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水培花卉发展现状

来源:欧得旅游网
现代园艺 2011年第l2期 我国水培花卉发展现状 陈小玲李冬香陈清西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本文简略介绍了水培花卉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相关应用,并重点阐述根系研究、营养液的筛选配比、生理生化及病虫害等研 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水培花卉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t饵:水培花卉;应用;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1 水培花卉概述 目前在水体景观设计中被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较 1.1水培花卉的定义 单调,应用较少,而水培诱导技术的发明,使得水上公 无土栽培和生物技术是20世纪对农业生产影响 园成为可能。土培植株通过水生诱导后,在水面上可以 较大,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两项高新技术[11。水培花 创造出与陆面上相同的栽培效果,可以在水上栽培各 卉是无土栽培的一种特殊栽培形式,它是采用现代生 种木本及草本植株,就如一些本来极怕水的桃,都可在 物工程技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综合技术措 水中生长,创造出水上花园的奇观 施,对植物的根系进行生理生化诱变,使植物根系的组 2.2在室内绿化中的应用 织结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诱导成能够完全适应于水 目前水培花卉在室内绿化中应用最多,现在室内 环境的水生根系,并配以相应的营养液,使其能在水中 绿化中主要应用形式有:一是艺术盆景,可根据个人喜 长期生长,而成为水培花卉闭。水培花卉不受时间、空间 好,进行花卉的挑选和组合;二是生态家具,现在大部 和土地上的限制,将诱导成水生根的水培植株,根据它 分的餐具、茶几、会议桌都有玻璃制品的身影,这些制 的生长特性,配制相应的营养液,管理简便易行,具有 品可结合水培花卉,制作生态家具,增加生活趣味性嘲; 观赏性和装饰性强,清洁卫生、病虫害少,管理简便,并 三是利用空间一角创造漂浮绿化空间,这种清洁、绿色 有较好科普教育作用等特点。 的室内生态,是室内绿化的一大趋势。 1.2我国水培花卉的发展历程 2.3在生态防护中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对水培花卉的研究和开发仅有荷兰、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废液的排放,造成了许多水 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水培花卉起步较晚,现还处 域的污染,这直接影响物种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20 于研究探索阶段,与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 世纪70年代以来,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渐渐 定的差距。我国水培花=寿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3个 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者认为,人工创造湿地系 阶段。①起步阶段,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开展 统,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不易产生二 水培花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索。②发展阶段, 次污染,是一种低消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但是,目前 1994 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通过研究水上种花和 该研究并不成熟,并主要集中在芦苇、菖蒲、美人蕉和 室内花卉水培,发明了可供给植株营养而对金鱼生长 千屈菜等数种植物的研究,其它植物的研究并不多 。 无害的颗粒肥料,实现了花鱼共养。该阶段在我国南方 因此,水培花卉的诱导成功,对生态防护和污水处理具 主要以深液水培和槽式基质水培为主,长江附近地区 有积极的意义。 以浮板毛管水培技术、营养液膜技术为主,北方地区多 2.4在生产中的应用 为基质栽培翻。③应用阶段,1996年以后,我国有关水 水培花卉脱离了土壤的束缚,可不受时间、空间的 培花卉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并开始应用于生产,打破 限制,根据人们的需要,结合现代温室,进行立体栽培 了传统土培花卉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市场份额中逐年 和规模化生产,在土壤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生产花卉甚 增长。现已对天南星科、五加科、仙人掌科、百合科、景 至进行反季节花卉生产。 天科等多种科属的花卉进行了水培。近几年来有关仙 3 我国水培花卉的研究现状 人掌科水培技术的研究也日渐成熟,并逐步应用于市 3.1水培花卉根系的研究 场中。 3.1.1水培花卉根系诱导的研究。根系的诱导是水培花 2 水培花卉的应用 卉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水培能否成功的关键。水生诱导 2.1在水体景观设计时的应用 技术就是将原先植株的陆生组织转化为水生通气组 ⑩ 2011年第12期 现代园艺 应根据植株的生长需求调节营养液的酸碱度。据报道, 对于喜酸性花卉,若在营养液中加入适当的铝块或铝 条,则有利于植株的生长闭。 3.3水培花卉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织,以适应静止水环境。通气组织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 个阶段。一是环境胁迫信号的产生。当植株从土培改为 水培时,根系在水环境中缺氧,植株产生了环境胁迫信 号,通过乙醇发酵途径,促进乙烯的合成和积累。二是 信号的感受和传感。植株感受到缺氧的环境,诱导乙烯 的合成,并且通过乙烯浓度的变化引起一系列反应,启 水培花卉生理生化的研究,主要是对水生根系结 构研究及营养液配方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目前,主 动了相关的因子,诱导细胞自洛陛死亡。三是靶细胞和 细胞解体促进通气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刺激不 定根的形成网。可见,在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中,乙烯是 主要的信号因子,因此在诱导水生根时,可通过外源激 要是通过不同营养液、不同的水生根诱导方法、不同溶 氧量、不同光照条件下研究水培花卉体内干物质的含 量、光合速率、叶绿素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溶性 蛋白质的含量、根系活力、各种酶的活性、碳水化合物 素进行诱导。目前一般采用的激素有萘乙酸、水杨酸、 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研究表明,相同激素对不同植 株的诱导结果不同,同一激素但不同浓度对相同植株 的诱导效果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植物配以不同的激 素和浓度进行诱导 ̄-lOl。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诱 导的技术,通过电场、磁场等物理手段使植株的根系在 形态上和生理上发生变化,但这方面还只停留在初步 研究阶段。 3.1.2水培与土培根系解剖结构的研究。水培花卉根系 解剖结构的研究,主要是把水培根系与其原本土生根 系的结构进行比较,再以水生植物根系的结构进行参 照对比,通过观察,了解根系组织的结构变化,从而提 出相关的理论和假设。汪强等人对鸡冠花和凤凰草水 培、旱种和旱种改水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并以水稻根系 为参照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通过根系横切面结构的 比较,旱生植株在水生条件下,中柱部分并没有发生大 的变化,但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产生裂缝,生成结构类似 水稻根系的通气组织,以适应水环境|111。水培诱导不仅 使根系的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产生裂缝,排列疏松,还使 得土培根系表皮细胞近外侧的角质层消失,维管束直 径变大,使成熟区的根毛由原本的长短不一转变成排 列整齐蚴。此外,在吊兰和绿萝的研究中发现,水培后 的植株的侧根减少,根系变长,产生气生根和根毛,根 冠部位几乎无晶细胞,造粉体较少,根中的质体转变为 叶绿体 。 3.2营养液的筛选配比与管理 不同植物因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所需矿 物质的种类和吸收效果有差别,因此,研究筛选不同植 物甚至不同水培组合花卉生长发育最适宜的营养液配 方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霍格 兰、山崎及日本园式配方,比较重要的观果、观叶及试 验配比的相关营养液都是以此为基础。营养液配比时, 应注意营养液含盐总浓度的控制,一般宜采用EC< 0.6mS/em的低电导率的营养液为宜,一方面减少根腐 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加入原 液时,应注意先后顺序,以防发生反应及沉淀。此外,还 的积累及NO3-吸收利用等生理生化上的变化,通过比 较,从而得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或结谢 71。 3.4水培花卉病虫害研究 水培花卉虽然脱离了土壤,减少了许多土传病害 的发生。但是受到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的影响,比如在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病害。水培花卉常见的害虫 有蚜虫、介壳虫、卷叶虫等。蚜虫常群集在顶梢和嫩叶 上,可用1:4的啤酒和水的混合液喷洒叶片,每天1 次,连续喷洒4 5次,或直接用自来水进行冲洗;介壳 虫多集聚在叶柄及叶脉两侧,可用细竹签轻轻刮除虫 体;卷叶虫常啃食嫩叶和幼梢,一般可进行人工捕捉, 相比之下,水培花卉的侵染性病害较少12]。静止水培花 卉因其摆设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病虫害,一般不宜 使用化学农药,尽量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以免对环境 产生污染。水培花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一是选择健 壮、无病害的植株,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包括光、温、湿、 肥、水等的调节与管理,及时剪掉烂根、枯枝等,并进行 相应的消毒处理嗍。 4 我国水培花卉产业现存的问题 4.1种类较单一,应用范围窄。还有待开发 虽然很多花卉理论上可以进行水培,但在实际应 用中花卉种类单一,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仍不够完善, 比如至今尚未研究出适合水培花卉营养液。相比于土 培花卉的百花争艳,水培花卉处于劣势,这大大限制了 它的发展。 4.2规模生产投资大,科技含量高,制约了水培花卉 产业的发展 规模生产水培花卉,需要栽培槽、定植板、营养液 循环系统等设施装备,成品还需要定植杯、固定材料、 玻璃材料等,同时还需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根系 的诱导和营养液的配制、供应和调控 。目前整个水培 技术指标还不够完善,高技术人员较少且由于生产技 术的保密性,使得技术的推广和完善难以实现,造成投 资者经营风险较大。 4.3市场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规范 水培花卉是活的植物,需要对其进(下转第38页) ⑩ 现代园艺 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封冻前,要进行松土、培土 2.3病虫害防治 2011年第l2期 工作。每年施肥1-2次,与培土同时进行,可用土杂肥 和化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为主, 以增加采花次数。合理修剪整形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 有效措施,可根据品种、墩龄、枝条类型等进行,如鸡爪 病害有褐斑病,除减少病源、加强管理外,在发病 初期可用3%井冈霉素5mg/kg液连续喷治2 3次。虫 害有圆尾蚜,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防治。咖啡虎天 牛,可在7-8月,气温在25℃以上晴天,在田间释放天 花,主干明显,枝多不着地,冠幅80—120era,剪枝要去 顶,清脚丛,打内膛,修剪过长枝、病弱枝、枯枝、向下延 牛肿腿蜂防治,效果良好。尺蠖可在幼龄期用菊酯类药 剂防治。 伸枝,使枝条成丛直立,主干粗壮,分枝疏密均匀,花墩 呈伞形,通风透光好,新枝多,花蕾多。 般剪枝分2次进行:一是冬剪,从12月翌年2 月下旬均可进行。二是生长期剪枝,是在每次采花后进 行,头茬花后剪夏梢,第3次9月上旬三茬花后剪秋 梢。以轻剪为主。在寒冷地区种植金银花,要保护老枝 条越冬。一般在地封冻前,将老枝平卧于地上,上盖蒿 草6 ̄7cm,草上再盖泥土越冬,次年春萌发前去掉覆盖 一3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银花于秋末虽老叶枯落,但叶腋间又簇生新叶, 常呈紫红色,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春夏花不绝,先白 后黄,黄白相映,名“金银花”。为色香具备的藤本植物, 可攀缘植物援垣,花架、花廊或附在山石上,植于沟边, 爬于山坡,是良好的垂直绿化和地被植物。金银花老桩 常为制作盆景的优良材料,姿态古雅,花叶可观,别具 一格。金银花为优良的蜜源植物和消暑良药,花可制成 (收稿:2011—06-28) 物。 金银花露。 (上接第15页)行适当的养护和修剪,大型市场专柜与 零售商却只注重销售,忽视了售后养护技术指导服务 环节,这不利于水培花卉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田。水培花 【6J李志银,张惠芳,孙玲等.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Ⅱ】.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49-52 杨雁.李永梅。王自林等.漂浮栽培水生植物对入滇河流污水中磷 的去除效果研究Ⅱ1.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9).1763—1769 【8】孙叶,陈秀兰,包建忠等.花卉植物水培根系生长研究Ⅱ】.江苏农业 科学,2oo9(1).194-195 【9】杨永生.不同激素处理对水培常春藤繁殖的影响田.广东农业科 学。2007(5).49-50 卉市场的不规范性,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扰乱了水 培花卉市场秩序。有的商家为追求利益,甚至把一些土 栽花卉洗净根部泥土后,直接栽进透明容器中,充当水 培花卉出售,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最终不仅损害 了消费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水培花卉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展望 【10l赵兰枝.刘振威,陈进洁等.迎春花的水培生长试验Ⅱ1.安徽农业科 学,2006(10):2100-2107 【11】汪强,苏菊,孙合金等.水培花卉水生根系谤导研究初报Ⅱ】.中国农 学通 ̄2008,24(1):60—63 【1 2】原红娟,肘淑珍 李鸿俊等.水培与土培红掌根系结构比较Ⅱ】.安徽 随着我国水培花卉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和生 产的投资及规模化,水培花卉在我国的花卉市场中的 份额必将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 农业科学,2009,37(1):117-118 【1 3】孔好,王忠,顾蕴洁等.土培与水培吊兰根系结构的观察Ⅱ】.因艺学 人们的喜爱;另一面,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 报。2009,36(4):533—538 141赵兰枝,郑树景,郭瑞珍等.水培与土培绿萝的根系形l态及结构比 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享受及健康保健。但对于水培 【较Ⅱ】.广东农业科学,2010(11):121-122 花卉现存的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因此,有关的科研 I1 5】彭世勇。张苗,于鲜等.水培对紫背葵扦插某些形态和生理特征的 单位、院校及一些相关的企业应加大研究投入,完善和 影响田.河南农业科学,2003(1):33—35 提高水培技术,制订统一的水培生产标准。同时,有关 【1 6】高扬,方正,陈段芬.水培条件下不同品种新几内亚凤仙根系活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134—136 的企业及零售商应不断完善相关的售后服务,加大水 及酶活性的比较Ⅱ1【17l刘亚丽,李明军,李洁等.红光下菊花水培插枝的生根和某些生理 培花卉产品的宣传力度。最后,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生化的变化Ⅱ】.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37 对市场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保证商品质量,使水培花 【1 8】李佩珍.水培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U】农村实用技术.2003,11: 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收稿:2011--.07一o4) 46 【1 9】袁桂英.我国水培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田.现代园艺, Ⅲ李式军.设施园艺学【M1.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269—295 【2】胡雪雁,连芳青,朱碧华.家庭水培花- ̄-[M1.南昌:学技术出版社, 2oo5:2 2011(1):14—15 [201鞠鹏杰.长三角地区水培花卉发展对策初探Ⅱ】.gL+-t"g,济与科技. 2010,21(1o).118—120 【3]袁梅,林萍,何银生等.中国水培花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Ⅱ】.西南 园艺,2006,34(3):35—37 [4】陈永华,吴晓芙,胡日利等.花卉水培的机理与应用Ⅱ】.安徽农业科 学,2007,35(32):1029—10293 [51刘飞。王代容,吕长平等.我国花卉水培研究及应用Ⅱ1.广东农业科 学。2009(5).69-71 第一作者简介:陈4、玲,女,1989年8月生,现就读园艺专业。 通讯作者简介:陈清西,男,1964年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生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主持省部级科研 课题5项。曾获省部级科技奖二、三等奖各3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 篇o E-mail:cqx0246@163.corn。 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