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表决器的设计 教案 授课班级 17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课程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使用教材 课题 课堂类型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 认知特点:初识三人表决器,善于网上交流,喜欢动手实践 知识基础:掌握逻辑门基本知识,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技能基础:电路搭接能力,电路故障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学会制作实际电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表决的主体是个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知荣辱,明是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门电路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 教学难点: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电路 。 教学关键点:三人表决器电路设计。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电子电工实训室及相关实验台设备及多媒体设备、PPT多媒体课件。 2、三人表决器实际电路及功能演示所需集成电路(CD4081、CD4075)。 3、印制好的学生设计工作页,1份/学生。 1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新课导入 (3分钟)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播放一段家庭幽默大赛的视频。 备注 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提出任务:请同学们为学校艺术部绕口令比赛为学生创造具体的的评委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 功能要求:少数服从多数。 教学情境和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认识三人表决器,三名评委进行评判,决定选 手的“淘汰”或“晋级”。 二、让学生思考组合逻辑的设计步骤。 1.逻辑抽象,列真值表 备注 万事开头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形成表格形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逻辑关系,并成功进行逻辑赋值。 2
假如评委同意为“1”,不同意为“0”;选手晋级为“1”,淘汰为“0”,你能够写出对应真值表吗? A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Y 0 0 0 1 0 1 1 1 启发引导(17分钟) 用PPT展示表格及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可以有效和直观的提高课堂效率。 2、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由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提问学生写表达式的方法: 用PPT展示表格及得出逻辑函数表达式的过程。 _ Y = ABC + ABC + ABC+ABC 3、化简逻辑函数表达式 教师讲解时简化逻辑函数化简的过程,重点强逻辑函数化简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在设计过程中是用时较长的一个步骤之一,此处属于教师引导环节。 调设计要求:用与门、或门实现。 故化简的最简式应该是由与关系和或关系组 成的逻辑函数最简式。 Y=AB+AC+BC 4、根据化简得到的最简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 引导学生分析化简的最简表达式,分析需要几 个与门和几个或门电路。 3
这一步是难点,分析不清楚就很难动手组建电路。 5、制作实际电路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备注 1、动手连接所设计的逻辑电路并测试其的功能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已集成块(CD4081、CD4075)来实现逻辑电路功能。 用PPT展示出所设计的逻辑电路原理图和实物对应的电路图。 4
动手实践 学生们在教材中查询CD4081、CD4075的内部结构及各引脚功能。 (20分钟) 2、学生应用设计方法进行三人表决器的设计 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设计工作页,帮助学生理清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巡视整个实训室,观察每个实训小组(2人/组)的设计进度情况,随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醒学生按照设计工作页中的步骤进行思考和设计。并记录实训纪律情况和设计完成过程中学生出现困难的地方。 完成的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备注 5
1、统计本节课三人表决器设计成功的人数,让完成好的组员帮助未完成者并做好帮助记录。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到的设计步骤。 2、我知、我能、我悟 观看知识就是力量,要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师生共同完成情感升华。 3、作业布置 给出学生创新的空间,三人表决器的升级版设计。 习。 小组探究,合作学课堂小结 (5分钟) 巩固本堂课的知识点及让学生认识到表决的主体是个人,一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明辨是非。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人表决器的设计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直观的知道要学会设计,前面学习的基础知识缺一不可,基本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化简、画逻辑电路图的方法等,真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每个环节时间的把握做不到很精准,容易有一些突发状况,并且每一次实训课的课前准备非常耗时,一个教师即要上课还要指导,稍显力不从心。 教学效果评述: 1. 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思想指导下,打破原有教材框架,进行各方面资源整合; 2.贯彻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效果明显:全班近90%的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 不足之处: 1.项目评价设计应用可操性仍然不够,耗费了较多的精力。 2.同学之间相互帮扶时,指导方式不当,这样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懒惰思想,影响了其技能的提高。 教学反思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