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来源:欧得旅游网


浅谈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南州小学教师:曹久利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要让学

生学好书法,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对低年级识字写字的要求中特别强调“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那么,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书法技艺不断提高,而不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关键所在。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书法确实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它既不像画画那样有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也不像唱歌、跳舞那样有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动作。书法只有黑白两色,线条抽象,技巧性强,结构复杂,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精辟地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在书法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写字热情,是每一位书法教师要认真对待、仔细研究的课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练字的习惯。“万事开头难”,写字的启蒙教学是很难的。要让低年级学生变“要我写好”为“我要写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才会肯

写、乐写、坚持写,写出来的字就会比较端正整洁。如何培养学习书法兴趣,让

孩子坚持下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一、 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

兴趣产生的前提是需要,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的需要时,他们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习书法的道理时,他们才会把写字当成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的广泛普及,使学生对练字的意义更加怀疑。因此,让学生认识学习书法的重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书法教学第一课就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习书法,也就是学好书法到底有哪些好处。如学好书法有利于学习,有利于以后工作,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提高智力,有利于培养好的性格和习惯。书法不光有实用性,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还可以抒情言志,供人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等等。还可以通过实例说明写不好字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升学考试。学生知道了学习书法有这么多好处后,就会增强学习书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练字进行到底。

二、 环境烘托,优抚主动学习书法的意识。

塑造一个书法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的学书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学生移步举目都徘徊在这种书法艺术的氛围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逐步增长辨识美丑,区别真假,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赋予无声无息的环境创造,就会使学生情感、意识、行为在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暗示,产生认同,进行模仿,从而达到促进主动学习书法的心理素质提高的目的。

营造校园书法环境。开辟全方位的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都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形式与内容俱佳的,由学生自己书写的作品,构成了生生不息的

2

书法艺术长廊。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书法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的目的。用学生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比名家真迹更具有激励性。因为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学生之中,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用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

除了上述的环境营造以外,还必须要有浓厚的全体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鼓励学生去主动书写,进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全员参与平台,营造了人文互动的环境,强化了学生的主动书写意识,全校师生勤练书法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

三、丰富优美的课堂语言

书法是一门抽象的线条艺术,在教学中应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比喻,让抽象变得具体,让枯燥变得有趣。学生比较喜欢幼儿园老师的那种童真语言,因此在书法课中应注意锤炼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本身就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无论在课堂内外,教师应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时用眼神、点头、微笑等给与学生鼓励和认可。既鼓励了学生,同时又使学生能信任老师,视老师为知心朋友,使学生亲其师,爱其课。这样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蔼、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书兴趣。

四、抓住孩子的童真,以故事来激发兴趣

3

学生以兴趣为主,长时间的去学习书法,肯定会带来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下降。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讲讲书画家的故事,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时常会发现孩子们老是趴在桌上舔笔玩,不想写字,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这堂课的任务就是讲故事给你们听。让你们放松放松,好不好?”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来了兴致。孩子们听完故事后就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提过问题后会高兴的拿起笔继续写字。但是在学生对故事提出的问题时,老师要作一一解答,并步步引入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孩子们了解了道理,又会坚持不懈,显示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有时我还会和孩子们在一起聊聊老师在学生时代怎么学写字的事情,他们听后都高兴的哈哈大笑。我发现讲故事对孩子们的启发非常的大,在枯燥的书法练习中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书法名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达到激励效果。讲一些如王羲之练字太专注,将馒头醮到墨里吃;怀素书蕉;张芝池水尽墨;钟繇掘墓偷帖;智永笔成冢墨成池这样的故事,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少年儿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以榜样的事迹激励自己,通过讲解古代著名书法家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的书法热爱与崇敬之情,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为书法事业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努力的先辈们,以及我国宝贵的书法文化。学生对学习书写从中产生了新的动机。由内心的需要和对书法家的崇拜化为学习书写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五、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书兴趣。

利用一切媒体,特别是古今字帖、现当代优秀作品,以及投影、视频录像、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其景。给学生创设多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学生觉得学习书法是一件快乐的事,

4

高兴的事。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和电化教育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给书法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和谐、视听共用的教学方式会使书法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逼真,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优化书法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书兴趣。

六. 亲笔示范,影响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模仿能力强,古今名帖和老师的字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书法技法又是很直观的,有时老师讲了很多道理,学生不一定明白,拿起笔一示范就明白了。因此书法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书艺,书写应正确、规范、美观。

教师应该注意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看清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使学生达到理解记忆的最佳效果。示范包括全体示范和个别示范。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字应在投影仪上或黑板上示范分析;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示范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多做现场示范,让学生观察老师如何用笔、如何结字、如何安排章法、如何落款盖章等,用老师的艺术才能和风采去感染学生。还可以邀请一些书法名家为学生进行示范表演,书法家挥洒自如、笔墨飞动的现场表演会让学生羡慕和崇拜,从而激发学生立志做一名书法家,制定更高的学习目标。

七、以展览来促动和加强荣誉感

学生的字写的漂亮,可是一直藏着,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的学书兴趣会大大的下降。学书期间,我会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准备好几十幅作品,帮他们在学校举行个人书法展,他们都非常的高兴,每天都在书法教室呆了好长时间,并且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对书法都有了新的认识,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有了进步。如杜恩皓、苏烨等五位同学举行五人

5

书法展,陈星竹举行个人书法展等等。老师和学生们看到都羡慕不已,都夸他们写的字太棒了,我还将好几个学生写的字做成作品集,并告诉他们,这是你学书法至今所有的汗水都在这里面,很珍贵,要收藏好,并且要继续努力。当孩子接过作品集时,我能感觉到他很高兴,而且学习更认真了。

所以老师要在适当的机会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并和其他老师同学之间交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其他的学生看到同学都办展览,心里羡慕,也有攀比竞争的心理。“我也想办展览”等等的想法,以此来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实验证明,从事某种活动,只要获得成功就能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这种活动就会更加关心,并有进一步从事的兴趣。。作为一名书法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书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书的乐趣。当然展览和比赛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激励学生的措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真正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总之,少年儿童学习书法的兴趣重在引导、激发,贵在坚持不懈,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注意力分散为集中。浓厚持久的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也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百折不回,自由地遨游。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书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富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使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得到普及,发扬光大。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