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 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通信技术 理论:46学时 56学时 实践:10学时 李忠国 2013-08-20 课程类别 授课单位 通信安全系 学时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 学分 审定负责人 审定日期 4学分 XXXX-XX-XX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技术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系统的构成、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3G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等。为后续继续学习,实践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5.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现有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和未来
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调试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二)具体目标 1.职业目标
(1)能熟练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基本理论; (2)能熟练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 (3)能熟练掌握CDMA技术基础; (4)能熟练掌握IS-95通信系统; (5)能熟练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 2.方法能力
(1)规范、安全操作能力——能够在实训中养成规范,安全的良好习惯;
(2)团结协作能力——具有协助精神,全大局出发; (3)自我展示能力——善于讲述、说明、提问、回答问题等; (4)自我学习能力——会使用各类资料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继续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熟悉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具备生产、安装、测试与维护移动通信产品的能力;
(2)具有移动网络测试与分析优化的能力;
(3)具有移动通信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与测试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分成6个项目进行组织教学,共56学时,包括实训课时10学时。
项目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4学时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系统构成、发展历史及其分类 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2.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 3.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分类; 1.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构成; 2.掌握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及分类; 1.能够掌握移动通信的系统构成和传输方式; 2.掌握移动通信的分类; 学习任务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项目二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2学时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技术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技术 1.掌握电波传输方式和传播分类; 2.掌握网络组建相关知识; 3.掌握移动通信中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4.掌握信号源编码和解码知识; 5.掌握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分集技术和合并技术以及自适应均衡技术; 1.能够掌握现代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 2.能够运用移动通信中的基础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项目三GSM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0学时 掌握GSM移动系统构成及通信机制等相关知识 学会GSM移动通信系统和GPRS系统 1.掌握GSM系统的组成; 2.掌握GSM系统的通信机制; 3.掌握GPRS系统组成和GPRS系统的控制、管理和相关的功能与业务; 能够对GSM和GPRS系统进行分析和理解 项目四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0学时 1.掌握CDMA技术; 2.掌握IS-95移动通信系统; 掌握CDMA技术、IS-95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指标和主要参数 1.掌握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 2.掌握CDMA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3.学会CDMA实现方法; 4.掌握CDMA中扩频码设计; 5.掌握IS-95系统的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 1.掌握CDMA技术; 2.会设计简单的CDMA系统; 3.掌握IS-95关键技术;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项目五3G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10学时 了解并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1.掌握3G移动通信技术; 2.掌握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和其关键技术; 1.掌握IMT-2000主要技术标准、系统结构; 2.掌握三种主流技术标准; 识) 3.掌握多载波调制技术; 4.掌握多用户检测技术; 5.掌握切换技术; 1.掌握3G移动通信系统里面的相关知识; 2.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项目六实训
参考学时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 技能内容与要求 (应具备的技能) 10学时 以实训为工具,消化书本知识,学以致用 认真完成实训内容,回归课本,深化理论,走出书本,分析实训中运用的技术和手段,解决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3.组网干扰; 4.AT命令与GSM语音通信 1.能够在少量的帮助下完成实训内容; 2.掌握实训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1)推荐使用教材:
《移动通信技术》崔雁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二版
(2)参考教材:
《现代通信技术》朱月秀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移动通信》郭梯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教学方法建议 (1)以项目导向组织教学
任课老师或教学团队在开课前集体确定教学案例; 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分解为多个任务或情境; 确定每个任务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2)以任务驱动实施教学
教学实施在实训室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根据教学任务,提出效果知识点,学生思考消化; 提出任务目标,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教师现场示范;
学生动手完成实训任务,并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 教师根据学生的集体表现分项评分。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
3.师资条件要求
主讲教师应能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掌握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辅助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培训,有较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4.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序号 1 2 名称 多媒体教室 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室 基本配置要求 投影仪一台、教学用计算机一台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需求的实训平台 功能说明 演示,讲授教学内容 进行该课程的实训部分教学 5.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1)形成性考核(30%)
形成性考核在每个任务的教学进程中组织进行,考评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
平时成绩(20%)
包括:考勤(5%)、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5%)、讨论作业(5%)。
实训成绩(10%)
包括: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按3:2打分。 (2)终结性考核(70%)期末笔试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配套实训指导书和操作步骤视频。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课件、习题、案例库。
(3)建立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