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践行民主的小主人
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
——柯尔律治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听到皇帝自称“寡人”,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其实啊,“寡”是唯一的意思,称自己为寡人,就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为了突出皇帝的唯一和至高无上。有了这样的身份地位,自然而然所有的人都必须听他的,皇帝一人说了算。我们现代人把皇帝的这种行事风格称为“专制独裁”。与之相对的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学习的话题——民主。
1.民主就是大家拿主意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年我们父母上小学那会儿,班干部多是由老师决定的,而大多数老师衡量的唯一指标是成绩,因此他们那时候上学总觉得民主离他们很远,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拿到这张“民主票”。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参加选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是年满18周岁,三是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虽然我们还未到法律规定的行使选举权的年龄,但老师为了从小培养我们的民主意识、体验小主人翁地位,都是与大家商量着来。如班干部的选举、班级事务的管理。2012年6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这样一件
事: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六年级学生乔梦科和另外19名通过民主选举的大队委结束了一年的任期。述职时,乔梦科第一个上台发言。他在报告中称这段经历“足以将自己一生的命运改变”。当时,为了增强自己的知名度,他印了1000张蓝色的竞选名片,上面印有自己的姓名和竞选号码,向全校同学分发。要知道像过去跟乔梦科一样成绩平平、爱动好玩的男孩基本上是与班级任何职务绝缘的,而如今通过大家的投票,好梦成真,这在过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样看来,民主对于我们今天的小学生来讲已经不再是一个两个陌生的汉字,而是必须要懂的字眼,这样才能懂得“投票”的真实含义,才能正确地去行使自己手中的“投票权”。
投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民主形式,但民主绝不仅仅只是“投票选举”“少数服从多数”,这样形容民主太过简陋。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民主决策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民众参与和协商、集体决策、民主监督的所有过程,而且必须是按照选民自己的意愿来,过程、结果都是自由、平等、公平的。因此,像通过“拉选票”而获得的“多数票”决不能“服从”,因为它不是真正的民主,恰恰是与民主相违背的做法,是破坏民主的做法。 2.民主生活好处多
我们说民主生活好处多,用什么来证明呢?就拿我们小学生一年一度的小干部选举工作来说吧,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由老师指定和推荐产生班干部和少先队队委会成员,班级事务只是由学生干部来参与,所有同学的主动性不能够发挥,选出的干部不是公认的也可能不
胜任这个职务。
现在我们都是通过集体投票来决定的,参与过的同学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通过选举,让同学们在选举的过程中,接受民主精神的熏陶,如民主选举班长,首先要有原班长在选举前总结工作,让全体学生对班长进行评议,使得班长意识到,工作要接受大家的监督和帮助,要对每位同学负责,要不断为集体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要向全体同学进行严肃行使民主权利及能上能下的教育。在酝酿候选人时,达到人人了解候选人思想品质、工作能力等,然后竞争演说,最后举行庄严的选举仪式,每位同学投上神圣的一票。
民主选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选出我们自己心仪的班干部。在情感方面,还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小主人翁地位,这个代表是自己选出来的,班级的管理就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即使我们不是当选对象,但也有十足的参与感。
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中,从决策的发起、倡议、宣传、讨论、投票、同意、执行、效果,所有环节,我们都经历过,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我们的民主参与能力。因为是我们大家选出来的,自然而然也有权对当选者进行监督,这样从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我们都能参与进来。因此,民主选举对于集体、对于当选者、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 3.承担起小主人的责任
虽然我们还是小学生,能真正接触到民主的机会还不多,但由于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必须处理集体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集
体中的民主。
参与集体事务,最基本的是要有积极的参与精神,不能够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集体是每个人的集体,当然这个集体包括国、家、班级,集体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生也有参加与国家事务民主管理的渠道。2012年11月12日,11岁的小学生记者张佳鹤对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提问:房子花光爸妈积蓄怎么办?请教部长伯伯怎样能让房价降一点?对此,姜伟新回答:希望你们小朋友好好学习,房价的问题将来会解决的。一个小学生居然在十八大上提问住建部部长,恐怕是一个亮点。更值得称道的是,当小学生提出要采访住建部部长时,十八大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停下脚步,弯下腰,对小佳鹤说:“稍等一下,我让工作人员接你进去。”
家庭民主生活会是小学生参与家庭事务民主管理的一种好形式。在家庭生活中,难免家庭成员对事情有分歧。遇到这种情况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每个人都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晓明在日记中写道:“我有一个建议,吃完晚饭后咱们都没有活动,到家后咱们在楼下运动一会儿再回家。”爸爸、妈妈都表示同意。妈妈说:“我有一个建议,以后大家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一点我们做得都不太好,尤其是爸爸。”我说:“爸爸出去有事的时候,总是跟我说八点、九点回来,但是几乎每次都没按时回来,我希望爸爸能改掉说话不算数的毛病。爸爸,我跟你说,你以后说几点回
来就要几点回来,要不然我和妈妈到点就睡不着觉,怕你没带钥匙。”爸爸说:“我发言一下,我以后说到做到,回不来我会直说的,保证做到。”我说:“我要回去把这次会议记录下来。”
当然,小学生现在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够,无法广泛参与到国家事务和家庭事务的民主管理中来。但是作为班集体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小主人翁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比如,可以积极参与班级干部的民主选举,参与班级生活的民主管理,参与对学校民主管理的监督,等等。我们还可以将民主参与使用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商量、共同对话,将课堂变得非常生动活泼。
如果你是一位小班干部,更是要将“民主”牢记心里,创造机会,让其他同学能够参与班级管理,与他们共享班级小主人的参与感与自豪感。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自己的主意,同时也能正确采纳他人的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