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在煤矿安全高效发展中的应用
马
腾,郭佃锋
(山东省兖州市大统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100)
摘
高效矿井的号召下,为了达到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煤矿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提倡矿井建设安全、
杨庄煤矿积极加大新装备和新材料”煤矿向高质量发展,“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把“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具体实践。
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煤矿企业自我革新、创新这四新应用到煤矿发展战略中,不仅符合煤矿“四化”关键词:“四新技术”;杨庄煤矿;高效安全生产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797(2020)05-0203-03
MATeng,GUODianfeng
(ShandongShengzhouDatongMiningCo.,Ltd.,Jining272100,China)
Abstract:Underthecallofthestatetovigorouslypromote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coalminestructuresandactivelypromotetheconstructionofsafeandefficientmines,inordertoachieve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coalmines,YangzhuangCoalMineactivelypromotestheapplicationof\"fournewtechnologies,\"Thefournewapplicationsof\"newtechnology,newequipmentandnewmaterials\"tothedevelopmentstrategyofcoalminesnotonlymeetthebasicrequirementsofthe\"fourmodernizations\"ofcoalmines,butalsothespecificpracticeofself-renovationandinnovativedevelopmentofcoalmineenterprises.
“fournewtechnologies”;Yangzhuangcoalmine;efficientandsafeproductionKeywords:
Applicationof\"FourNewTechnologies\"intheSafeandEfficientDevelopmentofCoalMine0引言皮带转载机等代替单一功能的掘进机、单体锚杆机、
运输连续作业。设备,实现掘进、支护、2)开展岩石巷道快速掘进及配套技术工艺研
凿岩台车、锚杆台车、侧究。应用大功率岩巷掘进机、
代替传统的卸式装岩机及履带挖斗式装载机等设备,
支护、运输的机械化作钻爆法掘进技术,实现掘进、
业,提高掘进效率。
促进煤矿长远发展近年来,我国立足安全高效、
“四新技术”,即摘要当的生产理念,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装备和新材料。在此行动中提到的新工艺、新技术、下,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全面打造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杨庄煤矿连续7年实现了“零死亡”的成绩。鉴于此,将“四新技术”应用到实践积极吸取淄矿的优秀成果,
当中,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2“四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困难及原因煤近年来,煤炭行业的科技水平取得了重大进步,
但同时我们还看到,矿“四化”建设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煤矿“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2.1
认识不够企业对“四新技术”
抱有安部分煤矿企业管理者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对“四新技常守故的思想,对落后产品淘汰不坚决,“四术”在煤矿保安、提效方面的作用持怀疑态度。把
把推广项目当成“下新技术”推广应用当成“包袱”,是花钱工程、形象达的任务”来应付,认为“四新技术”工程。这种消极、浅薄的思想观念与煤炭行业的创新发展极不适应。2.1.1
职工缺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煤矿职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203
引进背景1“四新技术”煤矿普遍亏损近年来年煤炭行业发展遭遇瓶颈,
严重,改进生产方式成为煤矿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战危机、在此现实背景下,我国众多煤矿企业制定了
为了扭转生产接保生存”策略,削减了部分掘进投入。杨庄煤矿开展了替紧张局面,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
杨庄煤矿“四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计划。借此机遇,全面提升计划在引进推广掘进新装备方面取得突破,
掘进机械化水平和掘进单进。
1)引进快速掘进装备及技术工艺。为了促进生
破碎转载机、多臂锚产效率的提高引进掘锚一体机、
杆钻车、可弯曲胶带机、迈步式自移机尾等成套装备,
煤矿现代化2020年第5期总第158期
较差,操作技能有限,导致“四新技术”在引进过程中出现了“不适症”,优秀的技术发挥不出先进的生产
力,部分新设备比不上传统设备的生产效率,好技术就这样“束之高阁”
。许多企业对新技术应用前的培训重视不够,员工不具备玩转新技术、新设备的水平和能力,造成“四新技术”无法适应实际生产,这种“人机矛盾”、“人技矛盾”的现象在“四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广泛存在。
2.1.2“四新技术”
引进投入高“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高投入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由于在研发、试验、推广阶段各类费用支出较大,“四新技术”的成本较传统技术要高出几倍甚至数十倍,这些成本最终都要由“四新技术”的引进企业买单。二是“四新技术”应用前企业需要进行考察调
研、人员培训、组织试运行等工作,这类活动所支付的费用都会增加新技术引用的投入成本。三是
“四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操作不够规范、经验匮乏等因素,导致“四新技术”应用的维护费用支出较大,严重超出了企业预算投资。2.2“四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持续
“四新技术”应用在安全和效益方面的成效是一
个长期的演变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持续投入。许多煤矿企业对待“四新技术”
应用方面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缺少持续的投入和跟踪考核,导致“四新技术”还未达成效果就半途而废。“四新技术”
的应用对煤矿来说,不单单是某一项技术的革新,它同时有着激发相关专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四新技术”推广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长期坚持、持续推进。
3如何解决“四新技术”在煤矿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煤矿“四化”建设总体水平还有差距,思想观念陈旧、创新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足、成果转化不力等因素制约着“四新技术”在煤矿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寻求解决途径:3.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四新技术”对煤矿发展的
作用
科学技术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采矿发达国家,先进装备、自动化控制、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人员工效高,煤炭生产成本低,当前进口煤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创新增强了国·204
·外煤炭的成本优势。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从炮采、普采到综采的变革,
每一步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过程“,
四新技术”应用也是如此。煤矿企业不能因循守旧,
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推广新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努力营造尊重科学、
重视技术的良好风气。3.2重视科技人才,促进技能培养与技术装备同步
提升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关键在于人才。煤矿“四新技术”始终要依靠职工的双手才能
形成生产力。推进煤矿职工能力建设,
首先要抓好培训,新技术的推广实际就是一种新理念的传播,
培训教育不仅要教操作,更要教原理。同时要保证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形式,结合员工学习能力的实际,
秉承适用”“好用”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打造知识型、
技能型、创新型的煤矿职工队伍。
煤矿“四新技术”发展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撑,
强化煤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四新”成果转化的基石和保障。团队需要领头羊,行业需要领军人,
煤炭行业尖端技术人才缺乏,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为“四新技术”成果转化贡献才智。3.3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四新技术”引进的资金支持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入的回报效益有一定差距,导致企业对科研费用投入的强度和积极性偏低。对于煤矿这类粗放式能源行业来说,该问题尤为突出。而且大部分煤矿企业“四新技术”的引进资金来源于内部自筹,资金渠道单一,严重影响新技术推广。解决“四新技术”引进资金问题,可以从三点入手:一是企业内部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专门用于“四新技术”引进推广;二是政府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用于“四新技术”的投资补助和奖励补助,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类项目的经费投入;三是国家要搭建煤炭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投资交流平台,为煤企争取更多的金融扶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金融业与煤企取得共赢发展。
“煤矿现代化2020年第5期总第158期
3.4完善激励政策,创建“四新技术”
推广应用的有利环境
政策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2017年5月国家煤
矿安监局会同有关部委下发了
《关于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出台了8项激励政策,对一、二级标准化煤矿实施联合激励,大大促进了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发展“。
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想取得长足进步也同样离不开政策支持。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
落实地方政府、企业的具体激励政策。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对四新技术”重视的时间较晚“,
四化建设”起步慢,导致许多激励政策不完善、不“给力”、不持久。如果能借鉴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政策经验,通过抵税、
减税、生产扶持、金融倾斜的政策,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类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对于调动煤矿企业积极性必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要发挥示范表率
作用,大胆探索、先试先行,在“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树立行业标杆。3.5
强化考察论证,保证“四新技术”引进的可行性、适用性
一些煤矿或部门为了建立业绩或争取上级政策,
在“四新技术”引进方面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煤矿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如果缺乏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就会导致新技术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降低了“四新技术”的使用效益。
要想规避投资风险、保证应用效果,就必须重视新技术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强化考察调研、分析论证、方案比较三项工作,保证“四新技术”引进过程中的实用性、可行性和最优性。3.6
建立考核机制,加快“四新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四新技术”应用成果的转化包括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加强,企业安全环境的提升、生产效率的增加等。据统计,我国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先进国家这一指标为60%~70%。
部分煤矿或单位出于各种原因,在“四新技术”应用的实际过程中“偷工减料”、消极应付,造成新技术不可用、不实用的假象,严重影响“四新技术”的推广。
这一现象告诫我们,一种新技术推广失败,
问题也许并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在管理环节。建立健全“四新技术”应用考核机制,
通过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管理职责,制定实施计划与资金计划,强化过程监督和项目竣工验收,
将项目应用成果考核与项目负责人绩效考核挂钩,
采用负面考核与正向激励相结合的手段,消除管理环节的制约因素。
4结论实践说明,推广“四新技术”
应用是煤矿生存发展的需要,提升行业竞争力需要发挥“四新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煤炭行业已经彻底告别
“黄金十年”,行业的多次震荡告诫我们,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能生存。推广“四新技术”
应用也是煤矿安全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新阶段煤矿本质安全环境,让高新科技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更是煤矿高效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推广“四新技术”
应用,加快煤矿“四化”建设,落实科技兴安,科技兴煤,科技强矿战略理念,是实现煤炭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新技术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
术,2016,v.44;No.494,22-26+86.
[2]王金华;黄曾华.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J].煤
炭科学技术,2014,v.42;No.478,6-11+26.
[3]王国法;赵国瑞;任怀伟.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
技术分析[J].煤炭学报,2019,v.44;No.292,41-48.作者简介:
马腾(1988-)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科。现就职于天安集团大统矿业有限公司,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助理工程师。(收稿日期:2020-2-6)
·20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