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高考作文题及范文:不忘健康,牢记勤勉

2020年高考作文题及范文:不忘健康,牢记勤勉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20年中考作文题及范文:不忘健康,牢记勤勉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敏则有功”,并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见宰予昼寝,夫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天道酬勤,勤勉乃至睡眠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女性凭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成就其贤德。男子依靠“头悬梁,锥刺股”“俾夜作昼”“夙夜在公”成就其事业。 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会失去生命。2014年,贵阳市经侦副大队长谢德华,带领民警加班加点连续30多天对一起非法集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0岁。2017年,安徽省80后基层医生方培虎,在值班时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1岁。2018年重庆法官黄学志在开庭期间突发晕厥送医急救,于当日不幸去世,终年49岁。

这引起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的深思。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生活?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材料一方面阐述了勤勉乃至睡眠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另一方面介绍了当下因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并提示考生只能围绕这两部分内容来进行思考于联想,否则存在跑题风险。

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始终围绕勤勉与身体健康两方面进行立意,不能仅仅考虑其中一方面。

3.价值取向限制。勤勉乃至睡眠不足,确实帮助很多人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所以在古代受到褒扬,说明勤勉有其积极意义,这是对勤勉的认同。但材料重点应落在对“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会失去生命”的新时代现象的思考上,命题人在这里强调了过度透支身体的危害。命题人并没有完全否定勤勉,但勤勉是否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如何协调勤勉和珍爱生命之间的关系是考生思考的方向。

4.对象限制。写作者的身份限定为处于新时代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考生要有身份带入意识。

5.文体限制。引起“深思”,谈谈“看法”等引导语限定文体为议论文。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勤勉乃至睡眠不足与透支身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勤勉是需要的,也不会产生问题。考生既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要勤勉而不透支身体,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做到勤勉而不透支身体。

2.写作内容是开放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第一位的。考生可以在认可勤勉的前提下分析透支身体对学习和事业乃至生命产生的危害,进而否定过度透支身体的行为;也可以写做到勤勉而又不损害身体的举措等等。

3.思考角度是自由的。作为考生的我们,如何处理和解决勤勉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能因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差异,因此看法自然会不同,但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可行的。 解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考生思考“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如何认识过度透支身体的问题,“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生活”,既贴合考生实际,又紧扣当下热点事件。作文能够充分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帮助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材料第一段先介绍了孔子认为勤敏出成效,自己能够获得知识在于勤勉,否定宰予白天睡觉的行为;第二段论述了勤勉乃至睡眠

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的具体表现;最后一段阐述了当前一些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材料蕴含了勤勉与身体健康两方面的内容。这要求考生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进而过好自己的生活,考查了考生的思辨能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是当前的“我们”的状态,也是勤勉的体现。那么,考生需要思考如何该处理勤勉与保持好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的既是统一体,也是矛盾体,不能是彼此割裂的,考生需要同时看到这两方面。如果仅仅选取其中一方面大谈特谈,就属于偏题了。

考生写作时需要分析勤勉的意义,也要阐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而总结具体的措施,以保持两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良好身体,为勤勉创造条件。 2.留住勤勉,守护健康。 3.要勤勉也要健康。

4.让良好身体为勤勉保驾护航。 5.勤勉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 偏题立意:

1.勤勉成就事业。(片面理解材料,只理解了材料中的一部分内容)

2.身体最重要。(片面理解材料,只理解了材料中的一部分内容) 3.勤勉不可取,身体更宝贵。(曲解材料,材料并没有否定勤勉的意义)

4.弘扬传统,保持勤勉。(未兼顾到身体健康问题)

不忘健康,牢记勤勉

勤勉是一种优秀品质,早已融入了中华人民的血液里。古代富有智慧的人们懂得勤勉的重要性,还因为勤勉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正如孔子所言,“敏则有功”。如果离开了勤勉,李冰父子无法建造都江堰;司马迁也很难在艰难困苦中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天道酬勤固然不错,但勤勉是不是要以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

而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因过度透支生命导致死亡的极端案例,如贵阳市经侦副大队长谢德华连续30多天对一起非法集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0岁;又如安徽省80后基层医生方培虎,在值班时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1岁……听到这样的悲剧,我们无比惋惜,也无比沉痛。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不仅深思: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生活?

勤勉没有错。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

要条件。”这一万小时定律中就蕴含了勤勉的要求。出席湖南农业大学2019届大学生开学典礼的袁隆平院士也强调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汗水”,而这“汗水”同样意味着要勤勉。

要取得个人成就需要勤勉,国家工程的建设也不例外。“两弹一星”成功爆炸,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工程,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也是得益于无数建设者的勤勉付出。 但勤勉不等于过度透支身体。

我们需要勤勉,也不可忽视健康。“一个人的身体,决不是个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徐特立如是说。是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离开了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这启示我们不管是面对当前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我们都要顾好我们的身体。既要在平时提高身体素质,又不能为了完成某项学习或工作而硬撑。

良好的身体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保证,我们应践行勤勉,但也切不可忘了健康的重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