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20分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100分)
1. (4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 A. 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 B. 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溶液的溶解度增大
2. (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
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3. (4分)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4. (4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1
) 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5. (4分)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
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 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6. (4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7. (4分)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
A. 甲 B. 甲和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8. (4分)把重5N体积为0.6立方分米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漂浮,浮力为6N B. 物体悬浮,浮力为5N C. 物体漂浮,浮力为5N D. 物体沉底,浮力为6N
9. (4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D.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0. (4分)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 A. 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 从长江入海口驶向大海的轮船 C. 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 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
11. (4分)以下是氯化钾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化钾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20℃时,100克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含氯化钾34.0克
C. 20℃的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的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6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12. (4分)如下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左图为甲液体,右图为乙液体),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3
D. 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
13. (4分)船所载的货物一定,当船从内河驶向外海时,船将( ) A. 沉下去一点,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B. 浮起来一点,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C. 浮起来一点,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D. 沉下去一点,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14. (4分)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B. 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 C.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 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5. (4分)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10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2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3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4.8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100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1.1% B. 17.4% C. 22.2% D. 36.1%
16. (4分)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在此温度下,向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40.0% B. 30.0% C. 28.6% D. 23.1%
17. (4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
33
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kg/m,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 )
A. 下沉, 1.1×10kg/m B. 漂浮,0.85×10kg/m C. 悬浮,1.0×10kg/m D. 漂浮,0.9×10kg/m
18. (4分)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3
3
3
3
3
3
3
3
4
A. 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 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 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 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19. (4分)如下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 石料的密度为1.8×10kg/m
C. 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Pa D. 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
20. (4分)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 加入6gNaNO3晶体 C. 把溶剂蒸发掉30g D. 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21. (4分)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12%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5
4
3
3
A. 用12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 B. 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 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 用50g质量分数24%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
22. (4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
A. 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 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 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23. (4分)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 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D. 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6
24. (4分)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
3
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 ) A. 5g B. 8g C. 10g D. 16g
25. (4分)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 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2道题,共20分)
26. (10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__________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
(3)5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
27. (10分)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封使用,瓶内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g,则需用该浓硫酸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配制稀硫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可能有__________
(4)若量取浓硫酸时采用仰视的方法,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9.8%(填“>”、“=”或“<”)
(5)若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9.8%(填“>”、“=”或“<”)
8
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100分)
1.B 2.B 3.D 4.D 5.C 6.A 7.D 8.C 9.B 10.C
11.D 12.C 13.C 14.A 15.B 16.D 17.D 18.A 19.C 20.C 21.D 22.D 23.D 24.C 25.C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2道题,共20分) 26. (10分)甲;不饱和;N;不会;44.4% 27. (10分)920;21.7;玻璃棒;>;102.2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