物流是保障电力生产、电 网管理的重要辅业体系,电力物流既要保障电力基建所需的 电力物资配送,又要负责电力生产所需生产物资的配送,还要 负责电网设备等专业化配送。l4 此外,对于电力行业的突发性 灾难还要提供有效的应急物流服务。这一切使得电力物流成 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化的与电力行业不可分割的业务体系。 4 电力物流是电力行业专业服务的重要表现 电力生产企业只负责电力生产、电网公司专业负责电力 供配、电力物流专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为电力行业提供物 流专业服务。当把全业务覆盖的电力企业根据业务形态实施 专业化区隔后,每一个独立的经营组织专注自身主营业务,则 必然会提高每一业务形态的经营水平和效益。 物流属于第 三服务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运作体系,它与电力生 产,电网供配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也不需 要大规模的电网建设,它需要构建与其自身物流服务相匹配 的专业能力建设。电力物流需要基于电力物资配送特点开发 与其相适应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也需要匹配电力行业特点, 构建电力物流专业的IT综合运营管理平台;需要购置专业的 电力设备、电力物资装卸运输设备;需要培养专业的电力物流 作业操作人才、管理人才。电力行业是一个大行业,但传统的 电力行业由于体制原因只是有限的几家电力企业组成的行 业,根本无专业性可言。当电力物流脱离电力主业,专注自身 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构建后,则势必会优化电力行业的产业结 构,提升电力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也会逐步成为电力行业 改革和解决方案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电力行业传统弊端积 重又深,市场化改革推进缓慢,国企龚断又一时难以打破,这 一切都为电价的有效改革设置了重重阻碍。市场经济学的理 论告诉我们,生产成本决定销售价格,当成本难以控制,电价 必然不可调和。电价改革的根本解决之道只能是通过市场自 身的优化机制予以实现。只有通过电力行业的深度改革将行 业各环节纳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优化成本,电价的降低才是 最为合理的改革结果。目前客观的条件无法支撑电力行业的 全市场化改革,但每改革一个环节,必然优化一个环节,也必 然会促成环节价格的调整和优化。 电价的形成是电力行业 整个体系主导的最终结果,电力物流做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其 自身的市场化改革,必然首先将电力物流的成本进行优化,从 整个电价的形成机制来看,电力物流成本的降低必然会进一 步促进电价的合理变动。目前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来看, 物流成本的优化会对国民经济的优化形成巨大的正面作用。 电价本身必然包括电力物流成本,深化电力物流市场化改革, 有利于电力行业成本的进一步优化和电价的下调。 [参考文献] [1]蔡建刚,叶泽,钟宏.电力价格水平规制理论文献述评 [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7—91. [2]周艳.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资源税与增值税改进探 讨——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3):128—130. [3]王海明.关于商品价值的几个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2,(1):109—113. [4]谌飞龙.产业集群“大共生”治理的形成逻辑及运用框架 [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9—123. [5]王莉.电网企业电力购销控制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 管理,2010,(2):83—85. [6]刘晓鹏.电力施工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 物流技术,2010,29,(9):106—108. [7]陈铭,高峻峻,周良毅等.需求主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 电力行业的构建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1,30,(8):104 一】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