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死疲劳的根源】生死疲劳莫言

来源:欧得旅游网
【生死疲劳的根源】生死疲劳莫言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

我用了一年多一点随性闲暇的时间读完莫言2O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只有一个感觉:为什么作者把生命轮回的生与死都称作疲劳?我想,那就是人性中最抵砺人性的一个原因——人性的疲劳。

小说写了一个叫西门闹的地主(呵呵,初看还以为是《水浒》中的西门庆,当然该性疲劳死)被镇压后转世轮回为驴、牛、猪、狗又到人,所谓六道轮回。故事包含中国农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年发展、变迁的史实。读者可以发现,在这几世的轮回之中,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土改、合作社、大跃进到包产到户,中国农村这五十年的折腾过程。作者用驴、牛、猪、狗的心理和眼光向读者从不角度展示了人的社会心态,有阳光也有风雨,有欢乐也有辛酸。应该说,莫言向读者展示的中国农村变迁史及人性的发展史,是一部百科全书。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借助轮回这个比较玄妙的东西来揭示人性最光辉也是最黑暗的东西一一人性?我想,大概可以从这三点来理解:一是畜牲的性比人性更宽广、更辽阔。从传统的人性角度出发,人的性比较含蓄、隐晦,而畜牲的性就比较开放、直接。驴是性暴发户,牛也是性强大的象征,猪、狗是性没有廉耻的代表。二是畜性的性无可谴责。从书中可以看出,西门闹轮回无论是驴还是牛,最具特色的是猪,先是公家的猪后是野猪,它们向异性畜牲进攻都是它们的本能,让人无话可说。三是牲畜的性纯洁。西门闹轮回的这些牲畜,它们讲究的还有伦理道德,不僭越。而人就不一样,该书中有乱伦行为的描写。 该书运用了多种写作艺术手法,当然,最成功的是拟人。虽然表现形式谎诞,但又无时无刻不体现作者超常的想像力。在这几次轮回中,描写、刻画最成功的是猪十六。这头猪在那个谎诞又荒唐的岁月,既见证了一场伟大的养猪运动,又切身体会到了猪的命运与人的命运交替、复杂得关系。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头猪堪比人的思想,还有胜过人的灵巧的手和脚。作者用了可以刻章、描龙绣凤来形容一头猪的手的灵巧。

该书通篇看,故事谎诞,叙述怪异。却行文流畅,引人入胜。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就是疲劳。轮回的几种都是动物,但有趣的是它们都是雄性。由此,可以

1

认为,雄性比雌性更疲劳或更容易疲劳。雄性和男性一样,本能都是好斗。作者又把它放大一一性欲熏天。所以,作者要体现和揭示的是人、男性的疲劳。因为,男人要和男人斗、女人斗,还要和自己的性欲斗,焉能不疲劳?!而人性是人类永衡的话题。有批评家说莫言的作品思想性不强,我认为不恰当。莫言的作品的思想性是隐晦的。如这部作品,莫言在描写人性思想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把诺奖发给他,我个人认为,可以。 赞(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