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试卷
(初级工 技师)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应于题干中“{.XZ}”所处的位置)
1、下列概念中不属于水文勘测工需要弘扬的职业道德的是{ C }。 (A)爱国守法 (B)安全高效 (C)严守传统 (D)和谐发展
2、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高水位是夏季(伏天)集中降雨造成的,叫{ C }。这个时期径流量大,洪峰起伏变化急剧,是全年最重要的水情阶段。
(A)秋汛 (B)春汛 (C)伏汛 (D)桃汛
3、水文监测资料应当依法{ A },水文监测资料属于国家秘密的,对其密级的确定、变更、解密以及对资料的使用、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A)公开 (B)保密 (C)刊印 (D)存储
4、在汛期,水库、闸坝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的运用,{ D }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的运用,必须服从有关的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
(A)正常蓄水 (B)校核 (C)设计 (D)汛期限制
5、涉水测验人员必须穿救生衣,水深在{ C }m以上时,或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禁止涉水测验。 (A)1.5 (B)0.8 (C)0.6 (D)1.0 6、河流{ D }于水流方向的剖面称为河流横断面。 (A)平行 (B)全等 (C)重合 (D)垂直
7、洪水通常是指由大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 B }。
(A)紧急现象 (B)水流现象 (C)灾害现象 (D)防汛情势 8、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降水量,是评定降水{ A }的概念。 (A)强弱急缓 (B)大小 (C)日量 (D)深度
9、{ D }是作业人员不到测验现场,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水文要素监测。 (A)巡站测验 (B)驻站测验 (C)勘测 (D)遥测 10、总体均值与真值之差称{ A }。
(A)系统误差 (B)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差
11、人工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组成,并配有专用的{ B }。 (A) 量杯 (B) 量雨杯 (C) 量筒 (D) 比重瓶
12、在室内或在观测场,将人工雨量器储水瓶内的雨水倒入量雨杯,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面{ D }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录,然后校对读数一次。
(A) 边缘线 (B) 中面 (C) 凸面最高处 (D) 凹面最低处 13、在降水量观测记载中,雪的符号为“{ B }”。 (A) ▲ (B) * (C) (D)
14、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一日蒸发量按式{ A }计算。其中,E为日蒸发量,mm;P为日降水量,mm;
h1、h2分别为上次(前一日)和本次(日)的蒸发器内水面高度,mm。
(h1h2) (B) EP(h1h2) (A) EP(h1h2) (D) EP(h1h2) (C) EP15、E601型蒸发器主要由{ B }、水圈、溢流桶和测针等四部分组成。 (A) 封闭储水桶 (B) 蒸发桶 (C) 水池 (D)场地 16、蒸发器(皿)换入的水体水温应与换前的水温{ C }。
(A) 绝对相等 (B) 差10 ℃ (C) 相近 (D) 相远 17、在水尺编号中,基本水尺编号代码为{ B }。 (A) C (B) P (C) J (D) S 18、水尺观测一般读记至{ B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 m
19、在观测直立式水尺读数时,观测员的视线尽量与{ A }平行,以减少折光产生的误差。 (A) 水面 (B) 桩面 (C)尺面 (D)地面
20、某站水位观测时,水尺处发生北风4级,水面起伏约11 cm的波浪,水面起伏度为2级,则记为{ D }。 (A) N42 (B)N24 (C)2N4 (D)4N2 21、不属于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的是{ B }。
(A)面积包围法 (B)流量加权法 (C)算术平均法 (D)时刻水位代表法
22、水位过程线的纵坐标为水位,横坐标为{ C },比例一般选择1、2、5或其10、1/10的倍数。 (A)流量 (B)距离 (C)时间 (D)起点距 23、浮标法流量测验中,{ A }是一定会用到的器具。 (A)浮标 (B)测深杆 (C)缆道 (D)流速仪 24、使用流速仪测速时,流速仪在水下的状态是{ B }。 (A)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 (B)可以自由转动 (C)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小范围转动 (D)不可以自由转动
25、小浮标宜采用厚度为1~1.5 cm的较粗糙的木板,做成直径为3~5 cm的小圆浮标,表面{ C }过于光滑,{ }成流线型。
(A)应…应 (B)不得…应 (C)不宜…不宜 (D)不宜…宜
26、流速仪安装在测船使用时,流速仪离船边的距离不应小于{ B },小船不应小于0.5 m。 (A)0.8 m (B)1.0 m (C)1.2 m (D)1.5 m
27、转子式流速仪公式的一般结构是V=C+Kn ,式中的C、K都是{ A }。 (A)已知数 (B)需要现场率定的量
(C)未知数 (D)每次使用前需要选用的常量
28、某LS25-1型流速仪的公式为V=0.0 051+0.2524n ,测速时,101 s时间内人工记录的音频信号输出数为25个,则该测点流速为{ C }m/s。
(A)1.255 (B)1.26 (C)1.25 (D)0.068 29、一般情况,应在{ A }即时量记悬沙水样容积。
(A)现场 (B)办公室 (C)实验室 (D)沉淀后 30、推移质采样器口门的下缘应能{ A }河床。
(A)紧贴 (B)半边紧贴 (C)翘起于 (D)深度切入
31、水样因沉淀时间不足而产生沙量损失的相对误差,一类站不得大于{ C }%。 (A)0.3 (B)0.5 (C)1.0 (D)1.2
32、水样采集的基本要求包括所采集的水样具有{ A },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以及所采集的水样体积满足分析和重复分析的需要。
(A)代表性 (B)可靠性 (C)精密性 (D)准确性
33、水质取样记载表中,“地点”记录填监测断面所在地名,一般填至{ D }。 (A)省(直辖市、自治区) (B)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
(C)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乡 (D)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乡、村
34、地下水基本监测要素主要有地下水{ A }、水温、水质和出水量等。 (A)水位 (B)高程 (C)流量 (D)埋深
35、地下水基本监测站水温的监测频次为每年4次,分别为每年{ C }的26日8时。
(A)1月、4月、7月、10月 (B)2月、5月、8月、11月 (C)3月、6月、9月、12月 (D)4月、6月、9月、12月
36、水文测站的水情信息是该站所观测项目水文要素{ A }的表现和记载,也是所控制江河或河段等水体变化情况的实录。
(A)变化过程 (B)静态过程 (C)历史过程 (D)未来过程 37、{ B }是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料和依据。
(A)经济信息 (B)水情信息 (C)疫情信息 (D)灾情信息 38、经纬仪测量时应准备小卷尺,是为了{ A }。 (A)测量仪器高 (B)测量水平距离 (C)测量垂直距离 (D)测量高差
39、水准仪测量过程中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 A }螺旋,然后平稳转动。 (A)制动 (B)微动 (C)微倾 (D)定平脚
40、水准测量时,水准仪测量读数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丝读数为{ B } m。 (A)1.220 (B)1.255 (C)1.345 (D)1.200 二、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
1、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他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 2、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清障计划和实施方案,由地方政府部门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
3、降水是特指降雨和降雪,前者为液态降水,后者为固态降水。× 4、风速是指空气水平运动的速度,以m/s计,取小数一位。√
5、人工雨量器承雨器口内直径为200mm,量雨杯的内直径为40mm。降在承雨器口1mm的降雨量,倒入量雨杯内的高度为5mm。×
6、把本日8时至次日8时各时段的降雨量累加(每日降水量以北京时间8时为日分界),就得到本日的日降雨量。√
7、蒸发量算出负值时,在数值前加“-”号。×
8、水位的标准观测时间为标准北京时间,基本定时观测时间为8时,并应记录至6 min。×
9、水位定时观测也称为按段制观测,主要用于平水期或水位变化相对平缓期。一般每日定时观测一次或两次或三次。×
10、在水位观测记载中,对于悬锤式或测针式水位计、矮桩式水尺等水面低于零点高程的观测读数,应在记录的数字前加“-”号。√
11、进行流量测验作业,必然要用到流速仪。×
12、流速仪测量流速的起点时刻为某信号过后的时刻,终止时刻为超过预定时间的某信号过后的时刻。期间实际时间不一定刚好为预定时间,由实际时间和信号数,按流速仪流速计算公式计算流速。√
13、计算的流速大于1 m/s时,取三位有效数字;小于1 m/s时,取两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三位。√ 14、积时式采样器取样时,在一般含沙量条件下进口流速应接近天然流速。√ 15、输沙率的常用单位是kg/s。√
16、色度、浊度、臭味等为水体的化学性水质指标。×
17、若w1表示湿土加盒质量、w2表示干土加盒质量、w0表示铝盒的质量,则土壤的质量含水率ω计算公式为w1w2100%。×
w1w018、在建立水情信息报送单位档案的同时,也应建立向本站报送水情单位的档案,以防备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19、倾斜地面的钢尺量距平量法要求每尺起点至终点两点间各测段的钢尺应处于水平状态,但不要求各测段钢尺在同一高度上。√
20、通常用
D往D返D往返平均值来表示量距精度,其值愈大,则精度愈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