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机械摆钟
学习内容 机械摆钟 (一) 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探索摆钟摆动规律,发现摆的等时性。 (二) 过程与方法 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3.通过学生的观察、猜想和思考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自主探究乐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具准备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1.一个摆钟。 2.实验器材:每个小组摆锤一个,摆绳一根,铁架台一个,计时器一个。 3.实验纪录表一张。 兴趣导入 播放《用摆计时的钟》视频,回答问题 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观察 钟摆 1.出示摆钟,揭示课题。 师:这是摆钟,也称机械摆钟。(板书课题——机械摆钟) 2.师:钟摆怎么算摆动了1次呢? (生议论)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数数。 3.测一测:钟摆一分钟摆动了几次。 教师指导:教给学生记时、口令等方法。 (1)老师喊口令,学生心里默数摆的次数。 (2)第二次,一个同学记时,一个数摆,其余同学自己在心里训练记时或者数摆。 --1--
(3)小组里分工测一测一分钟钟摆的摆动次数,填写实验记录表。 (4)引导讨论:记录表要求重复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这是为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 1. 出示老师的摆。 (出示大屏幕)介绍摆的有关概念:摆锤 摆线 摆角 2.师:这个摆每分钟也会摆动60次吗? (教给学生起摆的正确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1)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不能推一把。 观察老师的(2)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别超过90度)。 摆 (3)如果摆捶碰到了铁架台或其它东西后,实验要重新做。 师示范,学生数数,说出发现 这个摆一分钟摆了( )次,说明不是每一个摆都是一秒钟摆一次的。 摆的幅度变小了。摆的速度变慢了。摆的角度变化了… (1)提出问题。 观察我们的摆 这个摆在自由地摆动着,每隔一段时间,比如前10秒与后10秒钟,它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 (2)讨论交流,做出假设。 a. 学生讨论做出猜测。 b. 学生猜测,归结为摆动的次数会发生变化,越来越少;摆动的次数不会发生变化。 (3)制定计划,实验验证。 实验准备 1.分析实验记录单。师:你看得明白吗? 2.师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1)怎么进行记时和分工比较好? (2)这个实验的时间把握很难,你们可得注意力集中才行。 3.分发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学生准备做实验。 学生实验 1.小组讨论实验分工。 2.填写我们小组的实验猜想。(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会变或者不变。) 3.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
汇报交流 1.各个小组长汇报展示实验结果。 2.交流我们的发现: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单摆的等时性。 得出结论 摆的等时性应用 师:伽利略是第一个发现单摆具有等时性特点的科学家。人们根据单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于是就制成了摆钟,这样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了。比起太阳钟、水钟等计时工具,摆钟的计时就更加精确了。出示大屏幕,了解钟表的历史。 比较不同小组的单摆。(只要比较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就行了,因为不同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同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有快慢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来研究这个问题。 1. 师:这节课,我们运用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 学生交流。 收集有关摆的资料 拓展延伸 总结交流 布置作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