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快乐与发展》各年龄班分月目标——中班11月目标

来源:欧得旅游网
11月目标与教育内容

健康领域:

(一)生活卫生习惯较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1、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引导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

惯。

(二)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幼儿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通过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1、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热爱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2、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促进大肌肉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的发

展。

3、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小肌肉动作,促进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

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1、鼓励幼儿主动用语言与别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

(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1、引导幼儿知道能从图书、电视、电脑、广播、口头交谈等多种渠道得到信息,

从中获得知识和感受快乐。

(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1、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

2、引导幼儿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1、引导幼儿感受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理解作品中的内容。

2、鼓励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3、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熟悉和听懂普通话。

2、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正确运用普通话。

社会领域:

(一)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允许幼儿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制定、实现自己的计划。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帮助幼儿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创设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体会规则在各

种活动中的意义(如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爱护公共环境)。

2、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学会自律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3、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判断某些行为的对与错。

(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鼓励幼儿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玩具、整理被褥、擦桌椅等)、养成初步

的独立意识。

(五)初步了解社会常识。

1、让幼儿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个国际大都市,并了解北京正在发生的大

事。

2、在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节日

的意义,让每个幼儿充分表现自己,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科学领域:

(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常见的科技生活作品(如: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

洗衣机、空调等)、并能初步了解这些用品对神们生活所起的作用。

2、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性的观察、

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或变化。

2、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感受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

的比较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自然界物质的现象和变化(如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

特征物体的溶解和沉浮现象,以及颜色的变化等),并根据这些现象和变化进行初步的猜想。

(三)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引导幼儿在较多的机会中接触物体的常见量(如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等),

感知其特征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3、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以内序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

4、以自我为标准辨认空间方位(如前、后、上、下等)。

5、鼓励幼儿运用正在发展的数学观念和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6、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实用相关的数学语言(如“一份、一些”“5

条你见过这样的形状吗等”)。

(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

意识。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究和发现四季明显的特征(秋凉收获各种果实,

冬冷动植物冬眠等),感知和体验一些天气现象(风、沙尘、雨、雪)初步体验季节变化与动植物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2、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一些环境和事物现象(如喧闹、安全、脏

乱、整洁等),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如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等)。

艺术领域:

(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

1、支持和鼓励幼儿在进一步感知、探索和体验音乐音调的高低变化中获得美的感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节拍和节奏,从中感受韵律美。

3、提供内容丰富的简单音乐作品,支持鼓励幼儿体验这些作品的基本情绪或情感,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初步感知音乐的前奏。

(二)积极参加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

1、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

2、通过多种途径引发、支持幼儿模仿舞蹈动作的兴趣。

(三)能够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富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1、引导幼儿能基本准确歌唱八度范围(c1-----c2)的五声音调的优美抒情歌曲。

2、学唱优美抒情的2/4拍的歌曲,初步尝试按歌曲节拍的特点、速度、力度和

情感富有表现力的歌唱。

3、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支持幼儿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的做

模仿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逐步做到动作协调优美。

4、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几种打击乐器正确的敲击方法,会按简单的固定节奏为歌

曲、乐曲、舞蹈等做即兴伴奏。

5、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

(四)具有参与表演活动的良好习惯。

1、提供有序收放表演物品的条件,培养幼儿有序收放的习惯(如乐器等)。

(五)能够感受并喜爱生活和环境中的美,发现事物美的特征。

1、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四季景色、生活用品中获得美的感受,发现美的特征。

2、鼓励幼儿有意识的收集一些带有艺术特点的物品,丰富活动取得美术创作材料。

(六)认识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受作品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作品的表现

方法。

1、提供风格多样的美术作品(如水墨画、剪纸画、水粉画、装饰作品、油画、民间画等),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作品的表达形式。

2、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美术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从中了解事物的多种表现方法,感受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七)喜欢用不同风格的美术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印象与情感体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1、提供背景环境,引导幼儿用不同美术形式表达对事物的感受。

2、鼓励幼儿利用已掌握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自由创作,支持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奇思妙想(如夸张的色彩、变形的线条、抽象的内容等)。

(八)认识、选择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在使用中大胆尝试、设想与创作。

1、提供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材料表现出来情感特征。

2、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大胆创作。

3、鼓励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用诗意的材料和工具感知、再现其艺术分风格,体会作品的魅力。

4、支持幼儿独特的设想,必要时帮助他们形成作品的最终形式。

(九)尝试为戏剧表演、主题游戏自制道具和装饰物。

1、鼓励幼儿为扮演活动自制服装和道具。

(十)能够尊重他人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1、创设美工作品展示区域,引导幼儿感受和体会美术作品的表达是个人的意愿,体会艺术创作无对错之分。

2、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尊重和爱护别人的作品,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表现方式。

(十一)具有美术活动的良好习惯,能有序使用和收放美术工具、材料。

1、提供收放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条件(如整理箱、分类架、收藏箱、垃圾筐等),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规则自觉的收放工具和材料。

2、帮助幼儿掌握合理选择材料的方法(如充分利用边角料、将废弃物改造成艺术品等),不浪费美术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