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诊断及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诊断及防治

来源:欧得旅游网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诊断及防治

作者:曹金明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7期

曹金明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农业农村局,商丘 476000)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又被称为蓝耳病,它是由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该病毒后,表现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已成为制约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种病毒性疾病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虽然整体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会严重威胁到猪群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给多种致病原的激发感染传播流行提供条件。该文主要论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与防控措施,以更好地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7.029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Sw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Cao Jinm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of Liangyuan District,Shangqiu City,Henan Province,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syndrome,also known as blue ear disease,is a contact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Clinically,the symptoms of pigs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vary with ag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 in China,porcine reproduction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av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The viral disease is a classic immunosuppressive disease,and although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is low,it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immune system of pigs,resulting in decreased immune

function,to a variety of pathogens to stimulate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epidemic condition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ymptoms,pathological changes,diagnostic method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syndrom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is kind of syndrome.

Key words: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0 引言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首先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当时由于对该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机理研究不透彻,因此,该病对当时美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威胁。20世纪90年代初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在我国生猪养殖领域首次爆发流行,

且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该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呈现逐年流行高发的态势。病毒侵染妊娠母猪后,主要表现为流产、产下死胎及僵尸胎,哺乳阶段仔猪死亡率显著增高。

1 流行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威胁世界范围生猪养殖产业的一类原发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通常病毒血症与特异抗体处于并存状态。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不同年龄的猪受到病毒侵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造成的死亡率也存在很大不同。由于养殖场中存在隐性带毒猪,会持续不间断地感染健康猪,造成养殖场的病情反复流行、循环发生。患病猪和隐性带毒猪的肺脏、脾脏、淋巴结、血液中均携带大量病毒,向外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健康猪与患病猪直接接触能实现病毒的直接传播,也可通过交配、胚胎进行垂直传播。繁殖母猪感染猪繁殖与障碍病毒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繁殖障碍,不能正常配种,即便是能正常受胎,也会表现为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在生长任何阶段都会出现流产现象。

2 临床症状

该种病毒对不同年龄的猪造成的危害存在一定差异性,病毒的潜伏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为2~12周。猪群受到病毒侵染后,早期症状和流行性感冒症状十分相似,大多数患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状态逐渐变差,萎靡不振,饮食欲望下降,粪便干净,粪便颜色呈现小球状。患病猪饮水欲望显著增加,不愿意活动,易产生疲劳,长时间卧地不起,呼吸频率加快,有的患病猪呈现腹式呼吸,并出现明显的咳嗽症状。仔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患病猪的体温迅速升高到40 ℃以上,最高升高到42 ℃。新生哺乳仔猪受到病毒侵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最为显著。在哺乳仔猪的耳部会出现红青色的出血斑块,被毛杂乱无光泽,致死率很高。养殖场的种公猪受到病毒侵染后,主要表现为被毛杂乱,无光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振,性欲下降,精子活性下降,有的种公猪体表皮肤发绀。养殖场的繁殖母猪,尤其是妊娠中后期的母猪受到病毒侵染后,主要表现为突然流产,产下弱胎、死胎、木乃伊胎,部分繁殖母猪流产后还会表现为不能正常泌乳,不能正常发情,并出现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影响繁殖母猪的正常利用。

3 病理学变化

通过对病死猪解剖,发现病变背部主要集中在肺脏组织,大多数患病猪都会出现间质性肺炎,随着患病猪发病时间的延长,间质性肺炎的症状逐渐加重,有时肺炎症状会蔓延到各个肺叶组织中。当病死仔猪的胸腔打开后,可发现内部蓄积大量积液,积液颜色清澈透亮,肾脏周围脂肪存在明显的出血水肿现象,肺门淋巴结和皮下存在广泛性的充血水肿。要进一步的组织学检查,能发现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壁显著增厚,在肺泡腔中出现很多蛋白碎片,肺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1]。

4 实验室诊断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在临床诊治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抗原检测法、病毒分离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其中抗原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最为常见,检验率最高,操作较为简便。采集病死猪的病变肺脏组织、脾脏组织将其充分粉碎后,选择使用荧光标记单株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的所在位置[2]。酶联免疫吸附法是选择使用猪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病毒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盒的规定,将待检溶液滴加到试剂盒中,作用一段时间后进行对比,通过观察沉淀线,判定病例中是否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5 紧急处理

目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没有典型的治疗手段和特效药物,该种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危害严重,确诊后通常不需要治疗,应将确诊的猪立即封锁隔离,并进行严格的扑杀、无害化处理,做好养殖场的封锁工作,划定受威胁区域,做好受威胁区域内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查猪群的抗体水平,对于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猪群,应紧急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在封锁隔离期间,应及时将患病猪舍的污染饲料和垫料清理,直接焚烧处理或者深埋处理,并将患病猪接触过的养殖环境进行严格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在封锁隔离期间,禁止一切生猪调运行为,同时对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猪进行一次常规的血清检测,检测出隐性带毒猪后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直到连续检测3次,不存在隐性带毒猪,表示整个猪群净化处理,并将其作为假定健康猪群进行单独隔离养殖。对检测为阴性的猪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做好疫苗接种,对于多次免疫接种仍然不达标的猪,将其作为带毒猪立即淘汰处理。

6 科学防控

由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危害严重,养殖场应加强对该种传染性疾病的综合性防治工作,降低经济损失。将养殖场的饲养管理落实到各个养殖环节,做到科学选种科学疫苗免疫接种,做好圈舍卫生控制,保证猪群能全部出栏。饲料要搭配合理,营养价值全面,遵循猪的生长规律,及时为猪群提供营养价值全面的元素,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应加强猪群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这是防范该类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要严格按照疫苗免疫推荐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生猪进行疫苗免疫接种[3]。

7 结束语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威胁巨大,该种传染性疾病,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因此,需不断加强猪群的科学养殖管理、科学免疫、封锁病情的传播流行、注重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坚持自繁自育、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防范该种传染性疾病对生猪造成负面影响,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迪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措施探索[J].中兽医学杂志,2014(8):44.

[2] 白晓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2):99-100.

[3] 陈元庆,王素艳,苏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与防制[J].现代畜牧兽医,2009(7):77-78.

作者简介:曹金明(1979-),男,河南商丘人,本科,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动物疫病防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