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一CourseEducationRessearch 2016年10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j生,同时也可以在这一 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儒家思想的教育作用。 传统儒家思想的含义 传统的儒家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t4q- ̄-政、 有教无类、士大夫品格。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之间征伐混战, 百姓无法安居,在一些国家里甚至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面对这 样的一种状况,受过完整教育的士大夫阶层开始有了新的感悟和 觉醒,知识分子对于世界的敏感往往可以推动着历史进程。士大 夫阶层开始意识到诸侯纷争的残暴。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反对诸 侯王继续彼此杀伐,因而提出“仁政”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 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仁政”思想主要是劝解君主要推行一系列 爱民政策,减少杀戮和征伐,从国家内部开始治理,不搞扩张。 另一种思想是“有教无类”【1】。是指教育要面向所有人。在当时 的封建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提出教育不 能分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教育,明白事理。 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是“士大夫品格”。中国古代有一种能够说法, 即是“君子 ’。何为君子?就是具有儒家性格的士大夫形象。 这种形象是具有传统社会符合周礼下的。具有高尚人格和优秀品 、课堂平台,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和理解儒家思想的机会。 教师的课堂灌输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儒家思想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但对于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儒家思想来说还不够。要让学生真正 能够贯彻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关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 阐释儒家经典 。要让学生真正能够贯彻儒家思想,那么搭建相 关平台.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阐释儒家经典。此时,教师的作 用就是肯定或者纠偏。 质的士人。 另一方面,学习儒家传统思想是每个人追求完美人格的需要。 如果说高中生的人格发展还有达到成熟的阶段,那么语文课堂上 无数的人文启迪和文学作品的无形感染都可以使孩子能够正确 接受优秀价值观的引导,避免误入歧途。那么儒家思想对于年轻 人的影响是可以贯彻整个一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深远程度却 是持久的。文化 ̄I-A.的影响无时无刻不表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表现在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选捧判断之中。最后,:开展实践教学, 注重儒家思想的现实传承。在当代社会。许多道德问题纷纷浮现 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于语文学科,尤其是高中语文学科,应该有 反思和顿悟,从根源抓起,把不道德的根源找到。这就要求广大 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教 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境界的影响。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做 出正确的引导。 三、结语 二、儒家思想的意义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的影响首先是要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 精华部分精华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在书本上领悟, 重要的 ̄-t-N-这种感悟带到生活和学习中。领悟儒家传统思想, 对于每个高中生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时期,每个学 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时期的教育,要偏重于 对学生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教育。所以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理解 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一个步骤。具体 的做法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社会多对儒家思想有一些深入的了 解,并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自主的学习儒家思想,培养自己“君子” 般的品格。老师要做到早联系教材的同时,注重课堂教学中儒 家思想灌输其次,教材是在专家严格筛选下选取的有关儒家思 想的篇章,对于儒家思想已经基本过滤完成,教师在教学中顾及 较少。同时,联系教材的课堂教学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 界观、价值观,提升其理解能力与道德情操。教师积极搭建一个 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传授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知识 只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才是指导实践的唯一主体。因此,开展社 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贯彻和传承儒家思想不失为一件好 事。具体来说,可以搞一些主题调研,帮扶活动,社区公益,等 等,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 也让儒家传统思想得到现实传承。 参考文献: 『11陈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对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意 1义m.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1:23-24. f21刘文娟.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Ⅱ】.教育教学论 坛,2012,¥3:271—272. f3]王珊珊.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D]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68. 感悟交响乐的魅力 赵晓彤 (吉林交响乐团吉林长春130041) 【摘要】交响乐是一种发展历史悠长的音乐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魅力。在通俗音乐爆炸性发展的时代,交 响乐宛如一颗深夜里隐匿的行星,沉寂却灿烂。本文从交响乐的发展经历入手,以经典、潮流、未来的角度进行温故赏析,意 在重新感悟交响乐的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交响乐魅力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7—02 交响乐最初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来,通常指以多个乐章 景象。现代的交响乐是交响乐发展的集大成者,创作的艺术家们 构成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具有一定已经的音乐主题,层次分明交 根据表达需要融合了各种乐器,多元化一 潮流化成为创作的新热 错,效果重叠震撼,既能宏伟壮烈,又能温柔灵动。作为一种艺 点。二、交响乐的经典赏析 术表达形式,交响乐产生于西方,并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 艺术体验形式,同时也成为一个国家音乐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 交响乐在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后,普遍给听众形成了一种古 典、潮流与新奇的印象;古典,即原始、著名、经典的交响乐作 听众。懂得交响乐的“过去”,欣赏交响乐的“现在”,期待和 品,如莫扎特的《第40、41号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 创造交响乐的“未来”,是一种极致的艺术体验与艺术感悟。 等;潮流,即广受人们喜爱且赋予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响乐作品, 交响乐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18世纪,交响乐就产生于蓬勃发展的西方世界,并经 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111eLegendofthe piar】ist》;而新奇, 历了漫长的巴洛克时期、古典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印象主义时期。 即未来,交响乐的未来将融入更多的艺术因素,包括内容、形式、 巴洛克时期的交响乐具有极为复杂的艺术风格,但以宏伟、动态、 技巧。都将创造出更令人惊喜的作品。 紧张、生气勃勃的效果彰著,严肃并高贵,来源于并反应为文艺 在古典交响乐作品里,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堪 复兴的古典古代艺术特色,此时的交响乐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在 称小提琴演奏中永不褪色的经典。该部作品包括四首三乐章的协 古典浪漫主义时期,交响乐从其内容、形式以及技巧等方面均有 奏曲,主题为春夏秋冬的四季情境;作品中两个快乐章以不同的 了截然不同的突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稳定的交响乐创 形式贯穿于全曲,紧慢有秩,在小提琴的主奏下,第一、第二小 作氛围,此时的交响乐华丽、丰富、优美,庞大的乐队与复杂的 提琴以及中提琴、大提琴、羽管键琴等协奏与其交相辉映、层落 乐器架构引发了交响乐的时代变革。印象主义时期的交响乐属于 有序。先以欢快、灵动的主奏小提琴进入一年之春,百鸟歌唱, 个艺术风格突破传统的重要时期,也是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 风拂水动,生机盎然;再以主奏与“雷鸣”协奏部的激烈交替表 渡的关键期。该时期的创作者们意图用短小、不规则、 ̄ax)-、含 现出云集雷电闪鸣的情境,再以主奏小提琴以及第一小提琴、第 蓄的方法表现生活与哲理,强调朦胧,以营造出安静的光的流动 二小提琴演奏风雨平息后的小鸟灵动景象,最后以主奏告一段落,一、一・147・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6年10月 下旬刊 这是第一乐章的春之歌。另外,大提琴协奏曲相较小提琴又更具 细腻、沉着、触动人心的感染力,如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 协奏曲,Op.1o4》,以中庸的快板——行板——活跃的快板表现 了朝气蓬勃的节奏,其中,b小调转b大调,共13分钟,2/4拍子, 在自由回旋曲形式的协助下,巧妙地借鉴了黑人灵歌旋律和波西 米亚风俗舞曲的节奏,这是作者归乡的喜阮与洒脱。在交响乐的 欣赏过程中,并非人人都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然而, 交响乐的艺术形式却能以一个符号式的、情感式的故事深入人心, 引发共鸣。因此,即使是门外汉,依然能在良好的聆听条件下跟 更接地气.也更容易引人深省。 最后,我们谈谈交响乐的未来,交响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的 表达形式,既具有其自古而来的模型与套路,但却最终面临创造 的改革与融合。因此,未来的交响乐将加入不同的民族文化元素 与乐器风格元素.交响乐的规模与影响广度、深度都将取得更令 人惊喜的艺术成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响乐是音乐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大瑰宝,其经 典值得回顾与借鉴,其潮流值得细细玩味。在通俗流行音乐普及 随《四李》共度百态岁月。 的现代社会中,真正对交响乐产生浓厚兴趣并具备欣赏领悟能力 在潮流交响乐作品里,笔者意于电影“阿甘正 ’中的《Fof憾t 的仍相对较少,因而交响乐的未来和发展将面临着一场时代和人 c np Satte》。电影“阿甘正传”大家都不陌生,这一部经典作 类文明的挑战,而如何回顾经典,细品流行以及如何创造未来,品以“阿甘”真诚、努力、执着、豁达的形象已经深深影响了观 则成为了新时期交响乐创作者与听众群体的时代性艺术发展任 影者的心。人们内心深处的追求、浪漫的梦想正如这部交响乐作 务。笔者相信,在越来越多的欣赏与关注下,交响乐这颗永恒之 品开头部分的钢琴合成与弦乐合奏,轻柔、舒缓、自由,像影片 星将愈加璀璨。 里的羽毛,随风而行;然而,追求目标的过程是艰难的、复杂的, 参考文献: 你会遇到满怀恶意的敌人、堵死出口的石头,甚至是不可忤逆的 【1]王瑞刚.交响乐演奏中的情感因素体现田.神州(中旬刊), 命运,也正如其中间部分,长笛引入。弦乐主奏,钢琴为后。情 2015(1O):148. 感时而激昂,时而忧伤,时而又充满希望,恰到好处地增强了电 f2]乌兰.基层交响乐发展初探Ⅱ].文艺生活,2o16@ ̄:112. 影的情感表达;作品的最后,又回归到钢琴主奏的平静中,羽毛 【3]袁坤海.浅析单簧管的音色在交响乐中的表现力Ⅱ】.考试 轻轻地落在阿甘的跑鞋上,阿甘将羽毛拾起藏于书中, “羽毛” 周刊,2o16(1 ̄:21. 的主旋律再次响起,结束整曲。配合经典艺术作品而产生的潮流 『4]王强.交响乐的艺术风格及审美分析Ⅱ1.戏剧之家, 类型交响乐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体验交响乐作品的重要形式,这种 2(】14(1o) 60. 方式将更为深入地引发听者在音乐引导下的想象行为。体验效果 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研 刘丰 (新疆乌鲁木齐十二师高级中学83 ̄13) 【摘要】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灵活把握、科学运用。 本文提出的探究教学法运用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等。希望能给一线数学教师在探究教 学法运用方面予以更多启示。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48—02 数学离不开探究。要想真正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 须首先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并未充分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不利于提高高中 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探索与研究如何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探究教学法。下面,我即结合自身 多年教学经验,以《等差数列》为例进行简要阐述。 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学习能力。数学 学习成绩较好的高中生其自主探究能力也普遍较强,这一点毋庸 置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极为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的培养,在我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下,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 一、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两列数字: ①:0,5,10,15,20…・・②:18,15.5,13,10.5,8,5.5…・・ 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看看这两组数字间究竞存在何种共同点。 通过自主探究,同学们发现:第①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 差是5;第②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差是一2.5。由此很容 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两组数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值差为固定数。 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等差数列这一典型特点。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不应满堂灌,应适当给 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其积极进行自主探究。通过 自主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强行灌输效果要l好彳艮多,也更 容易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探究 虽然很好,但一堂课中的自主探究频率不能过高,应根据实际情 况灵活把握自主探究频率。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让自主探究真正 发挥其应有成效。 二、学生合作探究 除了自主探究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引 ・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可以有效弥补自主探究的不 足,充分发挥学生的合力作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因此,我在高 中数学课堂中也会灵活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 行合作探究: “假如在a和b中间插入数A,使其构成一个等差 数列。请问,此时A应该满足何种条件?”问题抛出之后,我 要求同桌两名同学为一小组对该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之所以这样 安排,主要是因为该问题并不是很难,只要学生经过简单合作探 究即可有效解决问题。经过小组间的通力合作,1分钟过后,陆 续有小组宣布已然找到了正确答案,即A应该满足这样的条件 方能构成等差数列:一 。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需要数学教师首 先对其进行科学分组,在此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方 能正式开展合作探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具体的合作探 究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合作探究的实际情况,对各小组予以 及时且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合作探究任务。合作学习 完毕之后,数学教师还应对各小组的实际合作探究情况进行科学 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合作探究的成效。 三、师生共同探究 师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 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基于此种睛况,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 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时,我用多媒体呈现了这样一个数 学问题: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O项。数学问题呈现完 毕之后,我首先要求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一 步步进行探究。我问道: “同学们,要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运用 到哪一数学公式?”“通项公式”,同学们同声说道。 “没错, 现在我们知道首项是什么,接下来还需要求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