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SY66液压支架顶梁体的焊接施工

来源:欧得旅游网


SY66矿液压支架

顶梁体焊接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三年六月

目 录

1 前言 ....................................................................................................................... 1 1.1 适用范围 ............................................................. 1 1.2编制依据 .............................................................. 1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 1 2.1 工程概况 ............................................................. 1 2.2 工程特点 ............................................................. 2 3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 2 3.1 施工准备 ............................................................. 2 4 焊工及原材料的管理 .............................................................................................. 2 4.1 焊工管理 ............................................................. 2 4.2 施工材料的管理 ....................................................... 2 4.3焊材管理 .............................................................. 3 5 顶梁体各部件的下料施工 ....................................................................................... 3 6 顶梁体的焊接技术 .................................................................................................. 4 6.1顶梁体的拼焊 .......................................................... 4 6.2 顶梁体的拼装件的焊前预热 ............................................. 5 6.3 顶梁体的焊接 ......................................................... 6 6.4焊接环境要求 .......................................................... 7 6.5 焊后时效 ............................................................. 7 6.6 焊后矫正 ............................................................. 8 6.7拼焊检验 .............................................................. 9 7 质量保证措 ............................................................................................................. 9 7.1 质量保证体系图 ...................................................... 10 7.2 质量保证措施 ........................................................ 10 8 安全保证措施 ......................................................................................................... 11 8.1 施工前的准备 ........................................................ 11 8.2 施工过程的控制 ...................................................... 11 8.3预防及应急措施 ....................................................... 12 8.4 HSE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 14

8.5 JHA工作危害分析(见下表) .......................................... 15 JHA工作危害分析 ..................................................................................................... 16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8 附表1 施工设备需用计划一览表 ........................................... 19 附表2 施工用小型工、机具计划一览表 ..................................... 20 附表3 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计划一览表 ................................... 21 附表4 施工手段用料计划一览表 ........................................... 22 DZ10-100 ................................................................ 22 附表5 施工主要劳动力计划 ............................................... 23

1 前言 1.1 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SY66液压支架顶梁体的焊接施工。

1.2编制依据

1.2.1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有关所有施工图纸 1.2.2《液压支架通用技术要求》 MT 312-2000 1.2.3《液压支架制造技术的标准》 MT/T 587-2011 1.2.4 《液压支架设计规范》 MT/T 556-1996 1.2.5《煤矿用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GB 25974.1-2010 4) 1.2.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T3223-96 1.2.9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2008 1.2.10《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JB4730-94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2.1 工程概况

SY66液压支架顶梁体主要是有顶板、主筋、加强筋通过拼焊组装而成。在内主筋于外主筋之间有四个柱帽,用于安放液压油缸;在两主筋内侧需要安放一组平衡耳板,在主筋上需要穿插两根套筒。

主要实物工程量一览表如下。

名称 主筋 顶 梁 体 耳板 边筋板 盖板 顶板 规格 材质 δ30 Q550 数量 4块 顶 δ25 Q690 δ40 Q550 δ25 Q345 δ25 Q550 1块 2块 8块 4块 梁 体 名称 套筒 加强筋 规格 φ110 L=1150 材质 Q345 数量 2根 219*120*10 Q550 4个 2个 4个 2块 加强筋 180*110*10 Q550 柱帽 弯盖板 120*110*60 Q690 δ25 Q550

本工程涉及的材质较多,主要钢板材质:Q345、Q550、Q690等,其中Q550以上钢板焊前需要在待焊部位见光,宽度25mm左右,焊后需要整体预热。因此要加强焊接管理,防止材料用错和违反焊接工艺措施的现象。

2.2 工程特点

2.2.1本装置涉及到Q690钢板的焊接,对焊接工艺控制要求较为严格。

2.2.2施工区域内存在与其他专业施工交叉作业,人员、施工机具及施工工序必须进行合理安排。

2.2.3本工程受其他专业施工进度的影响,应合理生产,按期交货。

2.2.4施工过程中来回搬运钢板次数较多,员工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

3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1 施工准备

3.1.1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仔细审图,及早发现并解决图纸问题。

3.1.2根据设计文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在施工前按技术方案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并填写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3.1.3在施工之前由质检部门人员制定《顶梁体铆焊自检表》,打印发放给施工人员,做好施工自检工作。

3.1.4根据工程总体规划,施工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安装施工计划,施工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3.1.5施工人员资格审查,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应岗位的资质证书,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应专业的资质证书,对于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有相应作业项目在有效期内的合格证书,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1.6根据图纸及设计变更,作好材料、设备的到货计划,并由采办部组织施工部、采办部、技术部、QA/QC部做好到货材料设备的验收工作。

4 焊工及原材料的管理 4.1 焊工管理

4.1.1 参与焊接的焊工上岗必须持有效焊工证件,证件项目必须满足现场施焊实际,不得超项施焊。

4.1.2 参与焊接的焊工应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劳保用品的穿戴,对于违反操作规范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4.2 施工材料的管理

4.2.1施工原材料有专人负责发放、转运。

4.2.2 如果原材料因长期存放出现锈蚀,在拼焊之前应进行抛丸处理或有施工人员对焊接位置进行打磨见光。

4.3焊材管理

4.3.1

采购质量的控制,从厂家、品牌、外观及质保资料等方面检查,必须有出厂合格

证明书;质保书内的化学成份及机械性能,必须符合国标有关规定。

4.3.2保管、领用、发放及回收程序有专人负责管理,焊接材料的分类存放一定要做好标示挂牌,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发放,同时做好现场使用时的存储、焊条头的回收和防生锈等。

4.3.3做好焊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具体到每个焊工,特别是对重要焊接材料的交代一定要清楚。

4.3.4焊材发放要以设计单线图的设计材质为依据,做好核实把关,因为一般的焊工不是很清楚材质的要求,就必须在发放时把好关口。 4.3.5 焊接材料选用

焊接材料选用一览表

材质 焊丝选用 焊条选用 Q345 GHS-50 J422 Q550 GHS-70 J502 Q690 GHS-80 J607 5 顶梁体各部件的下料施工 5.1操作者要熟悉工艺,检查待切割钢板的材质(颜色标识与材质对应)、板厚等与图纸一致.检查钢板板幅是否符合切合要求。

5. 2根据板厚选择合适的割嘴型号,用直角尺或专用检具检验枪嘴与钢板垂直度≤0.2。

5. 3数控切割;切割参数及枪嘴见《数控切割下料作业指导书》。 5. 4检验;根据上道工序要求,参照《数控切割下料作业指导书》及

MT/T587-2011检验下料尺寸及切割面外观、垂直度;合格者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则返修或报单处理。

5. 5清渣;清楚切割过程中形成的割渣及氧化皮。

5. 6校平;主筋板、顶板,采用平板机矫平,其余选用液压机矫正。 5. 7切破口;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切割坡口,坡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叠

皮、毛刺、凹凸、缩口、焊渣、氧化物、铁屑等。

5. 8弯曲;画图指出压形线位置,指出压形后尺寸公差,使用通用胎具的,指出通用胎具编号、规格。需使用专用胎具的设计专用胎具(或发图给工程所现场设计)。其弯曲过程如图:

6.顶梁体的焊接技术 6.1顶梁体的拼焊

6.1.1对铆焊工的要求

(1)铆焊工应持证上岗,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准,在施工过程中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2)在拼焊完成后,要求铆焊工将自己的工号及产品编号批注于明显位置。

6.1.2 顶梁体的拼装

(1)在拼装平台上进行拼装,拼前清除平台上杂物,顶板放平后,检验顶板与平台贴合间隙不大于2mm。

(2)明确拼装次序:充分考虑装配间隙、拼装放量、焊接变形等影响因素,

力求有利于施焊和质量检查,有利于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有利于生产组织和管理,能提高生产率,应避免强力拼装。

(3)画出各拼次的拼装次序图,各拼装次序图体现所使用工装。1拼装划线图,2各次拼装次序图,3支撑示意图,4工装使用示意图,5各次焊接顺序示意图。

(4)对各拼次的定位焊要求焊角高为6-8mm,长20mm-50mm,间隔200mm-3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600mm时,单侧定位焊缝不得少于两处。焊点不应点在焊缝交叉处,定位焊缝应尽量对称排列。 6.2 顶梁体的拼装件的焊前预热

(1)顶梁体的预热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对应的预热。具体预热参数如下表:

材质 预热温度(℃) 保温时预热备注 间(h) 类型 整体温度均匀加热至200°C 整体出炉预热 温度均匀加热至250°C 整体出炉预热 范围为焊缝两侧80-100mm宽 范围为焊缝两侧80-100mm宽 0.5 Q550 200 预热 整体Q690/Q890 250 0.5 预热 局部Q550 100-150 预热 局部预热 Q690/Q890 150-200 注:局部预热设备注明“烤枪”,整体预热设备注明“预热炉” (2)整体预热温度曲线图如下:

6.3 顶梁体的焊接

6.3.1焊接参数的选用

下表为φ1.2的焊丝焊接参数表,摘录自《焊接作业指导书》

MAG(Ar80%+CO220%)焊接规范 焊接电流 I=280~330A 电弧电压 U=28~34V 气体流量 20~25L/分 焊接速度 250~350mm/min 6.3.2焊接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工艺要求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牌号、

CO2气保焊规范 I=280~330A U=29~33V 20~25L/分 250~350mm/min 规格)、定额、所用位置。

6.3.3对于焊接焊Q550及以上钢板:①焊前检查工件温度(Q550:100-150°

C Q690/Q890:150-200°C),符合要求允许焊接;②控层间温度120~220°C;③终焊温度不低于80°C。④焊接过程中加石棉被保温。

6.3.4要求焊接过程中,层间要进行清渣处理,可是使用钢丝刷。 6.3.5焊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打底焊顺序、正式焊顺序进行焊接,减少焊接

变形。

6.3.5焊接参数见《焊接作业指导书》

6.3.6多层多道图示,工艺注明焊道排布。其示意图如下:

6.3.7焊接接头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和应力集中部位,注意焊缝交叉处处理。 6.3.8两人一组,对称焊接,分中退焊。

6.4焊接环境要求

焊接需要自室进行,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附近风力不得高于2m/s,严禁风扇直吹焊接作业区。

6.5 焊后时效

根据设计要求对拼焊后的顶梁体进行低温时效或振动时效。热时效参数见下表。

振动时效参数表

工件重量(T) 振动时间(min) <1 1-3 3-6 6-10 10-50 >50 5~40 热时效参数表

加热速度(℃/时) 保温冷却温度设工有效厚装炉温序 度(mm) 度(℃) 时间速度出炉温备 (℃) (小(℃度(℃) 时) /时) 2 ≤20 低温时效 ≤80 ≤20 热时效 ≤60 ≤80 6.6 焊后矫正

≤40 60—170480-520 ≥300 (可随 炉升温) ≤40 ≤60 随炉升温 230-270 3 4 5 2 3 4 5 开炉门冷却 <200 RT型 电 开炉门冷却 ≤350 炉 6.6.1一次拼焊后的组件,其变形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火焰矫正的温度为800-850℃,应避开兰脆温度300-500℃;机械矫正的矫正后应全面检查焊缝,若有开裂应刨掉开裂焊缝,重新焊接。

6.6.2焊好的组件,因其结构为箱型结构,焊接变形不能用机械矫正,只能用火焰矫正(调质钢除外)。

6.6.3多次焊接的结构件,分次矫正,各次矫正注明直线度、平面度要求。 完工后直线度≤2‰,且不大于15mm,完工后平面度≤3‰,且不大于15mm,或按图纸要求。 6.7拼焊检验

6.7.1不得有漏焊、夹渣、气孔、裂纹、弧坑、咬边、未融合等缺陷,若有应进行返修。

6.7.2焊缝余高≤1+0.1B,要求焊平的焊缝可以凹入0.5mm,咬边偏差≤0.5mm,且累计总长度不大于焊缝长度的10%,焊缝宽度偏差小于焊缝宽度的10%,具体依据MT/T 587-2011及焊接作业指导书。 6.7.3无损检测

6.7.3.1 需要无损检测的焊缝,要在焊缝完全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行检测。

6.7.3.2 对于需要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位置遵照《金属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标准执行。

6.7.3.3 对焊接完成的装置进行随机抽检,记录抽检合格率。 6.7.3.4 对抽检工件的盖板坡口焊缝进行100%检测。

6.7.3.4 经无损检测发现的不合格焊缝返修后,按原要求重新进行无损检测。

6.7.4 焊缝返修

6.7.4.1 经无损检测发现的不合格焊缝必须进行返修。

6.7.4.2 缺陷的清除采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的方法。用碳弧气刨时要彻底清除渗碳层。

6.7.4.3 返修采用原焊接工艺进行焊接。有预热要求时取预热温度的上限。 6.7.4.4 返修部位按原检测方法及要求进行检测。

6.7.4.5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碳素钢不超过三次,合金钢不超过两次。质检人员追踪检查焊缝返工措施的落实情况。

7 质量保证措

7.1 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管理体系一览表

施工经理 技术经理 经营经理 HSE经理 项目经理 施工部经理 供应部经理 部经理 部经理 技术部经理 财务部经理 合同控制部经理 行政管理部经理 QA/QCHSE

专职质检员 铆 焊 天 电 探 热 转 自 工班组工 车工工班组伤 处理7.2 质量保证措施 7.2.1 项目成立现场组焊质量保证小组,由项目技术经理担任组长,各相关专业人员为

运 检 班组人员 班组人 人员 班组 员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各专业的工作。

7.2.2 检验和施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其所从事的项目与持证内容相符。 7.2.3 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和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工程,了解施工及验收标准编制专业施工方案。

7.2.4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 7.2.5 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自检,确定并填写施工自检表。

7.2.6 认真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作业人员掌握施工程序、作业工艺方法、操作规程,保证作业质量。

7.2.7 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所有设备运转正常。

7.2.8 进行工序交底工作,上道工序结束,对下道工序应建立交接制度,首先由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交底,尽量避免不合格品流向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者,有权拒绝施工,在上级部门对此核实前,应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要求,以证实后责令上道工序修正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2.9 专人负责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在加工的各个工序之间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进入下道工序的产品满足设计、工艺要求。

7.2.10 有专业质检人员把控好各个工序的检查,对于不合格品及时返修,杜绝次品。

8安全保证措施 8.1 施工前的准备

8.1.1 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召开班前会向施工人员强调安全第一,并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

8.1.2 新进员工须进行公司、施工队和班组的三级教育。对上岗员工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上岗前,都要经安全教育。

8.1.3明确安全目标:杜绝一切安全事故与火灾事故的发生。

8.2 施工过程的控制

8.2.1做好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各项规定条例等。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掌握生产施工中的安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认真分析事故苗子及事故原因,制订预防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重复事故的发生。

8.2.2 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的验证。

8.2.3 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且检查有记录。

8.2.4 做好机械设备的防护,按要求着装。敞开的衣服必须扣好、袖口扎紧、长发要塞在帽子内,切记在有转动部分的机床上工作时,绝不能戴手套。

8.2.5 在施工现场上下交叉作业时,要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已,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2.6 起重机械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司机操作。

8.2.7 吊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作业前排除。在使用时要根据所吊工件的重量选择合适的吊具。

8.2.8 起重机作业时,不能对运动机件进行检查和检修,不能在有载荷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8.2.9吊运时,重物不能从人头顶通过,吊臂下严禁站人。

8.2.10起重机工作时,其各部件、机构,必须要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8.2.11对事故隐患的信息反馈,有关人员应及时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或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落实整改。

8.2.12起重机驾驶人员要了解并保证做到“十不吊”: ①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③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吊。 ④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不吊。 ⑤歪拉斜拽不吊。

⑥吊物上站人或有浮放物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放生器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不吊。 ⑧吊物有刃角不垫好不吊。

⑨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物件不吊。 ⑩违章指挥不吊。

8.2.13参加安装的各专业工种必须服从现场统一指挥,负责人在发现违章作业时要及时劝阻,对不听劝阻继续违章操作者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8.3预防及应急措施

8.3.1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

作业;

8.3.2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

8.3.3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作业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

8.3.4 管理人员和施工班长监督施工现场,工人需得到清楚的指导并禁止不安全的操作。

8.4 HSE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施工班组、专业队 技术部 采办部 行政管理QA/QC物资部 施工部 控制部 HSE部 项目总工 施工经理 控制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HSE管理委员会 公司总部HSE管理委HSE经理

8.5 JHA工作危害分析(见下表)

JHA工作危害分析

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 工作描述: 工作(作业)位置: JHA准备人: 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 序号 基本工序/工作步骤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 顶梁体焊接 PSA装置 姓名:朱松涛 职位:技术员 签名: 电焊机、气割工具、砂轮机、 确定的HSE危险 弧光伤害 提交日期:2013-6-30 承包商修订人:王志 承包商审核人:杨帆 总包商审批人:李刚 总包HSE审批人:刘铭 预防、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及配合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滤光镜。 1、动火前办理动火作业票。只允许有特种作业证的人员从事火焊作业。 火灾及爆炸事故 1 板材加工 2、现场设监火人并在动火点放置1组2个以上的灭火器。 3、使用氧气、乙炔时应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气带、气表、气瓶无损时方可作业。 4、气瓶距火源10米以上。存储时乙炔不能超过6瓶。 1、作业时确认配合人员及其他人员处在飞溅物可伤害范围外。 气割及打磨作业的飞溅物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2、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手套。 3、作业前应对工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2 顶梁体拼焊 弧光伤害 作业人员在施焊过程中,工件不稳伤人 1、施工人员及配合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滤光镜。 1、 在施焊过程中,要用靠活架将工件进行稳定,以免侧翻。 2、 在翻转活件时,作业人员应离活件两米之外,有行车工完成翻转。 杨帆 杨帆 杨帆 杨帆 版次:A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执行人 杨帆

气割及打磨作业的飞溅物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打磨噪声影响 1、作业时确认配合人员及其他人员处在飞溅物可伤害范围外。 2、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手套。 3、作业前应对工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1、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耳塞。 1、油漆作业人员应佩戴口罩。 杨帆 杨帆 油漆对人体造成伤害 2、油漆作业时应避免垂直交叉作业,防止油漆洒落。 3、油漆作业应间歇进行。 4、统一对油漆桶、刷子及其它废料进行回收并存放至指定地点。 1、射线检测时,应放警戒标志,划定安全管理区,并派专人警戒。 杨帆 3 射线作业 高空坠落 2、检测人员带设备在空中作业时,应谨慎操作,系好安全带。 3、搬动仪器时应防止强烈振动,现场探伤尤其高空作业时,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防止仪器摔碰坠落。 1、作业前应设置警戒线,并通知在作业区域内的相关施工人员,使其撤离。 杨帆 射线伤害 2、进入现场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进行射线操作时,须穿防护服,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杨帆

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1工完场清: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各作业班组做到工完场清,以保证施工现场没

有多余的材料、垃圾。作为项目经理部应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检查,以使每个已施工完的结构清洁、无太多的积灰,而对运入现场的材料要求堆放整齐,以使整个施工现场整齐划一。

9. 2对于工程中所使用的氧气、乙炔等必须有专人保管,未经同意,不得任意使

9.3 现场要保证施工区域内道路通畅和清洁,禁止随意、非计划阻塞道路,因无

计划施工或野蛮施工导致现场道路破坏,必须立即修复,并根据相关规定接受处罚;

9.4 施工现场按区域设置废料箱和垃圾箱,及时回收余料、废料;

9.5 施工材料的堆放严禁占用道路,现场的各类钢筋结构要分类成批摆放整齐,

四周设置警示区域,严禁散乱堆放,严禁超高堆放;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保证场地清洁和道路畅通。

9.6焊丝头要进行回收处理,不能随手乱扔,以免造成伤害。

附表1 施工设备需用计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电焊机 等离子切割机 坡口机器人 坡口坡口机 坡口坡口机 抛丸机 液压机 测温仪 转运叉车 预热炉 行车 手把火焰切割机 规格型号 ZG1-400 LGK8-100B DGPJ-100 DGPJ-150 DGPJ-238 V-0.6/7-Ⅱ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辆 台 台 个 数量 60 1 1 1 1 1 2 10 5 5 3 5 备注

附表2 施工用小型工、机具计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名称 角向磨光机 角向磨光机 内口磨光机 内口磨光机 锉刀 钢丝刷 钢丝刷 卷尺 袖珍手电筒 氧气瓶 乙炔瓶 氩气瓶 二保焊焊把 氩弧焊把 烤把 气刨把 直角尺 氧气、乙炔带 氩气带 电焊把线 小推车 标尺 补偿导线 电缆 热处理插接件 碳钢 不锈钢 JG86-01 35mm K型 2*1 2 规格型号 φ150 φ100 S1J-10 S1J-25 /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把 把 把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套 个 m m m 个 根 m m 付 数量 10 30 3 3 100 120 20 60 30 70 50 50 200 50 10 2 10 1000 1500 4000 20 5 1000 800 200 备注 耐高温

附表3 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计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名称 焊缝检验尺 超声波探测仪 里氏硬度计 光谱分析仪 数字式表面温度计 干湿温度计 风速仪 钳形电流表 万用表 简装热电偶 射线剂量报警仪 氧气表 乙炔表 氩气表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探伤机 超声波探伤仪 磁粉探伤仪 规格型号 40型 USTM-500A HLN-11A Wx-5 0~1000℃ DEM6 MG3-1 MF47 K型1050℃ GJ-3A YQY-1 YQE-222 XXQ-2205 250EG-S2 Ex-300GH-3 Ex-260GH-3 CTS-26 CXE-1 单位 个 台 台 台 支 支 台 个 个 支 个 块 块 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5 5 1 1 2 2 1 1 1 100 6 30 30 40 1 1 1 1 1 1 备注 L=400mm

附表4 施工手段用料计划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钢管 脚手架杆 钢跳板 铁丝 蓬布 硅酸铝纤维毡 空气开关 空气开关 闸刀开关 纱布 酸洗钝化膏 铁氯化钾 防飞溅剂 名称 规格型号 φ60×4 φ48×3.5 50×250×3000 10# 4米×8米 25×600×6000 DZ10-100 DZ10-250 HK-3/60 单位 m 根 块 Kg 块 箱 个 个 个 kg m kg 瓶 3数量 200 200 100 80 10 30 60 8 8 100 35 10 100 备注 现场临时线 L=6000/3000 绑扎 临时防风棚临时防雨棚 预热及热处理保温用 酸洗钝化处理用 酸洗液配方为HCL:H2SO4:钝化检验试液,用水稀释; 不锈钢管道用

附表5 施工主要劳动力计划

时间 工种 铆工 电焊工 4月 20 10 4 2 12 48 2013年~2013年 5月 40 20 4 2 12 78 6月 100 50 6 4 12 172 搬运工 起重工 管理人员 合计(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