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

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

来源:欧得旅游网


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的尝试

靖边二中 张贵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著名教育家曼思:“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陈鹤琴先生:“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主旋律。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根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的实践,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摸准情况,因势利导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雷峰同志讲得好:“行动来源于思想”。要想让学生行动起来,必须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为此,我在给每一届新生上思想品德课前,都要利用一段时间对班上的每个学生做一些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他(她)本人的打算以及对学习的看法等。在每次的调查后,基本上有这样一些情况,大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因此,时常告诫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有出息不一定要表现在上多好的大学,而是会赚钱就行。所以,很少在学习的问题上督促孩子。还有的家长的意见是孩子自己发展,任凭自然。作为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兴趣和今后的打算来讲,大部分都说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什么打算,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学习。争对这些情况,我一方面给大家讲述着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挤出时间作个别谈心、交流分析原因使之真正从心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通过前一段的工作,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说是激发起来了,个个蠢蠢欲动,可多数学生很茫然,苦于无从着手,这时我趁热打铁试图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如预习、听课、

1

作业、阅读等的方法。

预习的方法

在上每堂课时拿10分钟给学生。首先,把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先通读一遍。其次,我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在黑板上出示给学生。第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又在重看一遍刚才读过的内容,看否能解决或者理解这些问题,并标上记号。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明确了自己的重难点,听课就具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方式,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1)仔细地看。老师讲课时,学生要集中注意力,眼睛看老师,不低头纳闷,不左顾右盼;老师写时,眼睛看黑板,对知识要点、图形符号形成正确的第一印象;读题、读课文时,眼睛看课本,看清题干,看清文意。只有看清楚,看准确,才能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2)认真地听。首先是认真听老师讲,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分析、解答什么,也就是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学生要特别注意老师在课的开头点列出了怎样的教学主题,在课的结尾小结出了哪些知识要点。其次,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答问、讲演,听师生对答问者的评析,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3)好好地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先思考后解答,坚决克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听课弊病,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老师没有做出答案之前,自己先做判断、下结论,然后再看与老师分析是否一致,仔细思考对错的原因,听老师解疑的步骤与方法。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中,其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方能交织在一起,这时教师略加点拨、指导,学生便能意开辞达,迸发出心灵智慧的火花。(4)及时地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培养学生及时、准确记写课堂学习笔记的好习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包含着基础知识的巩固、重点难点的突破、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体会等重要内容。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让学生写在各自专用的学科笔记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课外复习,又利于他们完善知识系统

做作业解题目的方法

格式要美,观书写工整干净,简答题、说理题要分点述说这样条理清晰世界教科文

2

组织给“文盲”下了一个全新的意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教师不要采用“告诉”的方式,要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的理解。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不能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中总结经验。当学生提出猜想时,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要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寻找猜想的证据,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或修正。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只要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的,不论正确与否,都要勇敢地讲出来,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评判;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懂或不理解的问题,让老师和同学们了解自己的疑问,听听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解答这个问题,绝对不能不懂装懂。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出一条路,学生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指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可见,只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指导,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力,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