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文化杂谈II 论健身体育的创新 史鹏飞(1.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摘李侠 滨州251800) 郑州450043;2.山东阳信实验小学,山东要】健身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 题找出现实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创新方案和建议,以使健身体育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健身体育;内容;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oo37(2014)03—79—1.5 健康的身体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质 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在当今社会温饱得以解决,物质生活不断 健身的人群从年龄层次上看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为主,公园、 广场等室外健身场所看到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而且这部分人 提高的前提下,健康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它 不但能改善人体的身体机能,还能调节人们的生活作息规律和 情绪。根据目标和宗旨的不同,体育运动也衍生了竞技体育和 群自发组织健身队伍,以持续的精神面貌和毅力坚持每天运 动。相比之下,青年人群就显得清冷了很多,一方面中老年人的 健身舞蹈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青年人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工作 的压力也使得青年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其中。 2.2场地利用率不高 尽管目前全国各类体育场所达到120万个以上,但是真正为 大众无条件开放的体育场馆却相当有限,多数场馆以收费为 主。小区的广场本来可以作为很好健身场所,但是近来健身操 配乐声音的大小却使小区居民和健身爱好者之间的矛盾不断, 大众健身体育。健身体育运动不同于竞技体育,适当的运动强 度,运动时问,运动负荷是健康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灵活,丰富 的健身项目是健身体育的形式;门槛低,不需要很好的运动天赋 和运动基础,只要想健身即可参与是健身体育的要求;随机性 强,根据自己或同伴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规则就是健身体育的规 则;强身健体是健身体育总体和终极目标。 1 健身体育的阐述及其内容 1.1健身体育的阐述 百度词条对健身体育的阐述是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 加之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室外健身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2.3农村健身体育较为薄弱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种好地、打好粮才是农民最关心的问 题,对于健身体育的概念较为模糊,此外农村体育资源和公共体 段,关注人们身体机能和体能发展变化,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 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人们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习惯,获得 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 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健身体育运动具有深厚的教育学、 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美学基础。健身体育运动有别于竞技 体育运动,它有自己的运动原则,即合理负荷原则、意识性原则、 循序渐进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经常性原则。 1.2健身体育的内容 育服务也较为欠缺,有的地方甚至都不能满足小学正常体育课 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更谈不上农民的健身体育运动了。 2.4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困境 民族传统体育群众基础较为薄弱,甚者面临失传的危险,目 前连学校都很难再见舞龙、舞狮、毽球等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 尽管国内举行了很多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但是这些运动会显然 都成为了争夺金牌的竞技场,健身体育不置可否。 2.5残疾人健身体育被忽略 历届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为国家赢得了金牌、荣誉 和尊重。然而在国内,很多残疾人却很少得到这些,他们多数生 活在社会的边缘。逃避,自卑、没有勇气成了很多残疾人重新走 向新生活的障碍,生活都难以自保,健身体育运动更是无从谈起。 健身体育运动的内容从表现形式和具体功能上大致可以分 为健身、健美、医疗以及民族形式的健身体育。健身在具体生活 中是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它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 健康为锻炼手段,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慢跑、游泳、快走、各种适 合健身的球类活动以及广场舞、太极拳等适合各种人群活动的 体育项目。健美有别于健身,它主要是通过运动力量、运动强 度、运动时间来改善人的肌肉线条以及身体姿态,以给人美感与 韵律感,主要通过哑铃、杠铃、臂力训练器、背腹部训练器、腰部、 3健身体育的创新 3.1青少年和中老年健身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 健身体育本身就是大众的项目,若不同年龄的人群相互脱 节、相互隔离,就制约了长远发展,因此,这一格局的改变和创新 腿部训练器等健身器材以及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进行锻炼,参与 此类运动的人们相对较为局限,人数也相对有限。医疗健身体 育针对性较强,它主要是针对身上某种疾病或是伤病作恢复性 变得尤为重要。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从两者的爱好出发,将两 者的运动特点相互融合,创新出一条既适合年轻人又适合老年 运动,同时也能针对先天性病痛作康复性的锻炼,常见的有健身 气功、医院的康复训练、养生太极等。民族形式的健身体育较为 传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健身的运动形式,较为常见的传统武 术、太极拳、民族舞蹈等。 人运动的项目,比如可以将传统的太极拳创编成具有韵律性质 太极操类,配以有节奏的音乐,这样对于不同的人群都较为适 用。另 ̄t,/Ju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学校通过培养社会体育 指导员服务于社区,社区健身体育的高手也可以走进课堂传授一 些经验和心得,二者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争取达到学校和社区的 高度融合,这样健身体育就会走向一个持续、宽广的发展平台。 3.2增建公共体育设施和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相结合。 CHUANGXINKEJI 2014.03 79 2国内健身体育面临的问题 2.1年龄层次较为集中 仑匕 案例教学法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李 芳连海涛王国兰 石家庄056038)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河北【摘要】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特色和要求的总结,以及建筑设计课的特点,引入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与步骤。从案例的 新 f鹾一n ¨ 选择、课前的准备、课上的讨论、课后的总结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最后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效果与不足。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3-80-1.5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本 科学习阶段。通过对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基本 增强知识、挺高能力和水平的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二十世 纪初,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倡导的.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 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成效。 1.2特色 1.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 的建筑设计的素养和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_[作打下良好的 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尤其 在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往往存在着学习效率较低,相似错误 与问题在很多同学身上重复出现,基础性问题的解决耗费时间 过长等问题。这也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成为 简单的纠错过程,难以深入。通过近几年来的尝试,我们发现在 “教”,教师在台上兢兢业业的讲,学生认认真真的听,但其内容 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而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 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损害其学习积极性。但案例教学中,侧重于 建筑设计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一方面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 乏味的授课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就自己和他 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 1案例教学法 1.1概念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起到了一 种激励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 可原,长期落后必将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 刻苦学习。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案例这个个别来说明、展示 一般,从实际案例出发,提m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 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 、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1.2.2重视双向交流,有助于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中,学 按照圈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十二五” 民间传统体育高手,带领大家将本家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光大。 期间,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城乡公共体育健身 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这就要求基层要增建公共体育设 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保护T作,将优秀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将民族传统体 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以重视和完善。 3.5做好残奥会和推广残疾人健身体育相结合 施.把体育健身一r程切实落到实处。不仅如此,各类学校在课余 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 提下,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向公众免费开 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补贴。此外公园、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 育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要积极地向社会开放。将二者相 互结合,不但能使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大,而且还能最大 幅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率。 3.3配置城乡健身体育资源和支持基层相结合 残奥会是残疾人实现梦想的地方,因此应该做好残奥会的 丁作,以便残疾人运动员为普通残疾人带来更大动力和勇气。 此外,推动大众残疾人的健身T作同样不能忽略,建立健全残疾 人体育组织,实施“助残健身丁程”,为残疾人建设方便的体育设 施以便残疾人使用。研究研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 器材、康复手段、健身康复计划等。以残奥会带动大众残疾人体 育健身,以大众残疾人体育健身为基础,培养有天赋的运动人才 为残奥会输送新鲜血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以达到共同 进步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配置有利于城乡健身 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城市的健身资源有的放 矢的支援农村,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可以在传统节日或农闲季 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举办属于农民自己的运动会。成立 体育健身组织,协会等健身团体,部门应给予一定的经费补 贴,用于体育设施建设,T作人员工资以及各类的体育活动的经 [1】王芳军.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新经济,2013, 20:102—103. 费等,成立具有民营性质的乡村体育俱乐部,以此可以培养更高 层次的健身体育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也能为农村健身体育的 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陈华才.论全民健身人才的培养『J1.当代体育科技,2013, 13:14l一142. [3】何正启.创编全民健身新优项目初探【JJ.中国科技博览 2012,3:251—251. 3.4继承、保护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继承、保护和发扬。好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至少不能任其慢慢消散至其消亡。我们可以 作者简介:史鹏飞(1983一),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 向:民族传统体育。 多举办一些以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民族体 育协会,组织社区民族传统体育团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找出 80 CHUANGXINKEJI 2014.03 李侠(1979一),女,硕士研究生,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民族传 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