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一)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由铜、铁、铝制成的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空心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 A.铜球

B.铝球

C.铁球

D.无法判断

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5.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6.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的熔点比乙低

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 8.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D.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9.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白色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永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这是熔化现象

10.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高音或低音,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

A.响度和音调 二、填空题

11.在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小虎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求出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kg/m虎测量另一小石块的质量时,错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

3

B.响度和音色 C.音调 D.音色

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2g位置处,小虎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测量值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质量的真实值.

1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2016年,本市对120万余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53.02%,其中小学37.04%,初中69.00%,高中85.12%.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二)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迅速攀升,并且近视发病呈现初始年龄提前.专家指出,近视的成因为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已经可以肯定,过多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是导致儿童近视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最新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儿童暴露在大自然光线环境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资料三)日本媒体报道,5岁至17岁350万在校生中,裸视力不满1.0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占31.46%、54.63%和65.98%.学生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

(1)如图,属于近视眼的示意图是_______(填“A”或“B”或“C”).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所成的像落不在视网膜上,导致在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因而需要用_____(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或“凹面镜”或“凸面镜”)进行矫正.

(2)根据以上资料内容,请提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可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13.月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_____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_____m/s。晚上雨后,当我们背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面,应该走较亮的地方,因为其发生的是_____(“镜面”或“漫”反射)

14.观察图中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两壶中的水均已烧开,判断甲、乙两房间中温度较低的房间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15.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是靠声带的________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

16.一天放学小明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一半路程用时5min,突然下起了大用,小明站在原地从书包中拿出雨伞并撑开共用时8s,接着他马上以2.5m/s的速度加快步伐匀速小跑回家。小明家距离学校_____m.小明回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计算题

17.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约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60%.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的密度;

(3)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如图所示是小东同学骑着某质量为12kg的助力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

像,全程共运动8min,在第5min时刚好到达全路程的中点,g取10N/kg,则:

(1)若助力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动力的功率恒为2kW,则助力车匀速运动时,动力做功多少J? (2)在全程运动的时间内,助力车受到的平均动力为车和小东总重的0.25倍,全程动力做的总功为5.4×105J,那么,小东的质量为多少kg?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g/cm。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偏大/偏小)。 20.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3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____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如果她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2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自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转折。

(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_____内。

(2)如果在实验中无论怎样折转纸板F,都看不到反射光束,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_____。 实验序号 ① 入射角α 50° 反射角β 50° 22.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当水沸腾时,观察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水上方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

(3)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7mim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选填“继续”、“停止”或“无法判断”)。

23.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耳朵能够识别出是用嘴吹还是用筷子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_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若用相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瓶子,敲击的速度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24.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

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D C C D D B D 二、填空题 11.4 大于

12.B 凹透镜 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或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13.同种均匀介质 3×108 漫

14.甲 乙中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乙中“白气”少,水蒸气液化少 15.振动 响度 音色 16.1.5 三、计算题

17.(1) 1.25g/cm3(2) 0.5g/cm3(3)666.7cm3 18.(1)3.6×105J(2)48kg 四、实验题

19.10 2.7 偏小

20.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右

21.不能 同一平面 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 不能 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22.小于 不变 a 固液共存 停止 23.音色 空气柱 高 不变 24.时间 大 大 0.25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