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来源:欧得旅游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①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 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③ 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④ 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

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