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来源:欧得旅游网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V9.1版)

X X X

一、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的填写

课程教学设计模板通常称为课程教学设计表,专供学科教师做一门课程或其中某一单元的总体设计之用。

课程教学设计表除首页(上报材料时用)外,由5张基本表格组成,其中第2、第3、第4三张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使用的数量。在填写课程教学设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名称 填写课程标准规定的正式课程名称,如:数学、语文、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等,不要随意简化或另起名称。在高等学校中,课程名称和所选用的教材名称有时不同,此栏应填写正式课程的名称,而不是教材的名称。如果进行的是单元教学设计,则在课程名称的后面用括号注明该单元的排序和单元名称。

2.授课年级 填写将要进行教学实践的年级,如:小学一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本科三年级等。

3.总学时数 按照校历实际教学时数(教学周数×周学时数)填写,一般不应低于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时数。同时应把讲授课时数与实践(包括活动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及其他教学活动,项目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置)课时数分配适当,而且它们之和应等于总学时数。

4.教科书 中小学一般都使用统编教材,而且教材名称与课程名称相同,有时配有补充教材、教学包等。高等学校教科书一般由教研室或任课教师选定,此栏应填写所选定的教科书的名称。

5.参考书 填写为了搞好教学需要教师或学生阅读的教学指导书、参考书、文章、教学研究成果等。

6.依据标准 填写本学期(或本册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绩效指标对应的学段、级别。

7.教学目标阐述 填写课程总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如果只有教学大纲,则需要把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改编成教学目标。

8.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进行认真分析,把结果填入表中,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9.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 对照课程总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图(也可以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和能力结构应是本学科知识和能力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教材中的章、节顺序。如果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过于复杂时,可以先做出课程与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图,然后分别做出各单元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图。

10.章节编号 按照教材中的章、节(或课)的编号填入。如第一章第一节,填入“1.1”;第五章第三节,填入“5.3”;第28课,填入“28”即可。

11.知识点 “编号”一栏填入知识点代号,以“节”或“课”为单位。每“节”或“课”的知识点都从“1”开始,按1、2、„„顺序编号。“内容”一栏简要地填入该知识点的要点,使人知道指的是什幺。最后,把每“节”或“课”之间用横线隔开。

12.学习目标层次 中间一层供填写“认知”、“动作技能”(可简写成技能)或“能力”、“情感”等。每一类目标有几个层次,可占用下面几个竖格;竖格用来填写上述三类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层次,用几个填写几个。

13.教学建议 在每一“节”或“课”的知识点中,将重点和难点勾出,以便任课教师作课堂

1

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

14.计划学时 完成每一“节”或“课”所需的学时数。最后,所有章、节的计划学时总和应等于本表第3项的总学时数。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设置目标体系,比如: 实例1:适用于各学科 章 节 顺 编 序 号 实例2:适用于外语学科 章 节 顺 编 序 号 知 识 点 内 容 教学 计 认 知 能 力 情感 建议 划 记理简综一二三四思兴重难学 忆 解 用 用 会 会 会 会 考 趣 点 点 时 学 习 目 标 层 次 知 识 点 内 容 教学 计 建议 划 认 知 技 能 情 感 记理简练初学思兴热重难学 忆 解 用 习 会 会 考 趣 爱 点 点 时 学 习 目 标 层 次 实例3:适用于语文学科 章 节 顺 编 序 号 教 学 内 容 知 识 点 内 容 学 习 目 标 层 次 教学 计 能 力 情感 建议 划 认 知 分 类 能 力字段记理简 综观想朗表思兴重难学 句 词 篇 忆 解 用 用 察 象 读 达 考 趣 点 点 时 实例4:适用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

教 学 内 容 学 习 目 标 层 次 教学 章 知 识 点 分 类 能力 认 知 技 能 情感 建议 节 顺 编 事概原观推记理简综练初学思兴重难内 容 序 号 实 念 理 察 理 忆 解 用 用 习 会 会 考 趣 点 点 计 划 学 时 15.教学媒体(资源)列表 本栏目的设置是为了从整体上体现一门课程所需教学资源的情况,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奠定基础,同时为学科教师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提供目录索引。本栏目既可以填写现有的教学媒体(资源),也可以填写需要的教学媒体(资源)。当知识点较多或资源较多时,此栏目可用数页来完成。

(1)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编号 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

2

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线相连。如:

1.1-1 代表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5.3-4 代表第五章第三节的第四个知识点;

28-3 代表第28课的第3个知识点。

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知识单元时,编号可写成如下形式:

6.2-1~4 代表第六章第二节由第一至第四个知识点组成的知识单元; 5.1~3 代表由第五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组成的知识单元;

32-2~3 代表第32课由第二、三两个知识点组成的知识单元。

(2)知识点或知识单元内容 填写该知识点或知识单元的要点,使人知道指的是什么。 (3)媒体类型 指媒体或资源的物理形态,如网络、图片、投影、录像、课件(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

(4)媒体名称 指该媒体的名称或主要标识内容。

(5)占用时间 该媒体在使用(包括媒体演示和师生、生生互动)时需要的时间。

(6)来源 该媒体或资源的出处,如购入、交流、自制、下载、××课件、××资源库等,教师使用时可以随时找到。

(7)检索号(网址) 该媒体在资源库中的位置或检索用网址。

15.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 对该课程中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进行的构想和安排。其中:

(1)知识单元 指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单元内容。 (2)活动主题 为该项活动拟定的学习内容的核心。

(3)学习模式(策略) 打算采用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模式,如:主题型、研究型、协作型、探索型等,以及为此而选择的学习方法,如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

(4)资源(情境) 对学习活动所需资源和情境的初步构想。 16.教师自我分析 由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素养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课程教学设计表首页

该首页只供参加评比、比赛和上报材料时使用,日常教学不用。

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一)

该模板为分页式,供课程教学设计或单元教学设计使用。

三、课程教学设计模板(二)

该模板为连页式,供课程教学设计或单元教学设计使用。

3

课程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授课年级:设 计 者:所在学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设计时间:

分页式模板: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教 科 书 参 考 资料 依据课程标准: 程

教学设计表

其他 设计者_____________ 单位(学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授课年级 活动 练习 讲授 名 称 编 著 者 出版社(网站) 版别(发布日期) 标 准 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一般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类。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 教 学 目 标 阐 述 对学生的一般特征、起点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进行认真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习者的 分 析 1

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

2

章 节 顺编 序 号

知 识 点 学 习 目 标 层 次 内 容 教学 计 建议 划 学 重 难 时 点 点 3

知识点或知识单元 媒体 编号 内 容 媒体名称 占用 类型 (内容要点) 时间 网址 4

来源 检索号(网址) 资源类型 教 学媒体 ( 资源 ) 列表相关网站 学科网站名称 知识单元 对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活 动 的 建 议 活动主题 学习模式(策略) 资源(情境) 由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技术素养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选教 师 自 我 分 析 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5

连页式模板: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设计者 教科书 书 名 参考材料 参考材料名称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教育技术标准: 程

教学设计表

授课年级 活动 练习 其他 讲授 所属学校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 别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 别 本课程(单元)教学目标阐述 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一般特征: 初始能力: 信息素养: 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 本课程(单元)目标体系 章节顺编序 号 2

知 识 点 内容 学习目标层次 教学建议 重 难点 点 计划学时 现有(或需要)的教学媒体(资源)列表 知识点或知识单元 编号 内 媒体类媒体名称 占用 来源 容 型 (内容要点) 时间 检索号(网址) 与本学科相关的学习网站 网站名称 网址 资源类型 备注 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建议 知识单元 活动主题 学习模式(策略) 资源(情境) 教师自我分析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