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文字处理软件WORD 讲练结合 课型 教具 复习课 微机室 文字修饰、段落设置、文字替换、图文混排、页面设置 图文混排功能的使用 使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使学生掌握word文档的编辑操作、排版操作; 教 学 设 计 教学说明 [教师引言:] Word是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办公组件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字编辑软件。它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是协助我们编辑文字、处理文字的工具,具有强大的文字编辑能力与编排能力。适合进行书信、公文、报告、论文、商业合同、写作排版等一些文字集中的工作。 Word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的应用软件之一,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它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能独立使用该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制作等工作,能灵活应用该软件完成教学中对文字的各种处理。 知识点一:文件的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 1、建新文档:创建新文档就是建立Word的文档文件。 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创建新文档(快捷键Ctrl+N)。单击该按钮后屏幕上将新建一个空白无标题文档,Word暂时将其命名为“文档n”,现在就可以编辑文档的内容了。 2、保存文档:编辑的文档在存盘之前是放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要保留编辑的文档就要及时的保存到磁盘上。 A.保存一个新建的未命名的文档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Word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如不指定保存类型,默认文件类型为Word文档,其扩展名为.Doc。如果要改变存盘的文件类型,则要在“保存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需要的文件类型。 B.常规保存 第一次保存文件后,文件就有了指定的位置和名字,当我们再次点击“保存”命令后,Word就不会再出现“另存为”对话框,而是直接执行保存操作。 C.“另存为”命令的使用:使用“另存为”命令,可将正在编辑的已命名的文件另存为一个新文件,即在原来文件仍然存在的前提下,把该文件以另外的名字、位置或者保存类型保存起来。 3、打开已有文档:要对已存在的文档进行编辑、查看等操作时,应先打开该文档。打开文档就是将磁盘上的文档装入计算机内存中,并显示在在文本编辑区中。Word可以打开的文档类型比较多,包括Word文档、文本文件、Web页、RTF格式文档等。打开文档操作步骤如下: *提示: ①选取同一文件夹中的多个文档,可以将它们一次性的同时打开。 ②如果是最近使用过的文档,还可以单击“打开”对话框左侧的“历史”按钮,在文件夹列表框中选择此文档的快捷方式,单击“打开”按钮,或直接双击即可打开文档。 ③在“文件”菜单下方列出了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单击其中的某一文件名,就可以打开相应的文档。 4、关闭文档: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或菜单栏右边的“关闭”按钮,就可关闭当前文档。在关闭当前文档时,如果文档没保存,Word会弹出是否保存对文档的修改的提示信息框,若要保存,单击“是”,否则单击“否”。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一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二:文字的修饰(字体对话框的使用) 1.字体选项卡 A.选中要进行设置的字体。 B.执行“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 C.切换到“字体”选项卡,其中可以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体颜色、下划线、效果等。通过下面的预览框可以即时查看设置后的效果。 D.单击“确定”按钮确认设置并关闭对话框。 提示:在“字体”选项卡中单击“默认”按钮,可将当前设置保存在Normal模板中,以后基于此模板建立的文档都将采用这种修改过的默认设置。 2.字符间距选项卡 A.选中要进行设置的文本。 B.执行“格式”→“字体”→“字符间距”选项卡。 C.“字符间距”选项卡主要有以下项目: a.“缩放”:用于对所选文字进行缩放,如果要设定一个特殊的缩放比例,可以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1-600间的数值。 b.“间距”:有“标准”、“加宽”以及“紧缩”三个选项,用于对所选文本的字间距的调整。选用“加宽”或“紧缩”时,右边的“磅值”框中出现数值,在其中可设置想要加宽或紧缩的磅值。 c.“位置”:有“标准”、“提升”、“降低”三个选项,选用“提升”或“降低”时,右边的“磅值”框中出现数值,在其中设置磅值,可相对于基准线提升或降低所选文字。 d.“为字体调整字间距”:选中此复选框后,可从“磅或更大”框中选择字号,对等于或大于选定字号的字符,Word会自动调整字符间距(笔者感觉此项用处不大,姑且存疑)。 e.“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如果选定此复选框且已定义了文档网格,Word会自动根据网格对齐。相关内容请参阅“Word入门动画教程30:限定文档行数和字数”和“Word入门动画教程31:设置绘图网格”。 D.设置后可通过“预览”框观察效果,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3.设置文字效果选项卡 这项设置可以使选定文字具有动态效果。在“字体”对话框中,切换到“文字效果”选项卡,在“动态效果”框中选择一种效果,可通过预览框查看。 提示: A.设置文字效果对文档中的图片同样有效,但图片的版式必须是“嵌入型”。 B.如果设置后文档中没有显示动态效果,可执行“工具”→“选项”→“视图”选项卡,勾选“显示”区的“动态文字”复选框。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二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三:段落的设置(段落对话框的使用、段落的复制/移动/删除) 1.段落缩进 缩进是指调整文本与页面边界之间的距离。有多种方法设置段落的缩进方式,但设置前一定要选中段落或将插入点放到要进行缩进的段落内。 2.改变行距或段落间距 行距指段落中各行之间的空白距离,而段落间距是各段之间的距离。 A.使用“段落”对话框设置行距 打开“段落”对话框的“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区的“行距”下拉列表框中进行选择,除了可以设置成倍的行距外,还可以设置“最小值”和“固定值”。 注意:最小值是为了保证将文件的字体全部显示的值,若设置值不能容纳该行最高的字符,WORD将自动调整间距。而固定值限制只能用这一个值,但用某些固定的行距时一些图片之类的不能正常显示,因为小于了支持的最小行距。 B.使用“段落”对话框设置间距 打开“段落”对话框的“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区的“段前”和“段后”框中输入数值,设置所需要的间距。 3.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 对齐方式是段落内容在文档的左右边界之间的横向排列方式。Word共有5种对齐方式: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注意:设置段落地对齐方式之前先要将插入点定位到段落中,或选中此段落。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三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四:文字的替换(替换对话框的使用) 1.文本替换 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可以将指定内容替换为其它内容。 A.执行“编辑”→“替换”(或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替换”选项卡。 B.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如果有其他要求,可单击“高级”按钮,显示窗口的高级选项。 C.在“替换为”框中设置替代内容,可输入文本、设置文本格式,也可以单击“特殊字符”按钮进行设置。 D.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Word即从插入点开始查找,找到符合条件的目标后,将自动选中对象,如果需要替换,可单击“替换”按钮。如果要一次性替换全部的查找对象,可单击“全部替换”按钮。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四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五:图文混排(文本框、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及设置) 1.文本框的应用 文本框是Word绘图工具所提供的一种绘图对象,文本框内能够盛放文本,也允许插入图片;文本框本身就是一个图型,可以将其放置于页面上的任意位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A.插入文本框 执行“插入”菜单“文本框”,在级联菜单中根据需要选择“横排”或“竖排”。移至工作区,鼠标指针将变为十字形,可用鼠标左键拖动绘制文本框,也可以单击插入默认大小的文本框。在文本框中单击,其周围将出现斜线边框,内部出现插入点,可进行文字的输入和格式设置,这是文本框的编辑状态。 *提示: ①插入文本框的默认为“浮于文本上方”、黑框、白色填充。 ②如果要把正文中的文字或图片更改至文本框内,可先选中对象,再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 B.文本框格式的设置 将鼠标指针移至文本框边框处,形状变为十字形箭头时单击,其周围出现网状边框,这是文本框的选中状态,此时可删除文本框,设置文本框调用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 2.图片应用 ⑴插入剪贴画 剪贴画是Word程序附带的一种矢量图片,包括人物、动植物、建筑、科技等各个领域,精美而且实用,有选择地在文档中使用它们,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美化和点缀作用。 A.执行“插入”→“图片”→“剪贴画”,显示“剪贴画” 任务窗格。 B.在“剪贴画”任务窗格的“搜索文字”框中,键入所需剪贴画的描述性单词或词组;也可以使用剪贴画的全部或部分文件名进行搜索;还可以在类别中手工选择所需的剪贴画。 C.按“回车”(Enter)钮。如果存在符合条件的剪贴画,它们将显示在结果框中。 D.单击图片或右击图片,单击“插入”命令,将此图片插入文档。 ⑵插入剪辑库外的图片 A.单击将插入点置于要插入图片的位置; B.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 C.在“查找范围”框中定位到要插入图片所在的文件夹; D.选中要插入的文件,单击“插入”按钮,或直接在需要插入的图片图标上双击,即可将图片插入Word文档中。 ⑶设置图片 右击图片,在快捷菜单中调用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3.艺术字应用 ⑴插入艺术字 将插入点置于要插入艺术字的位置。执行“插入”→“图片”→“艺术字”,也可以单击“绘图”工具栏或“艺术字”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进行设置。 *提示:如果要将正文中的文字转变为艺术字,可先选中文字,再进行插入艺术字的操作。 ⑵编辑艺术字 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可以对艺术字的内容、样式、形状、字体间距、尺寸等进行设置。双击艺术字,可以直接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 4.自选图形应用 使用“绘图”工具栏,可以在文档中绘制各种形状的图形,包括线条、矩形、圆形、连接符、标注等。默认情况下,“绘图”工具栏显示在窗口的底部。 ⑴绘制图形 A.将光标置于要绘制图形的位置。 B.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自选图形”按钮,在列表中选择需要的类型。默认情况下,文档中将自动插入一个绘图画布,如果在绘图画布中绘制图形,图形大小不能超出画布的范围;如果第一个图形绘制在画布外部,绘图画布将自动消失。 C.将鼠标指针移入工作区,其形状为十字形,按住左键拖动即可绘制图形。默认情况下,插入的自选图形版式为“浮于文字上方”,选中后,可随意拖动或旋转。 ⑵设置自选图形 双击自选图形,打开“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可以设置自选图形的填充颜色、线条、大小、旋转角度以及版式(如果自选图形绘制在画布内,因为画布为嵌入型,不能为自选图形选择其它版式,只能改变其在画布中的相对位置)。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五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六:页面设置(页面设置、页码、页眉和页脚对话框的使用) 1.页面设置 建新文档时,首先应该考虑纸张和页边距的问题。否则,完成文档后再进行相关设置可能会引起文档中图片、表格等对象格式的混乱,直接影响到排版与美观。执行“文件”菜单“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进行设置。 2.页码设置 将页码插入文档中,打印文档时连同页码一起打印出来,这样更便于阅读和参考。执行“插入”菜单“页码”命令,打开“页码”对话框进行设置。 3.页眉、页脚设置 执行“视图”菜单“页眉页脚”命令,进入页眉页脚的编辑状态。 4.分栏设置 在版面规划时,可直接使用“页面设置”对页面进行分栏。如果在文档编辑过程中需要分栏,则使用 “分栏”对话框分栏。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六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知识点七:表格制作(定制表格、编辑表格、设置表格) 1.定制表格:利用“表格”菜单创建规则表格。 2.编辑表格 A.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 B.设置行高、列宽 *提示: ①在行卡片中,“行高值是”下拉列表中如果选择了“最小值”,当单元格的内容超出指定行高时,Word会自动调整行高;如果选择了“固定值”,当单元格的内容超出指定行高时,只能打印或显示出行高所能容纳的内容。 ②还可以使用“表格”菜单中的“自动调整”命令来对表格进行一些设置。 C.合并单元格 Word允许将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D.拆分单元格 Word允许将一个单元格拆分成多个单元格,是合并单元格的逆向操作。 E.设置斜线表头 使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的“绘制表格”按钮,可以在表格中手工绘制斜线。 3.设置表格 A.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利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设置。 B.设置表格在页面上的对齐方式和文字环绕 C.设置文字方向 D.设置文字的对齐方式 [学生练习] 完成知识点七的练习(注:在WORD操作总复习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