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年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护理

老年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护理

来源:欧得旅游网
老年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6T09:33:16.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 作者: 刘东杰 刘志军 邢淑惠[导读] 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刘东杰 刘志军 邢淑惠(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324-02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排痰 护理

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随年龄增加而呼吸系统功能逐步减退,约60岁以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老化日趋明显。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老年性肺炎、肺癌等是严重影响患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排痰是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现对2009年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的排痰护理干预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0~70岁,平均66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型态、深度、有无呼吸困难,有无皮肤色泽和意识状态改变。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但避免病人受到直接吹风,以免受凉。室温保持18~22℃。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纤毛运动的功能,使痰液更粘稠不易咳出,室内相对湿度在55 %~60%为宜。 2.2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用于神志清醒能咳嗽的病人。病人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先行5~6次深而慢的呼吸,于深吸气末屏气,身体前倾,做2~3次短促咳嗽,将痰液咳致咽部,再迅速用力将痰咳出。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病人取坐位时,两腿上置一枕头,顶住腹部(促进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亦可嘱病人取侧卧深屈膝位,有利于膈肌、腹肌收缩和增加腹压,且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胸腹部外伤或手术后病人,避免咳嗽而加重伤口的疼痛,可采用双手或用枕头轻压伤口两侧,起固定和扶持作用,以抵消咳嗽所致的伤口局部牵拉和疼痛。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剂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为减少咳嗽时的痛苦和减轻疲劳,指导或协助患者尽可能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让脊柱挺直,有利于膈肌运动和肺扩张,促使腹肌收缩和增加腹压,也有利于咳嗽、排痰。

2.3 湿化呼吸道

湿化是通过湿化装置将液体或药物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极微小的雾滴与微粒,使进入呼吸道的气体饱含水蒸气,以保持呼吸道湿润,促进痰液排出,减少痰栓,防止肺不张、器官黏膜损伤和由此引起的感染。使药物以雾化(气溶胶)状态经呼吸道吸入,发挥局部治疗作用的方法,称为雾化吸入治疗。达到祛痰、止咳、解痉、平喘、抗感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改善呼吸功能。常用的湿化剂有蒸馏水、生理盐水、低渗盐水(0.45%)。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应帮助患者及时排痰,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者。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有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可能,还可导致体内水潴留,加重心脏负荷。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一般在35~37℃,温度过高可灼伤呼吸道黏膜,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等。湿化和雾化装置应定期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

2.4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病人。危重体弱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使痰易于咯出,餐前应给予胸部叩击或胸壁震荡。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自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拍胸壁,震动气管,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痰液的排出,每侧肺叶叩击3~5分钟。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指导病人双侧前臂屈曲,两手掌置于锁骨下,咳嗽时用上前臂同时叩击前胸及患侧胸壁,振动气管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胸壁震荡法,双手掌重叠并将手掌放置在欲引流的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扩张慢慢抬起,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并施加一定压力轻柔的做上下抖动,震颤病人胸壁5~7次,每个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有咯血、心血管功能状况不稳定、气胸、肋骨骨折者禁忌。叩击应避开骨骼突起部位(胸骨、肩胛骨、脊柱),避开纽扣、拉练等。以免皮肤破损,叩击时可用单层薄布保护皮肤。叩击力量要适中,以使患者不感到疼痛为佳。叩击应在餐前进行。操作前要向患者作简要说明,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并作肺部听诊。操作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咳嗽、咳痰情况。结束后应予漱口,并复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每次叩击和震颤时间以15~20min为宜,安排在餐前进行,并在餐前30min完成。为预防直接叩击胸壁引起皮肤发红,宜用单层薄布覆盖皮肤,过厚的覆盖物会降低叩击时所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效果,叩击时要避开纽扣、拉链。

2.5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顺支气管排出体外的方法。适用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有大量脓痰的患者。引流前应向患者说明原理与重要性,取得充分配合。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如下叶肺病变则取头低脚高、俯卧位的姿势。应视分泌物的量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一般在餐前2小时进行引流,每日1~3次,每次15~20分钟。若有两个以上炎性部位,先从痰液较多的部位开始引流。引流过程应有护士或家人协助进行。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引流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出冷汗、心悸或分泌物涌出、头晕、大咯血等,应立即中止,平卧或坐起并通知医生。引流时条件许可应予吸氧。引流结束用温开水漱口,记录引流痰量、性质、颜色、气味。如引流量减少至30ml以下时,可停止引流。

2.6 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经病人的口、鼻腔、气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昏迷病人每次吸痰前后应给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防止因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3 总结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呼吸系统退化,呼吸肌收缩无力,引起肺容量和肺活量减少,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力弱,排痰困难,通过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适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改善肺通气量,帮助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参 考 文 献

[1]马燕兰,韩忠福.全麻开胸病人术后排痰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01.

[2]吴 柳,杨 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不同排痰方法的应用比较[J].现代护理杂志,2006,5(12):401-402. [3]王 蓓,刘 琴.气道排痰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8(7):63-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