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瑞典生态城的样本——马尔默新城

来源:欧得旅游网


在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位于西港新城(West Harbor)的标志建筑——54层高,表面呈现90度扭曲的“螺旋中心”(Turning Torso)。这个出自西班牙设计“鬼才”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之手,惊世骇俗的作品,正暗合了曾经在马尔默西港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变。

“20世纪前,这里是一片海湾,后来成吨的垃圾灌入海水中,逐渐把海湾夷为平地。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又变成了船坞,大批技术工人涌入西港。尔后,SABB汽车在这里大兴土木,盖起了汽车组装车间。在十来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都是瑞典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根据马尔默环境部门负责人皮尔·阿恩·尼尔森(Per-Arne Nilsson)的介绍,直到1996年之前,与丹麦哥本哈根隔海相望的西港,还未显露出半点生态友好示范区的潜质。然而,一场危机开始让马尔默人重新思考他们的未来。“工厂关闭,厂房被废弃,大批工人失业,我们不得不采取行动,改变最糟糕的现状。”建立生态环保居住区,成了拯救满目疮痍的废旧工业区的一剂良药。

如今,经过14年的发展,西港新城已经彻底告别了废弃工业基地的旧身份,以瑞典第一个生态友好示范区的雄姿矗立在世人面前。就在去年11月,西港新城获得联合国颁给的“生活环境荣誉奖”。而现在,它的身影又出现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联合展馆内,向全世界展示着老工业区变生态城的奇迹。

垃圾也是宝

风能、太阳能、自行车,在西港,你能找到一切和生态城有关的元素。不过,在当地人心目中,更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是这里发达的垃圾处理方式。就在西港最早建成的生态社区B001中心一处庭院里,竖立着几根粗大的绿色钢管。这些钢管既不能收集雨水,也不能运输天然气,而是神奇的分类垃圾管道。

这里的居民都会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在倾倒之前,花时间把生活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可燃垃圾。“砰”的一声,只见居住在B001的家庭主妇,娴熟地把垃圾扔进了其中的一根管道。在垃圾投掷完毕的那一刻,管道封口立刻自动关闭。在真空的压力之下,这包垃圾沿着管壁,在复杂的垃圾管道网络中几度迂回,最后流入郊外的垃圾储藏罐。经过专业处理,罐内的垃圾就会变成发电场、生物燃气公司的新鲜原料。

抛掷有机垃圾的过程要复杂一些,只见这个家庭妇女从钱包中掏出一把小钥匙,用它打开了另一根绿色的管道,这才把有机垃圾扔进管道——这是马尔默人的发明。有机垃圾和可燃垃圾的处理方式不太相同,主要是靠碾压、粉碎、发酵,然后直接输送到生物燃气生产线上。当地人回忆说,在早期的有机垃圾管道并没有锁。很多马大哈,把很多可燃垃圾混在有机垃圾中,结果,有机垃圾利用率并不如预想中那么高。

为了解决垃圾精确分类的问题,马尔默环境局没有少费心思。有专家去调查,提出了一个简单至极的解决方法——在有机垃圾的输送管道上加一把锁,如果谁想扔有机垃圾,必须拿钥匙开锁。尼尔森说:“这就等于告诉人们,扔有机垃圾之前,你必须想清楚,你手中的垃圾到底是不是有机的。”果然。一把小锁解决了一个大麻烦,结果有机垃圾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而现在,很多人的厨房里就安装了一个有机垃圾的专用通道。厨房里的土豆皮、吃不完的剩菜直接进入管道,经过碾压装置变成流质,顺着管道直接流入生物燃气加工厂里。

不过,包括西港在内的马尔默,还有一个因垃圾而形成的奇观。每逢休息日,马尔默人会自觉地带上无法降解的废玻璃、建筑垃圾,驱车前往郊外的垃圾处理厂。此时,马尔默市内的街头异常安静,而通往垃圾处理厂的公路却会出现难得的堵塞。

“魔术盒”的奥妙

另一个最能表现马尔默人在生态建设方面悟性的,莫过于他们的建筑设计。在公寓的墙面上,往往贴附着一块巨大的太阳能转化装置。尼尔森介绍说:“这与我们在农村使用的架在房顶的太阳能设备不同,它被安装在朝阳的一面,紧贴墙体,整个一面墙都是太阳能装置,既可以发电,也可以为整个四层楼的用户供应热水。”这种装置虽然规模可观,但是经过设计师线条简化的处理,并不突兀,看起来与房子十分协调。尼尔森说:“就拿B001的例子来说,加上潮汐能、风能、地热能,新能源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这里1000户居民的用电量。”

同时,西港新城的每一座房屋墙根底下都修有导流明渠。墙根的小水渠大约一巴掌宽,离房屋远一点的大水渠有半米宽。所有的小水渠相互贯通,形成一张有序的导流网。聪明的设计师,还会利用石料,在水渠网络的中心位置搭建一个小池塘,或者喷泉,就这样,小区中央形成了一个由收集天然雨水而形成的人为景观,涓涓的流水伴着整个小区。在灌溉了小区的花草之后,多余的雨水就会沿着水渠流入大海。

西港新城只是马尔默往低碳生态城市迈进中的一个小小缩影,而西港新城的成功转型,也让马尔默市政府官员变得“野心勃勃”。尼尔森说:“整个马尔默已经为自己的生态化建设定下了目标,到2020年马尔默会成为一个零碳排的绿色之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