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彬 邵晓娜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44
摘 要:海绵城市主要是为了有效防止城市发生内涝或者雨洪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的建立对于调解城市的气候变化以及必须城市发生雨水灾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故而应该加强对其应用发展。但就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的应用发展现状来 看,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以及要点入手,探讨了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展。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理论运用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海绵城市主要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防止治理城市发生内涝或者雨洪现象,此方法有一点的 “弹性”,所以我们把海绵城市也可以理解为 “水弹性城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各类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导致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可以把城市变成海绵那样,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在需要水资源时防水,所以对其应用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1.1 优化规划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雨水、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他们三个是相互配合应用的,所以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尤其重要,要保证城市雨水系统、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协调统一、衔接到位。具体规划过程中还要做到:并绿色结合灰色、源头减排结合末端调节,切实注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特点,相关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合作,保证海绵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1.2 注重生态性
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展,其主要要求以及具体出发点就是注重城市的生态性。之前我们总会将城市的管道工程、沟渠工程以及泵站工程等的建设叫做灰色设施,而海绵城市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城市系统低影响的绿色雨水设施,以此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创造出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由于雨水设施都比较陈旧和落后,所以通常会出现雨水径流现象,所以要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设施和系统,以此保证雨水设施取得更好的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发展就是在生态性原则的指导下建设出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系统。
1.3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无论是什么工程的建设。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要以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为重。在设计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具体降水特点,严格按照本城市对水环境保护及对城市内涝治理的实际要求,设计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
1.4 注重设计的系统性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对其具体设计施工要认真分析好城市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以及城市现有水设施和之前城市水资源的开采程度等等,进而按照本城市的实际发展要求,对海绵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比如英国的排水系统,主要
以全面综合的规划设计为其基本前提,以保证城市排水系统和本城市整体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2 海绵城市角度来看城市园林设计分析2.1 城市道路规划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道理规划方法主要有道理的景观绿化以及人行道雨水排放等。其中针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对于道路的本凹陷绿地,其主要有将路面雨水径流到城市绿化带的作用,以此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来降低降雨入渗和净化。对于城市道理渗透便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道路的雨水渗透功能,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城市道路的路面污染比较严重,就要特别仔细的考虑是否使用渗透路面。除此之外,对于城市道理人行道的路面雨水径流消化,通常对其使用LID树池型的方式。
2.2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方法2.2.1 自然排水系统
自然排水系统其主要原理是从现有的排水系统,使雨水在街上成集水管不同,则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但将按地下水补充浸润过滤保留雨水,土壤和植物。包括有植物、地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本地土壤以及排水管道组成。在这其中,植物的抗涝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强过滤和雨水渗透。
2.2.2 雨水花园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国,雨水花园主要是指在浅凹陷种植灌木、花木,以及其他工程措施植物中的区域,雨水花园注意利用了过滤器土壤和植物,保证雨水的渗透,切实降低径流。雨水花园把雨水管理系统和城市景观的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解决雨
17城市规划水问题的同时又美化了城市环境。现阶段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保证雨水花园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减少雨水污染。
2.2.3 可渗透路面
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渗透路面主要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之前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是一种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对于可渗透路面的应用是一种对现有雨水环境的缓和措施,可以很好的减少对其他雨洪水技术的应用,以此源头性的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主要有水泥砖块以及可渗透沥青、可渗透混凝土等渗透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减少城市园林建设成本,降低园林运行管理难度,促使所设计的城市园林更加自然、美观,充分展现城市园林具有的多元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05:248.
[2] 张凌,刘志军,孟南.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其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5,02:3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浅析
胡桂戎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本文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就影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车辆因素、城市路况、安全意识等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做了相关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正文:
1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据2014年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科学数据,能够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清楚了解。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总和不足35万公里。这个数值仅为全国总道路的7.4%。虽然城市道路较少,但出现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按照单位里程来计算,是其余公路的5倍之多。在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死亡最多的出行方式为步行、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其中,步行和电动自行车的事故伤亡人数都高出了50%,而机动车出行方式中事故伤亡人数是众多交通方式中最低的。从道路状况上分析,发生在交叉路口的事故死亡人数较多,占总伤亡人数的29.9%。对于道路上没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隔离栏杆的路段,事故死亡人数竟然占总人数的56.6%。城市道路车辆间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7.4%,对数据精细化分析:中侧面碰撞占总数的35.1%、正面碰撞占9.1%、追尾事故占8.8%。城市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直接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占总数的33%,在这其中,车辆刮撞造成死亡人数占27.4%。这个数值明显表明,机动车随意更变车道的行为较多。步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作为道路安全方面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2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2.1 行驶车况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机动车越来越多。这对城市道路安全提出了更大的问题。但车辆多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是机动自身车况不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有些是过了使用期限的报废车,不少机动车更是缺乏检修。虽然行驶过程中不会在第一时间发现状况,但往往刹车制动系统不良,夜路车灯不亮,车胎状况磨损严重等都是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原因。
2.2 城市路况的问题
我国众多城市的主干道,还有很多是比较狭窄的。不少三四线城市最宽的道路就是双向4车道。现今的道路环境已经不能够适应飞速增多的机动车量。交通挤、道路窄、人车混行成为很多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这也是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但是很多城市对道路
的改进过程中,并没有做好前期的勘测规划,盲目阔路。造成了道路结构改变,只留有机动车道,砍掉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行人和自行车都在机动车道上穿梭形式,给交通事故造成隐患。对于道路设计上的不规范,如道路线形、车道宽度、转弯半径等,道路规划施工中的拓宽、路基松软、坡度过大等等都是交通事故隐患的潜在条件。对于道路上的混合行驶、平面交叉、标志不全等情况,需要有关人员一旦发现,及时上报整改。这些不良情况都从客观上诱发交通事故。
2.3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警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道路状况趋于复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多,交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城市随着交通道路规模的扩建,警力方面出现欠缺的状况。尤其是在车辆高峰期间,很多交警都长期处在超负荷的工作中,因为身体疲惫并不能够有效的进行道路安全管理,所以交警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是非常大的。城市的交通管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3.1 加强机动车的监管力度
对于机动车辆自身的车况性能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方面原因。车辆行驶过程中,追尾、刮擦等行驶状况,很多时候受到车辆性能的影响。由此可见,对机动车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提高车辆性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当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加强行驶规范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驾驶员注重交通标志、道路标线以及各种道路上的静态管理设施。
3.2 优化城市道路,改善通行条件
对于城市道路的优化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发生。道路优化建设前,应首先树立工程方案。方案中对道路交通故障中的不确定性要充分了解,根据此可提出应急预案。对道路断面的优化,可运用隔离栏杆,道路标线及绿化带形式隔离,以此减少车辆混行状况。完善交通标志是交通规划的重要方向。鼓励运用先进技术对信号标志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注重信号标志在道路交叉路口、学校两侧以及事故频发地段的设置。交通标志要做到标志形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