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近似数教案及反思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二下第四单元 第7课时 主备人 徐溜小学 葛群 新授课 内容 简单的近似数P43~P46 1. 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 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目标 3. 选用近似数。 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 学具 资源 表达 小学数学网 简单的近似数 695≈700 703≈700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 思考与研讨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 1. 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
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 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2.教学例9 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 约等于。)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优化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16≈2000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师问: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子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 教学反思: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体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数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的魅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得到意外的惊喜。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经验,情感的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