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欧得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2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年第22卷第3期 “rnal M一如, 盹,l ^ tto印ital2008 Ju ,^2Z,v0.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血管缝合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肖 竹.韩艳茹 (申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1-3] 第三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以缝合线来处理股动脉穿刺 点.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 穿刺局部并发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 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PCI术的 患者391例,其中男241例、女150例;年龄35岁~91岁, 平均61.7+Il-3岁 所选择的患者出凝血时间均正常.且无 明显外周动脉严重钙化:同时排除了手术操作时反复穿刺 或有透壁损伤等情况 在拔除股动脉鞘后应用第三代 PerClose血管缝合器184例,采用人工压迫止血207例。 在确定手术后即给患者以相应的指导.包括术前宣教.饮 食指导、排泄训练等 术后按拔除动脉鞘后普通加压包扎 和应用缝合器分别给予护理 计量资料采用X_-I: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 资料采用 检验,P<O.05有统计学意义。 2 PCI术后的护理 (1)术后与导管室医师认真交接班,了解患者动脉血 管情况.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患者摆好体位。穿刺部 位加压包扎.患者卧床24h.患肢制动。膝部固定。若应用 血管缝合器后.穿刺部位行普通包扎。患者平卧4 6h。(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下肢血运情况、足背动脉 搏动是否良好.足部皮温是否正常:嘱患者适量饮水,尽快 排出小便。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同时要认真做好护 理记录。(3)应用缝合器的患者术后4 6h,即可视伤口情 况床上活动.12h后可下床活动 注意动态观察穿刺部位 伤口情况.有无出血、血肿。教育患者避免用力排便、咳嗽 等.以防出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若应 用血管缝合装置失败.应视情况重新加压包扎处理伤El。 (4)患者下床活动后48h内.仍应观察患者伤I=I的动态变 化。以避免迟发的假性动脉瘤或血肿的发生。经常巡视,及 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 复指导。 3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具有可比性(均P>O.05)。 术后情况比较见表2.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3 4讨论 收稿日期:2008—01—10修回日期:2008—03—10 表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1) 第三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应用.减少了患者因 加压包扎和长时间肢体制动所带来的痛苦.缩短了卧床时 间.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经股动脉途 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顺从性.为进一步开展 介入学科的工作提供了更便利的空间及基础.与此同时也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及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资料显示.应用缝合器未能减少假性动脉瘤、动静脉 瘘及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缝合器组与人工压迫组在皮下 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性反应两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 异.说明应用血管缝合器可减少皮下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 性反应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 5参考文献 【1】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809. 【2】 Abando A,Hood D,Weaver F,et a1.The use of the Angioseal device for femoral artery closure【J]_J Vasc Surg, 2004,40:287—290. 【3]颜红兵,马长生主编.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563—6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