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赛应如何选题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采用“三自”和“三性”原则来作为评审标准的,其中的“三自”之一就是
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这样一来,选题选好了,就会事半功倍;选差了,就会事倍功半。
(1)科学性
所选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基础,要符合人类认识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所
选的课题在方向上发生差错,那么不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仍会遭到失败。
(2)创新性
江同志曾在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只有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安定。 所以,创新大赛正是我们落实上述精神的具体体现!
仅仅在低层次上重复别人已经进行过的研究,就会缺乏新意,研究的价值也就不高,这就不是创
新。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科学研究又是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总要有所继承,
有所借鉴。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都是独创的,更不能要求同学们去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那到底什么才算创新?
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这是创新;
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这也是创新; 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创新;
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也是创新。 创新就是认识前人还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规律,也就是说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程度的独创
性和新颖性,即创新性。
(3)可行性
可行性就是要求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自己已有
的知识水平、自身积累的经验、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
贯彻可行性这一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大和小的关系。一般说大课题的研究价值高,成果的社会影响大,但它比较复杂,开展的条
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容易出成果。作为学生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课题,忽视小课题的研究,有的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也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
二是难和易的关系。难的课题往往比较有价值,但难度大的课题对研究者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
高,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且容易因久攻不克,失去信心,导致半途而废。
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较小的课题,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课题 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合适
的。
知道了选题的原则,接下来谈谈如何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
(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可以把问题分为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什么” 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
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
“大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区域范围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废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利用“ 这些都属于这类问题。
“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
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黑沙海滩成因的研究调查\"(21届-环境科学一等奖)
\"城市空气致敏花粉污染特征及飘散规律的研究\"(21届-植物学一等奖)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团簇‟和„均匀‟生长方式的成因分析\"(21届-生物化学二等奖)等。 “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
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
待问题,做出决策。
\"爬山虎攀援能力与攀援材料之间关系的初探\"(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海盐县大棚菜地土壤障碍的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21届-环境科学二等奖) \"一种用纳米陶瓷小球纯化白酒的方法\"(21届-化学二等奖)等。
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 读书报告类
主要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 “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综述”; “毒品的危害” “上海因特网的现状 ”
“红楼十八年——《红楼梦》事略 ”
社会调查类
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蛮汉山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研究\"(21届-植物学二等奖)
\"昆明地区不同环境中细菌对抗生素耐受性的调查\"(21届-医药与健康学二等奖) \"„无糖‟食品的调查研究\"(21届-科学研究一等奖) 观察记录类
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题。 “蚂蚁如何建巢”
“蜓幼虫如何发育 ”
“探究光线、食物对蚕的生长、发育、蚕茧颜色的影响”(21届-动物学一等奖) 观察记录类
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获得信息,回答问题。 “电视广告对市民的影响” “中学生看营养盒饭 ”
“从„超女‟现象看平民偶像崇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21届-社会科学二等奖) 实验研究类
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 “硝基苯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21届-植物学一等奖) “新型防水防腐混凝土材料的研究”(21届-化学一等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