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
综合文献及临床实际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与病因。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给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指导方法,对加强小儿营养,改善小儿体格发育以及智力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 健康教育;保健指导;小儿营养不良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malnutrition in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hildr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guidance method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hildren’s nutrition, improve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guidance; Malnutrition in children
小儿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患儿日常摄入饮食绝对量不足,或是患儿对于食物内养分的吸收以及利用量不足,使患儿日常摄入热量无法满足生长发育以及活动消耗,故导致患儿消瘦以及抵抗力较差,若长时间如此还会对患儿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产生影响[1]。因此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指导以及保健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与病因
1.1 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体重下降、发育迟缓、消瘦、水肿等均是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甚至小儿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的紊乱。临床根据患儿精神状态以及腹部脂肪厚度将小儿营养不良症分为3度[2-3]:Ⅰ度为轻度营养不良,此程度患儿精神状态良好,身高正常,但是体重普遍低于正常水平20%,皮肤干燥,脂肪厚度在腹壁皮下0.4~0.8 cm;Ⅱ度患儿为中度营养不良,神经状态不佳,烦躁,皮肤苍白、干燥,身高低于正常水平,体重较之正常同龄儿童轻30%,其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4 cm;Ⅲ度为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精神萎靡不振,智力发育受影响,嗜睡且会与烦躁交替出现,肌肉萎缩严重,皮肤无弹性且干燥苍白,体重相比较同龄儿童少于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消失,额头皮肤出现褶皱,身高明显较低。
1.2 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引起小儿营养不良的首要原因是喂养不当,临床研究表明[4],为经过母乳喂养的幼儿在单纯使用淀粉食物或者选择麦乳精或其他乳精作为主食进行喂养时,均无法满足幼儿对于营养的需求。若监护人在对幼儿进行喂养时未掌握正确
的喂养方法也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经常患病也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另一个原因,经常患病的小儿大多抵抗力较弱,小儿患病后会食欲不振,不利于小儿吸收营养以及摄取食物,患病还会过多消耗小儿体内能量,加速小儿体内营养流失,引发小儿营养不良。小儿偏食,对食物不积极摄取,会导致小儿营养状况较差,小儿健康的饮食搭配为蔬菜、肉类、蛋类以及奶类食品,若小儿饮食结构搭配不合理,则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家庭环境也可对小儿营养状况造成影响,家庭成员的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和睦程度均为家庭环境的组成部分,经济状况对小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而文化程度是妇幼保健知识以及喂养知识能否得到合理应用的基础,另外和谐的家庭环境还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推动作用。
2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相关干预
2.1 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干预
一般小儿出现营养不良后会有抵抗力下降以及免疫力降低的发生,小儿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控制有关疾病的发生,需要对小儿不良患儿进行临床隔离干预[5]。在日常干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病房进行空气流通,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根据患儿身体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程度为其进行针对性干预,主要为饮食干预。指导家长为患儿进行饮食结构调整,注意营养搭配,尽量为患儿准备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高热量食物,且食物应当易消化吸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帮助患儿养成规律进餐的好习惯,要纠正患儿暴饮暴食以及挑食的坏习惯,患儿进行营养补充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在喂养过程中预防呛咳以及误吸等情况的发生。可以利用小儿的特殊心理,将水果蔬菜制作成小儿易接受的形状或拼盘提供给患儿,使患儿积极进食摄取营养,改善患儿食欲[6]。
2.2 康复指导
采用多种形式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对患儿营养不良相关知识进行正确认识,使家长明确进行母乳喂养以及辅食添加的重要性,对小儿营养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小儿营养不良的防治措施。使母亲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掌握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以及时间等,保证幼儿在出生后4~6个月后享受纯母乳喂养,科学合理地进行辅食添加,保证小儿摄入充足热量,保证幼儿睡眠并进行适量户外活动,促进幼儿消化吸收,做好有关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春季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避免受凉[7]。
2.3 口腔生活干预
患儿在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后会出现皮肤干燥等临床症状,口腔也会出现干燥症状,而加大并发口疮以及口腔溃疡的概率,对患儿口腔加强干预可有效控制以上并发症,对已经发生口腔炎症的患儿进行药物局部涂抹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的发展。
2.4 基础干预措施
营养不良的患儿大多皮肤状况较差,易发生皮下脂肪薄弱等現象,患儿皮肤弹性较差,易发生水肿等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皮下脂肪不足,且对患儿进行挤压之后会易发感染以及褥疮。对患儿皮肤加强干预且保持其清洁干燥具有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定时翻身,为患儿行清洗以及按摩,保持皮肤清洁进。对患儿皮肤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加强监护,一旦患儿出现异常则应采取针对性抢救措施。调整输液速度,对输液量进行严格把握,避免因为输液过速而导致患儿心衰。临床发现部分营养不良患儿会出现眼角膜发炎现象,可以预防性地为患儿眼角膜涂抹消炎软膏,1次/周。定期对患儿体重进行测量,观察患儿体重变化趋势,对其病情改善进行了解,观察是否水肿消退。2.5 對患儿进行生活起居指导
针对脾胃虚弱的患儿需要选择凉爽的病房,针对其烦躁、盗汗等现象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指导患儿多晒阳光,进行适当体格锻炼,提高患儿抵抗力以及体质。对患儿日常餐具进行消毒,防止出现胃肠道感染等疾病引发甚至加重患儿营养不良症状。加强患儿臀部干预,将患儿使用尿布置阳光下晾晒,勤更换尿布,患儿大小便之后清洗擦干臀部,擦干过程中应当使用质地较软的布,为患儿臀部涂抹保护性油膏。另对患儿肛门也应当进行清洗干燥,避免出现溃烂现象,若患儿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应当使用10 g黄柏煎水外用,对患儿臀部进行清洗[8]。为患儿做好基础生活干预的相关工作,若患儿严重营养不良长时间卧床不起或患儿皮肤浮肿等,则医务人员应当对患儿进行勤翻身动作,做好相关皮肤干预,可以使用剂量为1%的当归红花液对患儿身体发生肿胀的部位以及骨凸较明显的部位进行按摩,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脾虚食积型的患儿处于脾胃运化不建状态,患儿肚腹往往会表现出膨胀的情况。此时要求干预人员利用手掌对患儿脐部周围进行有效按摩。
3 相关保健指导
小儿营养不良在临床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小儿喂养现状趋于科学化以及合理化,但仍有很多小儿由于喂养不当等多种原因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儿童时期处于人类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之一,若营养不良,则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若情况严重还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对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负担。临床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大多在去除病因后进行紧急并发症处理,加强免疫治疗并进行饮食结构调整,对患儿进行基础干预并促进患儿康复。对患儿以及家长加强心理干预,接触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恐惧感,告知其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强调保护臀部皮肤以及定时翻身的重要性,对患儿尿布、便器以及餐具等进行消毒,为患儿补充钙剂、鱼肝油增强其体质[9]。
4 结语
对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多病、偏食、喂养不当以及家庭因素均可导致小儿营养状况较差,针对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并发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且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以及保健指导。加强臀部干预、改善患儿饮食结构、定时翻身拍背、勤换洗尿布等均是针对小儿营养不良临床症状提出的健康宣教内容。
[参考文献]
[1] Impaired IQ and academic skills in adults who experienced moderate to severe infantile malnutrition: A 40-year study[J].Nutritional neuroscience,2014,17(2):58-64.
[2] 杜美怡.48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839-841.
[3] 刘亚莉,张苏,秦桂琼,等.小儿佝偻病与营养不良关系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108-1109.
[4] 王丽英.中医预防保健治疗小儿营养不良6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6):439.
[5] 刘佳,黄唯,谌顺丽,等.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J].干预实践与研究,2014,11(2):81-82.
[6] 于畅洋.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调查干预与对照研究[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1):59-60.
[7] 蒋艳红,吴晓云.现阶段小儿营养不良原因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1):172-173.
[8] 张哲哲,钱素云,祝益民,等.儿童加强监护病房患儿营养状况的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597-601.
[9] Dora Cardaci.L’obésité infantile en Amérique latine : un défi pour la promotion de la santé[J].Global health promotion,2013, 20(3):55-57.
(收稿日期:2016-09-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