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型课程 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的方法 第三节酸碱滴定 学习要求:
姓名高二() 任课老师合格班
学习重难点:1酸碱滴定的原理。2探究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3滴定操作
学习内容 一. 酸碱滴定原理
【思考1】在20.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1218mol/L的盐酸溶液,当滴至18.60mL时,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将此题目转化为实验操作,你认为需要考虑、解决哪些问题?
1.中和滴定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去测定未知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2.中和滴定关键有二:一是准确测得;
二是准确。
二.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
1.滴定管的使用
滴定管是准确测量的定量仪器,在滴定管上标有规格、刻度、最小刻度(mL)、在读数时可估读至mL。滴定管分为两种,其中蓝色手柄的滴定管用于存装溶液,红色手柄的滴定管用于存装溶液。
① 查漏:在清洗干净的滴定管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及旋转是否灵活。
② 洗涤:洗涤干净的标志:玻璃壁均匀附着一层水膜,既不,也 不。
③ 润洗: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待装液从放出。
④ 装液、调液面:向滴定管中注入某种溶液,赶走尖嘴部分的气泡,调整液面,使液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高二化学讲义(合格)2 / 6
面处于“0”或“0”刻度以下位置。记录下液面读数(设为V1)。
⑤ 从滴定管中放出一定体积的液体,记录下液面读数(设为V2)。 ⑥ 则从滴定管中放出液体的体积为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
以0.1mol/L盐酸滴定20mL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为例,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如下表。以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V)为横坐标,溶液的pH为纵坐标,画出溶液的pH—V图像。
加入盐酸 1 10 19 19.5 19.8 19.95 20.0 20.05 20.1 体积/mL 溶液pH 12.96 12.52 11.41 11.11 10.7 9.4 7 3.9 3.6 查阅课本,完成下表: 指示剂 酚酞 甲基橙 石蕊 变色时的pH范围 ①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 色变色,充分摇动后,色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色变色,充分摇动后,色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②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时,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色变色,充分摇动后,色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色变色,充分摇动后,色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三. 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用mol/L的盐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操作步骤: ①洗涤滴定管
②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管后,加液,调液面,赶气泡,记录液面读数; ③在洁净的锥形瓶中放入20.0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 ④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加液、调液面、赶气泡,记录液面读数;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高二化学讲义(合格)3 / 6 ⑤向锥形瓶中滴入酸液,滴定时,一手,一手,眼睛; ⑥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指示剂由色变为色时,充分摇动后色在 内不褪,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⑦重复操作③、⑤、⑥步,记录读数 ⑧完成实验报告,处理数据。
实验次数 1 2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液体积(mL) 初读数 末读数 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mol/L) 四. 误差控制与分析:
在“用0.100mol/L盐酸测定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碱液浓度如何变化?
实验操作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注入标准液盐酸 锥形瓶在注入碱液前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前滴定管中液体在“0”刻度以上 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内壁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激烈有少量液体溅出 滴定前读数准确,滴定终了俯视读数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终了气泡消失 滴定完毕滴定管尖嘴外悬挂一滴酸液 最后滴入数滴成串盐酸时,发现锥形瓶中颜色 由黄色变橙色,作为滴定终点
直接结果 实验结果 化学基础型课程 姓名高二() 任课老师合格班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高二化学讲义(合格)4 / 6 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的方法 第三节酸碱滴定 1.下列仪器,没有标示使用温度的是 A.坩埚
B.滴定管
( ) D容量瓶
C.量筒
( )
2.下列仪器的精确度正确的是
①电子天平:0.001g ②托盘天平:0.1g ③量筒:0.1mL ④滴定管:0.01mL A.全部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以下装置使用前应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 ) ①滴定管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胶头滴管 A.全部 B.①②③ C.①③ D.③
4.一支25mL的滴定管,若液面在10mL处,该滴管中所盛液体是 ( ) A.等于15mL B.大于15mL C.小于15mL D.小于10mL .
5在一支50 mL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20 mL刻度处。若把 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中,然后以0.1 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当恰好中 和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A.等于20 mL B.等于30 mL C.大于30 mL D.小于20 mL 6.中和滴定时,对滴定管的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液
B.记录初始读数前打开活塞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排出气泡 C.用待装液润洗
D.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液体刻度的变化 7.用标准的碱液滴定某酸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 C.滴定时不断地摇动锥形瓶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2-3次 D.滴定前排出管内液体中的气泡
( )
( )
8.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是
A.红→橙
B.橙→红
C.黄→橙
D.橙→黄
9.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D.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高二化学讲义(合格)5 / 6
10.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时,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盐酸溶液
B.中和滴定将要达到滴定终点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变化 C.滴定管装碱液前未用标准碱液润洗
D.滴定时,锥形瓶摇动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11.下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
5 4 3 2 1 0
0 5 4 3 2 1 1 2 3 4 5 ① ② ③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是3.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12.某同学做中和滴定时,发现与理论值比,结果总是偏高(为消除偶然误差,做了平行实验),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错了指示剂、②仪器有问题、③药品(试剂)有问题中的(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少量NaCl固体残留在称量纸上 ············· B.溶解NaCl时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D.定容至液面最高处与刻度线相平 14.实验室用浓度为0.500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完善下列实验过程:
(1)滴定管使用前,先要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活塞旋转是否灵活。
(2)把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过的蓝色手柄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位置,记录读数。
(3)在锥形瓶中放入20.00mL的待测溶液,再滴加2滴酚酞,摇匀。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的变化。直到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的颜色由色变为色,并在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4)重复(2)和(3)操作,并记录数据。再次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滴定前(mL) 滴定后(mL) 2017-2018学年沪科版高二化学讲义(合格)6 / 6
1 2 0.40 0.10 20.10 第2次滴定后滴定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将这一读数填入上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盐酸的浓度为mol/L。
已知盐酸的准确浓度为0.490mol/L,则实验误差为%。 (5)会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操作是(填写编号)。
a.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装入待测溶液
b. 振荡时溶液溅出锥形瓶外 c. 滴定时蓝色手柄滴定管中的液体滴在锥形瓶外 15.已知标准H2SO4的浓度为0.100 mol/L,取20.00mLNaOH于锥形瓶中用标准硫酸溶液进行滴定,某学生实验结束后读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初读数(mL) 0.00 0.00 0.00 末读数(mL) 18.50 22.45 18.48 该同学要做第三次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待测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mol/L。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NaOH的浓度偏低的是()
a.滴定前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硫酸溶液润洗 b.滴定前装待测液的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d.滴定前在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16.如果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20mL,已知盐酸的浓度为0.10mol/L,完全中和NaOH溶液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4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