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梅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8期 现代园艺 杨梅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 周斌, 晏晓龙 李勇星,王翔 毛琼华, (1江西省峡江县农业局33 1409)(2峡江县林业局) 我县1998年从浙江引进杨梅种植,现已发展 667hm2,其中挂果面积130hm2。近几年来,围绕“绿 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我们在杨梅基地开 展了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攻关。2006年1月 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杨梅生产基地,同年4 月“玉林”牌杨梅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2006年,该基地杨梅优质率达9o%以上,倍受消费 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提高25%左右。 1 产地环境 该基地位于峡江县水边镇众村村委义桥村东 南角,距县城6km处,基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雨 量充沛,日照充足,生态环境优越,无工矿企业,无城 市垃圾,无污水污染源,土壤以丘陵山地红壤为主。 基地经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产 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2 无公害优质杨梅生产技术 该基地杨梅生产过程中,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做到平衡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二 是病虫防治以使用生物农药为主,适当施用符合 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允许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 药,严格控制有毒有害农药的施用。将平衡施肥和 科学用药贯穿于无公害杨梅生产全过程。 2.1施肥改土 依照NY/T392—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 则,在生产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全年施肥3次,第1次 基肥应在l1月左右施人,以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 的厩肥、堆肥、沤肥和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并配 少量的氮素化肥,施用量占全年肥料总量50%, 使杨梅开花和长春梢时有足够营养,一般株施厩 肥40kg,草木灰15kg;第2次壮果肥在5月中下 旬施人,以无机速效肥为主,株追施硫酸钾lkg促 果;第3次采果肥在7月份补充大量结果的营养 消耗,株施厩肥30kg、饼肥3kg,另加硫酸钾lkg。 每次施肥在树冠投影外围挖环状沟或放射穴,施 肥后及时覆土。为避免杨梅缺素,还应注意硼、锌、 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秋冬以树干为中心结合施用有机肥逐年扩穴 改良土壤。冬季就地取山地表土、草皮泥等进行 培土,以减少表面土壤的冲刷,保护根系。 2.2整形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培养健壮、高光效的树冠,为 优质丰产奠定基础。一是在春季枝梢开始生长 后,组织尚未木质化时进行摘心。既能提高座果 率,减少落果;又能促进树冠空秃部分的徒长枝 抽发二次枝,进而演变成结果母枝。二是在7月 中旬,为加速树势恢复,促发健壮夏梢,修剪直立 的、两树交叉的、树冠下部近地面的大枝。三是在 l1月中下旬到次年1月下旬修剪直立的小枝、病 虫枝、密生枝、弱枝、晚秋梢。 2.3疏花疏果 疏花: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疏去多余的花 枝,特别是细弱的花枝。疏果:在第一次落果后进 行人工疏果,一般是树冠上部多疏少留,下部少疏 多留,每果枝留果1-2个,通常进行2 3次。 2.4病虫害防治 杨梅病虫害较少,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 主,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适当的采用化学防治。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条件,增强树势,提高 抗病力;-是采取人工捕捉成虫、采摘卵块、拍杀 群聚幼虫、枝干稻草捆扎诱虫、刮杀枝干上的蛹 茧、冬季翻土冻杀越冬虫或蛹,及时清园、修剪,清 除病枝、枯枝,刮除枝干上的病斑等,减少侵染源; 三是物理诱杀,在杨梅园每间隔50 60m设立一 盏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病虫;四是选用化学药剂 防治,严格按照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 准则执行。4月底至6月上中旬杨梅生长季节, 用l:2: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6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600倍液喷雾,每lO天1次,共喷2次防褐斑 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园艺 病;4月用20%纹达克100倍液喷雾,每隔25天 1次,共喷2次防赤衣病;4~5月用48%乐斯本乳 油1000倍液或40%虫不乐乳油1000倍液防松 2.5采摘 2006年第8期 杨梅成熟度在9成以上,采用徒手分级采摘; 采摘时做到轻摘轻放,防止机械损伤。选用统一 规格、整洁、美观、无污染的纸箱进行包装,设立专 毛虫、小蓑蛾和枯叶蛾1-2次;若蚧期用40%速 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1000倍液 防蚧壳虫。 门杨梅贮藏仓库,尽快销售或加工。 (收稿:2006-o4—22) 红豆杉及其栽培技术耍点 黄志军 . (江西省靖安职业中学330600) 红豆杉,学名Taxus mairei红豆杉科,红豆杉 插;插后浇透水,使插穗与土壤密接,后弓膜,其 属。常绿乔木,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条形略 弯,近镰刀形,长2~4.5cm,宽3~5mill,边缘通 常不反曲,正面中脉隆起,背面有两条黄绿色气 孔带,中脉带与气孔带不同,中脉带上局部有成 片或零星的角质突起,种子通常较大,长 6~8mill,呈卵形或倒卵形,微扁。4月开花,1O 月种子成熟。红豆杉属我国特有树种,多分布于 成活率在85%以上。在扦插苗床建立的同时,必 须搭建遮荫棚,棚高以1.7m左右为宜,且四周应 用遮阳网封闭,使透光度在40%以下,以免高温 灼烧幼苗。 2药用造林技术要点 2.1造林地的选择 山坡中下部、坡脚、槽沟,山湾的阴坡且坡度 小于35。,土壤pH值为4.5~7.0,肥力高、湿润、 亚热带,喜气候较暖,雨量充沛,温度较高和酸性 的土壤上,尤其以海拔1000~1500m较荫湿的山 谷、溪边、分布最多。幼年生长缓慢,前2年年生 长量为10cm左右;后3~5年,年生长量可达 排水良好的地块,郁闭度不大于O.4的人工幼林 地亦可用于造林。 2.2整地 20~30cm,径粗15cm的红豆杉其树龄达50年。 1 红豆杉的苗木繁殖 带状或穴状整地。穴的规格为dOem× 40em×30era(长×宽×高),不同土地条件可根据 土地肥力情况,结合整地施基肥。 2.3造林密度 目前,红豆杉的育苗繁殖主要有种子播种繁 殖和春秋扦插繁殖两种方式。 1.1播种繁殖法 株行距为60em×100cm,667m 栽1100株。 其具体操作与森林和药材育苗大致相似。不 同之处一是要注意种子的休眠期长达1年,对种 在人工幼林中造林,其密度应根据幼林实际郁闭 度情况而定,原则上是栽培于幼树冠以外光照条 件好的空地上。 2.4造林时间 子要进行层积沙藏或控温处理;二是苗床土壤要 以细沙:红黄土=1:1的混合土为宜;三是播种 时期为1月中旬(南方地区),播种量为 15—35kg/667m ;四是出苗后要迅速搭建荫棚(或 春季2~4月,秋季9~11月。 2.5经营管理 在建立苗床同时进行),荫棚的高度为1.7m左 右,籽播出苗率一般为70%一80%。 1.2扦插繁殖法 造林后每年应抚育2—3次,5-6月和8 月 般采用春秋的嫩枝扦插,扦插床面整平后 以5cm厚的红壤土与河沙为3:2的混合土覆盖床 一面;插穗以5~10cm嫩枝为宜,基部用50ml/kg萘 乙酸溶液进行快速处理(浸1O秒种),随剪随 ④ 锄抚2次,7月刀抚。造林后从第2年开始,每年 5月结合锄抚追肥;造林后第4年起,每年可通过 修剪枝叶方式采收原料,或整株挖售(包括根 系)用以提取紫杉醇。若用于绿化的则视形状需 要再进行修剪。 (收稿:2006-05--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