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_生物_试卷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氟利昂

2.某人因经常吸烟而患肺癌,一段时间后,癌细胞扩散到了其他器官。这说明癌细胞 A.容易转移 B.容易控制 C.容易衰老 D.容易凋亡 3.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

A.无机盐 B.甘油 C.水 D.ATP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脂质的是 ... A.油脂 B.磷脂 C.胆固醇 D.蔗糖 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淀粉 D.纤维素 6.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7.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 ...

A.绵羊 B.大肠杆菌 C.葫萝卜 D.菠菜 8.下列基因型的生物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EE B.eeFf C.EeFf D.Eeff 9.优生可提高人口质量。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A.适龄生育 B.近亲结婚 C.遗传咨询 D.产前诊断 10.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XO B.XX C.XY D.XXY 11.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一个种群的是

A.一片深林中的全部生物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一个农场中的全部植物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动物 12.下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DNA复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将小麦幼苗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1

A.弯向光源生长 B.背向光源生长 C.直立生长 D.停止生长

14.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在某蝇种群中,基因B的频率为60%,则基因b的频率为

A.25% B.35% C.40% D.75%

15.基因A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A.稀有性 B.可逆性 C.多方向性 D.有害性

16.某人由于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患病,导致成年后还像小孩一样矮小,且智力低下。该病称为

A.巨人症 B.呆小病 C.苯丙酮尿症 D.高胆固醇血症 17.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1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产密码,说明生物具有 A.统一性 B.多样性 C.适应性 D.特异性 19.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

A.白化病 B.流行性感冒 C.红绿色病 D.艾滋病 20.利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该育种方法称为

A.多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转基因技术 21.杀虫剂DDT会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和浓缩,这种现象称为 A.生物净化 B.生物遗传 C.生物放大 D.生物进化

22.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深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

A.树冠层 B.灌木层 C.草木层 D.地表层 23.人类的下列活动中,不会引起水体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河道 B.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 C.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 D.植树造林、退耕还湖

24.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20条 B.30条 C.40条 D.50条

25.下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生出的个体数。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

2

A.猎豹 B.亚洲象 C.赤狐 D.田鼠 2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B.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27.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通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 B.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应先把镜筒升起 C.质壁分离过程中,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内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增大,紫色加深 2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厌氧呼吸全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B.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后可再生葡萄糖

C.产生的CO2会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

D.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 29.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数量相等,各有四种类型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9种组合方式 D.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3/8或5/8

30.右图为质膜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中E、F、G和H表示膜的组分。①和②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识别与E有关

B.G分子比H分子更易移动 C.氨基酸以②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物质以①方式运输时F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3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能够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

3

B.每个成熟的T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C.效应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

D.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

32.右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不着色,细胞②、③、④着色

B.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将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 C.一段时间后,细胞③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细胞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33.某个具有分裂能力的动物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第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细胞内放射性的标记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B.每个DNA中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 C.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两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D.半数的DNA中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 34.果蝇直刚毛对卷刚毛为显性,控制这对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若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直刚毛雄果蝇与缺失一条IV号染色体的杂合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F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1雄果蝇中染色体数正常的卷刚毛占1/8

B.F1雄果蝇中缺矢1条IV号染色梯的直刚毛占1/2 C.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直刚毛果蝇占1/8

D. F1中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卷刚毛果蝇占1/6 35.右图是基因型为BbXAY的动物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可产生3中基因型的配子

C.基因a是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片断产生的 D.A与a、B与b同时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6 题6分,第37 题5分,第38 题9分,第39 题10 分,共30分)

36.(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草、昆虫、兔、鸟、鼠、鹰和狐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和物质移动的通

4

道,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3)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_______;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昆虫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7.(5分)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请回答:

(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该反射弧是________元反射弧,其中的传入神经元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神经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与反射活动有关。在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可引起________反射性收缩,释放热量,以增加产热。在温热环境中,温热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

器,可产生反射性的________,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以增加散热量。

38.(9分)研究小组为探究pH对某种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绿藻等量分成5组,各种藻液pH分别设置为6.0、7.0、8.0、9.0、10.0,然后在光照等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表观光合速率得到下表数据: 设定的pH 表观光合速率(O2) [μmol•mg-1•h-1] 6.0 +160 7.0 +195 8.0 +165 9.0 +90 10.0 -50 (注: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到外界的O2量;“+”表示释放,“-”表示吸收) 请回答:

(1)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O2来源于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该物质分解时还能产生表观光合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CO2的吸收量来表示。CO2吸收后,与RuBP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________分子,然后被________还原。 (2)实验分组时,每组绿藻的量要相等,其目的是________。

(3)据表中数据,在答卷的坐标系中绘出表观光合速率随pH变化的曲线图。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要更准确地测定影响该绿藻表观光合速率的最适pH,应如何设置自变量?________。

39.(10分)某种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3红花﹕1白花;

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请回答:

5

(1)基因A和基因B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花色。这一过程体现了基因具有表达________的功能,该功能涌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2)在杂交实验过程中,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其目的是________,去雄后,为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________处理。

(3)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通过测交实验可验证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________。

(4)实验二中,F2紫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则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6

201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一、选择题(共70分,每题2分)

1.D 【解析】 臭氧层在氯原子,氟原子和溴原子附近会被毁坏,这些元素含在很稳定的氟氯烃(CF2Cl2)中,如氟里昂,这些气体分子升到同温层,在紫外线照射之后,分解成各种单元素气体,破坏臭氧,会引起臭氧量的减少,故选D。

2.A 【解析】 由题意知,癌细胞在一段时间后扩散到了其他器官,说明癌细胞容易转移,故选A。

3.D 【解析】 ATP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参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物质运输、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故选D。

4.D 【解析】 脂质包括油脂、磷脂、植物蜡和胆固醇等,蔗糖属于糖类,故选D。

5.B 【解析】 蛋白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由数百甚至数千个氨基酸分子组成,故选B。

6.C 【解析】 由图可知,A为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B为中心体,参与动物有丝分裂;C为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D为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故选C。 7.B 【解析】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有核膜,故选B。

8.A 【解析】 纯合子是指同一位点 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即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AA、aa,故选A。

9.B 【解析】 优生优育的措施有:婚前体检、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故选B。

10.C 【解析】 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即XY,故选C。

11.B 【解析】 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A、D属于群落,C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故选B。

12.A 【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DNA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故选A。 13.A 【解析】 小麦幼苗的尖端会产生生长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故选A。 14.C 【解析】 由题意知,果蝇基因B的频率为60%,即0.6,则基因b的频率为1-0.6=0.4,即40%;故选C。

15.C 【解析】 基因A可突变为基因a1、a2、a3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故选C。 16.B 【解析】 由于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患病,导致成年后还像小孩一样矮小,且智力低下,该病称为呆小病,故选B。

17.C 【解析】 在低温时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会增加,当增加到一定温度时,酶的活性又会下降,甚至失活,故选C。

18.A 【解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故选A。 19.D 【解析】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艾滋病,故选D。 20.A 【解析】 在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到四倍体西瓜,将四倍体作为母本,二倍体作为父本,杂交后在四倍体的植株上可结出三倍体的种子,种子种下后长出三倍体西瓜,此方法为多倍体育种,故选A。

21.C 【解析】 杀虫剂DDT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故选C。

22.A 【解析】 森林群落中的植物很多,这些植物常常在空间上分出层次。枝叶交错、生有树冠的高大树木构成树冠层;树下丛生的植物,枝干比较矮小,构成灌木层;低矮的草本植物构成草本层;紧近地面绿茵如毯的植物构成地表层;所以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树

7

冠层,故选A。

23.D 【解析】 生活污水大量流进河道、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都会引起水体污染;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属于保护环境的措施,不会引起水体污染,故选D。 24.A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与亲本相同的染色体数,故选A。

25.D 【解析】 由图可知,田鼠中新出生的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最大,即出生率最高,故选D。

26.B 【解析】 弃耕后的农田上仍然保留原有群落的营养物质和种子等,所以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选B。

27.C 【解析】 制作临时装片时不能通过压片使细胞分开,A错;从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时不能把镜筒升起,B错;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最大,而使细胞失去水分,而水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由液泡通过细胞壁,到细胞外,C对;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增大,紫色变浅,D错;故选C。

28.C 【解析】 细胞的厌氧呼吸第一步:葡萄糖在细胞溶胶进行糖酵解产生2个ATP,第二步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对;人体内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可再生成葡萄糖,消耗能量,B对;产生的乳酸会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C错;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D对;故选C。

29.D 【解析】 由题意知,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错;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数量比接近1:1:1:1,B错;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错;由于F2表现型比为9:3:3:1,推知F1为双杂合,亲本组成有两种情况:AABB×aabb或AAbb×aaBB,其中前者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5/8,后者为3/8,D对;故选D。

30. B 【解析】 由图可知,E为糖脂、F为蛋白质、G为蛋白质、H为磷脂;细胞识别与磷脂有关A对;蛋白质(G)分子在膜中也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H)那样容易,,B错;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即氨基酸以②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对;物质以①方式运输时载体蛋白会打开通道,即性状会发生变化,D对;故选B。

31.B 【解析】 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MHC复合体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A错;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 这个T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B对;效应B细胞能分泌出抗体,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C错;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会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会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错;故选B。

32.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细胞①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②为前期、细胞③为中期、细胞④为后期;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细胞①②③④都能着色,A错;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将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B错;该装片为永久装片,说明细胞已死亡,一段时间后,细胞③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C错;由图可知细胞④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对;故选D。 33.A 【解析】 将具有分裂能力的动物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但只有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含有标记;继续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标记,另一条不含标记,故A正确,故选A。

34.D 【解析】 根据题意,自由组合定律,直刚毛雌蝇(杂合子)的基因型为XAXaB-(-代表缺失)、直刚毛雄蝇基因型XAYB-,根据一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卷刚毛雄果蝇XaY占1/4,直刚毛XAY雄果蝇占1/4,直刚毛雌果蝇XAXa占1/4,直刚毛雌果蝇XAXA占1/4,由于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所以Ⅳ号染色

8

体正常的BB占1/3,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的B-占2/3,染色体数正常的卷刚毛果蝇占1/4×1/3=1/12,A错;F1雌果蝇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直刚毛占1/2×2/3=1/3,B错;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直刚毛果蝇占3/4×1/3=1/4,C错;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卷刚毛果蝇占1/4×2/3=1/6,D对;故选D。

35.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基因型含有Y基因,不可能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该细胞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B、aB、ab,B对;基因a是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片段产生的,C错;B与b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但A与a仍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D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太阳能 【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能量流通 5 【解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5条捕食食物链。

(3)草 鹰、狐、鸟 二 【解析】 所有的绿色植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称为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如昆虫;全部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即鹰、狐和鸟属于次级消费者。

37.(1)三 ① 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解析】 根据图可知,该图中含有反射中枢,属于神经元反射弧;其中的传入神经是①,②是传出神经 ;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2)骨骼肌 血管舒张反应 【解析】 人的体温调节与反射活动有关。在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收缩,释放热量,以增加产热;在温热环境中,温热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可产生反射性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以增加散热量。

+-38.(1)水 H、e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分解,该物质分解时除

+-了产生氧气,还能产生H、e。

(2)2个三碳酸 NADPH 【解析】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吸收后,在酶的催化作用下,1分子的二氧化碳与1个RuBP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这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2个三碳分子,然后被NADPH还原。

(3)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 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实验分组时,每组绿藻的量要相等。

(4)曲线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 由表分析可知,表观光合速率随着pH的增大是先上升后下降。

(5)在pH为6-8之间设置系列的pH梯度 【解析】 若要更精确地测定影响该绿藻表观光合速率的最适pH,应在pH为6-8之间设臵系列的pH梯度。

39.(1)酶的合成 遗传信息 【解析】 由图可知,基因A和基因B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花色;这一过程体现了基因具有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该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2)防止自花授粉 套袋 【解析】 在杂交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自花授粉,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时,除去全部雄蕊,去雄后,为了防止外来花粉授粉,应进行套袋处理。

(3)Aabb 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解析】 由实验一知,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是用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验证F1代的基因型用测交方法,因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代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4)8/9 紫花:红花:白花=21:5:6 【解析】 由实验二可知,紫花所占比例为9/16,

9

紫花中纯合子占1/9,杂合子占8/9;其中杂合子有1/4AABb、1/4AaBB和2/4AaBb,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3:1,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3:4,所以这些紫花杂合子自交得到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4×3/4+1/4×3/4+2/4×9/16):(1/4×1/4+2/4×3/16):(1/4×1/4+2/4×4/16)=21:5:6。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