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设性思考

来源:欧得旅游网
2O12年6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June 2012 第l2期总第262期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No.12 Total No.262 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建设性思考 郭世英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 要:行政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实施有效的行政改革, 从而使管理活动落到实处。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行Y)c'_gt督体制在结构体系、监督主体地位、法制建设及 其透明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缺陷;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6921(2012)12一O()1o—o1 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务公开,公众对权力的运行情况毫无概念,行政监督 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我国,由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相 也就流于形式了。目前在我国,缺乏政务公开;h-面的 对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行政监督乏力,严重 立法,没有法律明确规定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公开 影响了行政监督作用的发挥,所以健全和完善现行 其行政运行过程和政务信息,也没有公民对政务具 行政监督体制是当前行政改革的重要任务。 体活动的知情权的明确法律规定,这不仅侵犯了公 1 行政监督体制及其主要缺陷 民的知情权,而且不利于公民监督和参与,为暗箱行 1.1监督主体较多且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 政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滋生了权力和其他 我国行政监督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组织自身,还 行政腐败等丑恶现象。 包括政党、权力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等等,因而有监 2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对策 督主体多、方式渠道多、环节也比较多的特点。虽然 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相关各阶层利益的 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重新分化和组合,这个过程必然要触及到有关人员 内履行职权,沟通协调较少,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 的既得利益,会受到各;h-面的阻力,将会是一个艰巨 晰,缺乏一个程序化、统一的有效法律规定加以制 的任务,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保持各阶 约,导致出现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这严重影响了行政 层力量结构的均衡,通过力量制衡来达到效果。 监督的有效性。 2.1 保持行政机关的独立和权威,保i ̄-'_gt督的实效 1.2 dr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较好的独立性 '・}生 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是监督所必需的条件,是行 行政监督机关保持独立,才能保证监督的有效 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在我国,监督缺乏应 性。我国的行政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地位不高且不独 有的地位和必要的独立性、权威性,影响了监督的效 立、权威较小,受制于人,使得监督有效性难以实现。 果。专职的监督机构大都设在政府机关内部,在体制 所以在组织上应该使现行的监督部门从行政机关中 上和经济上都受制于人,无法达到监督效果,形同虚 独立出来,体制经济上都不受行政部门的制约,只受 设。例如,在党政机关监督体系外,司法机关客观上 上级监察部门上的领导,对上级组织与国家负责,这 由于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问题受制于同级政府机 样以权力制约权力,保证权力结构的平衡和力量的 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监督同级政府时会有很大 均衡,相互制约,就可以避免失衡与无效,形成一股 顾虑。在党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系中,类似的问题也 强大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效应。 突出地存在,结果导致行政监察机关受到其他职能 2.2加强监督立法,明确细则标准,提高可操作性 部门的制约,难以独立开展工作,从而影响行政监督 法制化是行政监督的根本要求,要从制度上预 效果。 防和防治腐败。行政监督的立法需要制定基本法规 1.3行政监督的标准不明确,可操作性小 和各类行政监督机关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并应用 行政监督应该依照法律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 到实践中去,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使之更加符合具体 证监督权力的正确有效行使,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 现状,增强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为建设法治国 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保障和行为规范,有利于建设法 家提供保障。 治政府。在我国,行政监督的法制化程度还比较低, 2.2.1 要建立监督立法的框架。如确立宪法监督机 有关行政监督的具体法律法规比较少,而在已有的 制,对人大的个案监督进行规范;制定各类行政监督 立法中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对主体权限职责等 机关的具体法律,明确其职权、程序及方式,做好沟 规范缺乏精细化,标准过于笼统,不明确,没有对个 通协调工作;把相关问题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 案监督作出规定,因此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改和 做到程序化和法制化,如明确监督机关的监督权,人 完善。 民群众的监督权等。 1.4行政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2.2.2 要健全制度执行方面的机制。徒法不能自 行政透明、政务公开是行政监督的前提。缺乏政 行。好的制度是根本,良好的 (下转第12页) 收稿日期:2Ol2一O4—16 作者简介:郭世英(1989一),女,在读苯科生,就职于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10・ 总第262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督,以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对医保处方、医疗事 故等方面进行考核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另外,关于 质量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 2,2.3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阻碍。医疗卫生资源 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分布很不平衡,优质的医疗资 源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这些医院往往人满为 患,而一些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却因医生和设备缺 乏,病人严重不足。这使得保险机构难以通过患者调 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费用支付方式的试点在 镇江、上海、广州等地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在全 国范围内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经 验。 2.2 管理式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的主-re障碍 尽管管理式医疗保险在理论上是成熟的,国#l- 剂来平衡与医院的关系,总额预付制等付费方式对 三甲医院难有效果;社区医院由于病人少而导致医 的实践是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是适合我国国情、解 疗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决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良好模式,但我们必须看 3结束语 到它在我国发展的制度瓶颈,以便为探索中国型的 将管理式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控制手段引入到 “管理式医疗”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2.1 不完全的市场经济的牵制。管理式医疗保 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险模式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逐步发展和完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 善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其市场经济特征 色的健康之路。 明显,它注重效率和成本节约,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 非常完善。而在我国,市场不完全、政府干预和垄断 [参考文献] 的痕迹还很明显,这为管理式医疗的有效实施造成 [1] 陈佳贵,王彦中.2010年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 了根本性的制度障碍。 告No.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2现行医疗保险管理结构的制约。实行管理 2010. 式医疗的先决条件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存在多个医 [2] 刘克军.论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 疗保险组织,同时每一家医疗保险机构旗下都有多 示[J].中国卫生资源,2006,(2). 家自办医院或合同医院。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 [3]孙卫.改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破解“看病贵”难 保险管理结构是总分式,即在一个特定的医疗保险 题[J].卫生经济研究,2006,(11). 区域内,只存在一个医疗保险机构,相关法律不允许 [4] 郑大喜.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与医院成本核 医院直接开展保险业务或保险机构建立医疗机构, 算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5, 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也就无法保证治疗 (6). (上接第10页)执行力才是保障,如果不能有效执 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等,各种素质 行,就如形同虚设。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 应该全面提高。首先在最初官员选择的时候就要在 反馈、修改与完善来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适时建立 人口处严把关,把监督意识与理念放在首位,保证监 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来保证制度的执行。 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锻炼 2.2.3要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的制度建设,拓宽公民 来提高监督人员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总之,要使监督 参与渠道。公民参与是加强行政参与、推进政风建设 人员的自身觉悟的提高与外在法律的约束相结合。 的有效手段,应积极营造公民社会大环境的建设,拓 3结束语 宽公民的参与渠道。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 2.3 保证行政机关的公开透明,强化外部监督 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的法律制度,保证其工作的独 在现阶段,我国政府要完善监督体制,实行政务 立性,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并全面提高行政监 公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有关的行政行为的运行 督人员的素质来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 过程、程序等公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政 强人民的信任。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建设也不是一 府行为置于阳光之下,主动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保 蹴而就的,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地完善 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进监督民主化进程。例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拓宽信息的 畅通渠道,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塑造良好的政 [参考文献] 治环境和政治氛围,让人民群众更主动地参与其中, [1]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I-M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此外,还要充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外部监督作用,非政府组织作 1-23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 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应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这支重要的监督力量,明确 [-33 杨继亮.腐败论I-M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利用其优势。 版社,1997. 2.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4] 张世信,周帆.行政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 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监 出版社,2002. 督任务。因此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专业化的行 [5] 张玉刚.中外行政监督体制的比较研究口].当 政组织队伍。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 代学术论坛,2008,(1).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