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Researchstatusquoandnursingprogressofdetainingurethralcatheter
王丽姣
WangLijiao(AffiliatedXinanHospitalof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ofPLA,Chongqing400038China)
摘要:对留置导尿管病人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预防尿道损伤、拔尿管后尿潴留及排尿困难的方法以及拔尿管困难的处理。关键词:留置导尿;尿路感染;排尿困难
Abstract:itsummarizedonthepreventionofaccompaniedurinarytractinfec2tionforpatientswithdetainingurethralcatheter,andintroducedthewaystodealwiththedifficultiesofextubationandthemethodsofpreventingurethralinjuryandurinaryretentionafterextubation.
Keywords:detainingurethralcatheter;urinarytractinfection;dysuria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3(2004)9A-1519-02
为47.8%~66.3%。操作时,由于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增加 留置导尿是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麻醉和手术后排尿困难的病人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但留置尿管引起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5%左右。尿道损伤是留置导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减少留置导尿并发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就其预防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
1.1 尿道口消毒液的选择 传统的消毒方法是使用0.1%洗
了通过护士的手对膀胱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更易导致腔内感染;通过腔外途径引起尿路感染,细菌主要通过导尿管外尿道周围黏液鞘即腔外途径进入膀胱7。膀胱冲洗时,部分病人由于尿管过细或膀胱痉挛,可出现冲洗液由膀胱经尿管与尿道之间的腔隙自尿道口溢出,因而更易导致尿道口细菌经腔外途径进入膀胱,增加感染的几率。冲洗液包括0.9%氯化钠溶液、
0.2%呋喃西林溶液、洗必泰或加抗生素的液体等。据报道,洗
必泰消毒会阴及尿道口。尿路感染部分病原体来源于尿道口,尿道口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0.1%洗必泰是一种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某些细菌繁殖体和亲
必泰冲洗液对尿路常见致病菌无效,反而能消灭正常栖息菌,导致耐药菌的滋生8。也有研究发现呋喃西林对107株细菌的最小杀灭浓度也超过200mg/L,说明传统冲洗液不能起到杀菌作用,反而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但梁聪美等9用0.9%氯化钠溶液200mL~300mL加庆大霉素16×104U~24×104U行膀胱冲洗,并没有因用抗生素冲洗液而增加感染。表明不同种类的冲洗液在防治尿路感染中可产生不同效果,有的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膀胱冲洗时,应加强无菌观念,保持引流系统的高度密闭性,调适冲洗速度,一般冲洗速度100gtt/min~
140gtt/min,对病人的生命体征无影响,而冲洗速度增快为250gtt/min时,会引起病人心率、呼吸增快及血压升高,也可增加对
脂病毒,消毒不可靠,难以达到临床要求。0.5%碘伏为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灭尿道口周围细菌
1
,防止尿道感染。因此宜采
用0.5%碘伏消毒会阴。留置尿管逆行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有两个因素已被证明,即宿主因素和医院因素2,宿主因素即年龄、性别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医院因素即导尿管
构成材料、引流系统的密闭性、操作时尿道黏膜的损伤。鉴于腔外途径是引起逆行感染的主要环节,王菊廷等研制了复方阿米卡星凝胶,用于代替石蜡油做尿管润滑剂和尿道口护理用药
3
。
1.2 尿管的选择 硅胶管与传统橡胶管相比,有降低感染发生
率、减轻对尿路刺激的优点。研究证明,橡胶导管对黏膜刺激性大,尿道炎发生率22%,而硅胶导管仅为2%;乳胶导管易造成尿粪石、磷酸钙沉积以致引流不畅,也是造成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若条件许可,对长时间留置尿管的病人应首选硅胶导管,其次是乳胶导管,最后是橡胶导尿管。张莉等好的防治感染的效果。
1.3 尿袋的更换和留置尿管的时间 密闭引流能明显延缓尿
4
膀胱壁的机械性损伤,最终增加感染率。
1.5 霉菌感染 留置导尿病人尿道口及尿液的霉菌定植随插
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黄雪斐等10曾统计了医院108例泌尿系感染病人的病源构成,发现以真菌为主,且留置导尿病人尿道口霉菌检出率为74.2%,霉菌尿发生率为48.4%,并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高,7d以上尿道口霉菌检出率和14d以上的霉菌尿发生率达100%,尿道口的霉菌定植和霉菌尿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女性病人尿道短、直,邻近阴道,理应比男性病人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但资料显示男性病人发生霉菌尿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是护理人员的性别差异造成的角色矛盾,不愿或没有给男性病人做尿道口护理。而留置尿管病多自我护理能力低下,若得不到良好的护理极易导致泌尿系感染。男性病人尿道弯曲多,插管较女性困难,容易引起黏膜损伤,导致霉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抛开性别差异,做好男性会阴部护理,并注意操作轻柔,做好健康宣教,鼓励病人多饮水,无特殊禁忌时,每天饮水量在2500mL以上。
1.6 抗生素的应用 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杀灭尿液中的细菌,延
将国产硅胶导尿
管改良结合涂抹一种能缓释抗生素的润滑胶,经临床运用,有良
路感染的发生,为了更好地发挥密闭引流系统的作用,集尿系统的接头一般不打开。当需要少量尿液做检查时,应从尿管侧面无菌抽取尿液。另外宜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和更换尿袋的时间。《基础护理学》规定:集尿袋应每天更换。但陈培红等尿袋3d更换1次较合理。
1.4 膀胱冲洗 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努力加强对留置尿管的管
5
认为,集
理、保持泌尿道通畅外,必须进行膀胱冲洗。然而膀胱冲洗也可导致尿路感染。在膀胱冲洗过程中,冲洗液经过导尿管进入膀胱,在密闭的引流系统中将尿管腔内的尿液逆流入膀胱,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可能。王云芳等6报告,医护人员双手带菌合格率
缓尿路感染的发生,但由于细菌很快产生耐药性,致使全身应用
・1520・CHINESENURSINGRESEARCH September,2004Vo1.18No.9A
抗生素难以杜绝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于女性病人及某些病危带
菌者估计导尿时间较短选用一些尿中浓度高,能抑制肠道内厌氧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生素。预防的主要环节是防止尿道口细菌定植,而1.0%碘伏对常见的外阴污染有良好的杀菌效果11。碘伏能较长时间黏附在皮肤黏膜上发挥杀菌作用,防止尿道口霉菌等微生物定植。1.7 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成分的选择 气囊尿管的研制和应用是护理用品的一次革新,气囊的内固定避免了胶布外固定易污染及固定不牢的缺点。气囊扩张有注入气体和液体两种方法。但从停留气囊内成分及固定尿管的效果以液体为佳。目前,临床上使用囊内注入成分有生理盐水、蒸馏水、葡萄糖、呋喃西林等。劳雪英12认为,囊内以注入灭菌注射用水、蒸馏水为佳,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属于晶体溶液,在囊内易形成结晶造成拔管障碍。此外,充气囊在尿液中容易上浮,致气囊与尿道内口贴和不严密造成漏尿。2 预防尿道损伤 预防尿道损伤的措施:①了解病人有无尿道畸形、狭窄、炎症及前列腺肥大等,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适宜的尿管;②传统方法插尿管时,由于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引起疼痛,使膜部尿道括约肌收缩,尿管不能通过该部。可在尿道内注入1%地卡因后,由于麻醉作用,使尿道黏膜对导尿管的刺激敏感性降低,疼痛减轻,导尿管易于通过;③常规检查气囊充液,回抽液体,注意有无漏液及检查尿管是否畅通;④60岁以上的男性常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这是造成机械性梗阻性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导尿术失败的原因。在导尿管内插入金属丝,使其具备了金属导尿管的一些优点,有一定的韧性,使导尿管易于插入膀胱,将尿管内金属丝抽出后,尿管仍留在膀胱内,弥补了金属导尿管不能保留的缺陷;⑤保留尿管期间,病人翻身活动时不要牵拉过紧,以防气囊破裂或尿道损伤。另外,尿管气囊须进入膀胱,如气囊嵌顿在尿道狭窄部压迫后尿道可致黏膜坏死出血。一般使用气囊导尿管要求插管见尿后继续插入5cm~6cm,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3 拔出尿管后尿潴留 尿管拔出后,很多病人易发生尿潴留。现普遍采用的方法:下腹部置热水袋热敷,压迫膀胱,外阴尿道口用温水冲洗,听流水声,开塞露注入肛门,也可采用下腹部膀胱区松节油热敷及膀胱按摩排尿法。钟小蓉13认为,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贮尿功能和排尿功能。拔管的最佳时机是膀胱充盈时。有报道直接将开塞露注入肛门,可促使病人自主排尿,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拔管前亦可口服α-受体阻滞剂,以降低膀胱出口及尿道的阻力,有利于排出尿液。4 预防拔管后排尿困难4.1 留置导尿病人个体化放尿14 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尿意和膀胱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放尿时提醒病人有意识地参与排尿,产生排尿感和排空感,这样使留置导尿病人的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膀胱的贮尿及排尿功能得到继续发挥,这样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达100%。4.2 拔除导尿管前注入0.5%红汞 欲拔尿管时,先通过导尿管注入0.5%红汞,然后夹管15min后将导尿管拔除,并在拔除导尿管后2h协助病人排尿。
4.3 膀胱冲洗后拔除导尿管 此法可明显减少拔管后再次导
尿的发生率。4.4 尽量缩短尿管保留时间 排尿困难为持续硬膜外镇痛泵治疗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留置导尿管要待镇痛泵撤除以后再拔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尽量缩短保留尿管的时间。有人报道,妇科腹部手术后当日晚拔除尿管,自行排尿成功率97%。并认为,根治性手术以外的所有妇科腹部手术,如果没有泌尿系损伤,应尽量缩短保留尿管的时间,既有利于排尿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预防泌尿系感染。4.5 泌尿灵与开塞露联合用药 此法显著提高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后排尿成功率,并可明显减轻病人拔管后排尿疼痛15。泌尿灵为平滑肌松弛药,具有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以及钙离子拮抗作用,对泌尿系统平滑肌具有选择性解痉止痛作用,因此能直接解除因长期留置尿管拔管后引起的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5 预防拔管困难 有人认为,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均可导致拔管困难。预防措施是:插管前先用注射器检查气囊,遇气囊不通或阻力增大,应及时更换导尿管。采用小剂量气囊固定,短时间留置尿管,可避免气囊回缩不良。遇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先用拇指、食指搓导尿管数遍,再用注射器推注5mL空气,缓缓抽吸。必要时用无菌钢丝沿气囊导尿管插至气囊部,将气囊刺破,然后抽出钢丝,拔出导尿管。参考文献:
1
司秀云,苏立英.两种不同导尿管及消毒液应用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8):50.2 李秀艺,班雄芝,冯振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及其护理J.实
用护理杂志,1999,15(5):50.3 坂田安之辅.留置尿管的护理J.杨彩莲,译.国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1982,1(4):17.4 张莉,刘薇.缓解抗生素导尿管的临床实验与应用J.实用护理杂
志,1996,12(5):198-199.5 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等.一次性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
理学杂志,2002,17(3):171-172.6 王云芳,于瑞兰,任丽娟,等.109名医护人员手带菌的监测与分析
J.护士进修杂志,1994,9(6):135.7 刘秋玲,张乐平.预防留置导管病人泌尿系感染措施的研究进展
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11-13.8 邹新娟,龚孝淑.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
护理杂志,1995,30(6):372.9 梁聪美,解乔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尿管留置时间观察J.护理学
杂志,2001,16(5):294.10 黄雪斐,水瑞英,吴莲芳.108例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J.实用预防医学,1999,6(5):3.
11 葛素君.医院病房霉菌污染调查及消毒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
生学报,1996,5(增刊):45.12 劳雪英.气囊导尿管囊内注入成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
志,1997,12(2):45.13 钟小蓉.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
志,1996,15(3):40.14 钟小蓉.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病人膀胱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
护理杂志,1996,31(6):327-328.15 王菊廷,陈汝玲,张善芳.泌尿灵对长期留置尿管病人拔管后排尿
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198-199.
作者简介:王丽姣(1980—
),女,重庆人,护士,大专,从事泌尿外科护理,工作单位:400038,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17;修回日期:2004-06-07)
(本文编辑李亚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