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办学管理策略

办学管理策略

来源:欧得旅游网


引领学校文化——现代校长的科学管理策略

2008-04-09 10:30

什么是学校文化?简单地说,“学校文化是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或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学校应该以自己的特色文化来育人。作为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者,教师教育教学的导师——校长,应该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通过引领学校文化来实施领导和管理,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成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如何引领学校文化?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或者说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 校长首先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者。

袁振国先生说过:学校文化首先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校长首先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校长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这一理念和思想就应该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这一理念和思想是本校教职员工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主导,左右着全体教职员工如何做事,如何处世。一个没有先进理念和思想作为支柱的学校文化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宣传品;一个没有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没有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校长充其量只是一个行政上的总管,一个执行上级命令的传声筒。这样的校长是不能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的,更谈不上用学校文化来实施领导和管理了。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在校内掀起了一场教育思想的大更新运动。在学校发展战略上确立了“以学促研、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发展思路。主张通过“学”和“研”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通过“学”和“研”来提高学校

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在学生教育方面建立“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确立了“尊重学生、发现学生、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积极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空间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力得以发掘,素质得到提高,生命得到发展。并站在学生角度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让我参与、让我实践、让我体验”。在教学方面,确立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观、学习观。站在学生角度提出了“让我观察、让我操作、让我发现,让我对话、让我品读、让我感悟”的学习口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探究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使学生经历着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我校要求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六个学会既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也作为全体学生学习锻炼的方向。

二、校长应该是实践办学理念的推动者。

“校长的办学理念只有被广大教师所理解、认同,才能形成一种文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教育行为。”所以校长应该是师生实践办学理念的积极推动者,要积极地推动全体师生实践办学理念。要“努力使学校成为教育思想的实验室,把教育理论现实化。”(苏霍姆林斯基语)通过推动师生的实践,使师生将这种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变成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

为了使我确立的这些理念能够“现实化”,让教师和学生将这些理念“化为己有”,我一方面加强理念的宣传解释。将“以学促研、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12字发展思路作为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写进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工作计划中。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12字教育原则制成匾额挂在办公室里最显眼处。把体现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模式和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9个“让”36字口号制成标语张贴在每个年级的教室里。将体现教育教学总目标的六个“学会”放大书写在校园四周围墙上。在校园最显眼处开辟专栏

板报,宣传阐释这些理念。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教师实践这些理念。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分析总结,感悟理念,内化理念,形成新的经验。我们每周都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定学习主题,定学习主讲人,定学习要求。每次活动,学习主讲人根据主题选择一篇最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带领大家学习,然后围绕这篇文章进行交流反思。我们还开展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三点行动”。即查摆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学生的进步点,给学生多鼓励点。通过开展“三点行动”改变教师大脑中传统的学生观、发展观和教育观。2005年11月我校与桐城实小联合举办过学生“三同”体验活动,让我校孩子在与城市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中改变生活方式、学习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实践尝试活动,广大师生对新的理念经历了一个接受——认同——发展的过程。他们不再把教学当作是传授,把教育当作是塑造,把发展当作是成绩提高;不再把自己当作是园丁,把学生当作是花草,把学校当作是工厂;不再把自己当作是演员,把课本当作是脚本,把课堂当作是剧场。师生一道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共同发展。传统的“一桶水”观念,在他们脑中已经发展为“一条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条河,一条奔腾不息的河。奔腾不息的河水应该是无污染、有营养的活水。奔腾不息的河水诱发着学生取水的欲望,营养着学生健康成长。他们在认同学校理念的时候,学校理念就变成了学校文化;他们在发展学校理念的时候,学校文化也就得到了发展。

三、校长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服务者。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当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校长要关注教师成长,积极引导教师成长,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服务。通过引导教师成长来促进教师对办学理念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引导教师成长来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抓“学”促“研”是我们引导教师成长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我们确立“‘教’‘学’并举,优先抓‘学’”的原则;提出“人人学、人人研、课课研,无研不教学,无研不教育”的口号;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教学研讨制度》;实行集中学习日制。我们把抓教师的学习当作管理教师的一种途径、一种模式。实行教研导航制。教导处每月根据工作计划制定的研讨内容,引导教师进行研讨。通过抓“学”促“研”,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必需,使研究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必需。

提供展示的平台和锻炼的空间,是我们引导教师成长的又一主要途径。为了展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成果,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创办了校刊,把教师学习上的心得,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以及研究成果编辑成册,印发给大家,供大家交流讨论,学习借鉴。另外每学期都开展教育教学尝试活动。要求每一个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一项教育教学方面的实践尝试。尝试的主题由自己确定申报,由教导处组织评估。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使实践尝试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品质。

经验表明,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校文化的发展。教师成长了,观念就改变了,理念也就发展了,学校文化也就丰富了。现在,从师生们笔下流出的不再是枯燥的习题,更多的是研究的课题,是漂亮的图案,是优美的文章;从他们嘴里吐出的,不再是沉重的叹息,而更多的是快乐的歌声和幽默的话语;从他们眼里折射出的,不再仅仅是小小的教室和课本,而更多的是生活,是社会,是人生。

四、校长应该具有创新思维和勇气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不创新就是落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校长要引领学校文化,就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勇气。校长的创新思维和勇气是学校理念发展的保证,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保证。如果说教师应该有一条河,那么学校文化应该就是一条河,校

长则是这条河的源头,要源源不断的向这条河中注入活水,让奔腾不息的河水消除师生的饥渴,营养着师生健康成长。一方面,校长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接收新信息;另一方面,校长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眼光,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能从简单的小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能不断地更新观念,发展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