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的心灵密码》作业

《教师的心灵密码》作业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师的心灵密码》——作业

主题讨论一

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举例谈谈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讨论要求:要求每个学员至少发一个不少于150字的主帖。 【分数构成】发表了上述帖子,系统自动给8分。助学可根据帖子质量再给0-4分(即助学评分时填8、9、10、11或12)

答:我来自农村山区乡镇学校,对此深有体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怀疑,有一种“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失落感。而且当今社会日趋功利性,使得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导致教师加倍用心于教学后所获得的心理报偿相对减少。

我所任教的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多。学生的养成习惯、学习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弱,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也比较高,对教师也有不少的工作压力,易产生消极紧张的情绪。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那么会对教育事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1

主题讨论二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曾对该市31所中小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已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问题。身为教师,您是否有过职业倦怠感?您认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答:我来自农村山区乡镇学校,从教30多年了,2016年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在现今的社会里,的确感觉到一种职业倦怠感。

教师产业职业倦怠的原因有许多,我感觉最重要的原因是过重的职业压力: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大量的备课与批改作业,使教师工作负担增加,甚至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较的,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深夜才能够得到休息,而且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异常繁重,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考完试后的教师间的相互比较,学校领导“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

就我个人而言,要进行心理调适,我就是参与课余活动。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我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下棋,散步等,锻炼身体,放松自己。

2

主题讨论三

有位新入职的外地老师总觉得当地的领导和同事针对她,有意跟她过不去。她认为领导安排的一些工作是故意“整”她,当地同事一起说方言时是在议论她,因此她和他们时不时就有摩擦,难以沟通。最近,她觉得家长们也欺负她是外地人,经常不配合教育工作,多次交流也没有改变。她很苦恼,频频产生“跳槽”的想法。

您认为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该如何进行调适?

答: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职业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失衡、不良的个性特征、职业倦怠等。

如果要进行自我调适,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没有一颗平常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不可能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社会上需要各种职业的人来奉献自己的智慧,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即使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所干的职业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价值的体现,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当你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时,就要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那种态度。也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3

主题讨论四

有位老师曾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人性恶,还是人

性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老师都认为是人性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少老师怀疑学生的能力,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喜欢摆出凶面孔,唯恐被学生爬到头上为所欲为。

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您认为该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答:师生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关心、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完善。

1、了解、关心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精神世界、家庭关系 ,让学生注意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关心着他。平时要寻找与学生相同的交谈话题,增加师生的共同语言。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2、理解 、尊重学生。我一般经常教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渴望理解、渴望尊重,不愿盲从,喜欢怀疑和争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是相互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摆老师的架子,要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不能用教训人的口吻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否则只会让学生反感,更不会尊重你。

3、多鼓励、少批评。尽管是高年级学生,但毕竟还是孩子,难免会有各种缺点和失误。作为教师,要学会宽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善于发

4

现他们的长处,多表扬和鼓励,少些批评和指责。尤其对学困生更需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给他们一些温暖 。当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掌握火候,方法要适当,尽量不使用过激的言词,以防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5

结业作业

请根据自身经验,谈谈当您不顺心,心理感到郁闷烦躁的时候,您是如何应对的?有什么解压妙招可与大家分享? 要求:1. 以发帖子的形式提交作业,字数在800-1500字之间。 2. 作业内容必须包括真实的例子,以及针对该例子的解决方法。

3. 确保作业的原创性。

分数构成:学员提交了作业,系统自动给20分。助学可根据作业质量再给0-10分,即助学填写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

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风华青年,每个人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不辞劳苦、默默奉献和辛勤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操持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不仅应该受到尊敬,更应该得到关爱!

然而,同其他工作岗位一样,三尺讲台也存在着一些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辛勤园丁”们长年担负着沉重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期望,以及的求全责备,身体长期“透支”,很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心理疲惫,使疾病乘虚而入。

6

据调查显示,“亚健康”正在教师中间迅速蔓延,并且将教师推到了健康隐患的“火山口”。可以说,教师在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心力、才智的同时,也是在奉献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当我们向教师致以崇高敬意的时候,当我们送给老师鲜花与掌声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感到了莫名的压力,最初当一名教师的理想似乎也没了,热情也减退了,觉得精神世界开始麻木了。特别是临近退休这几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觉得自己无力改变每个学生的命运。在这几个月里,早上起床就想到有作业批改,要备课上课,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

“老师,这节课您布臵什么作业?”科代表下课后问我,我连作业都忘记布臵了。

“老师,昨天的作业您都没有批改,还发下去吗?” “老师,什么时候检查第八单元的练习册呀?” “老师,你说今天要默写古诗,现在还默写吗?” ……

总是丢三落四,精神状态欠佳,我到底怎么了?

针对出现这些问题,我慢慢进行自我反思,从以下方面去调节:

(一)调整自我。我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出现的职业心理枯竭,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难免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教师并非神仙,而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平凡人,不

7

要过于责备自己。我感觉只要积极调适,职业心理枯竭还可能是自我超越的一个契机。

(二)积极锻炼。每天坚持进行适度的锻炼,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稳的心情。当感到压力时,及时的短暂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睡眠的效果还好。于是,我每天放学后,就去散步3公里,以达到放松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

(三)简单生活。心理学告诉我们,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是造成人的心理枯竭的重要原因。所以,简化净化生活,是摆脱身心疲惫的很好途径。要学会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心灵港湾。为此,我关掉电视,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写写书法,阅读书本,听听音乐,适当放松自己。

通过慢慢的自我放松与调节,使我更加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