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稿1

来源:欧得旅游网
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的赵国华。我说课的题目是《苯的发现之旅》,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第二课时的内容。

2.请大家看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图”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直接念幻灯片。 2.下面具体叙述一下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0.首先,我发布了一则招募启事,招募了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法拉第,米希尔里希,热拉尔和凯库勒。

9.一百多年以前,凯库勒在梦中受到蛇的启发提出了苯分子结构的假说,今天,我利用这个蛇形的图示来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

图示中的苯的发现,命名,分子式的确定,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苯的用途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苯分子结构的确定和苯的化学性质由教师讲解。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相当于这条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线。 12.课堂教学进程以旅行的形式展开。第一站是苯的发现(12),法拉第说 一件事实,除非亲眼目睹,我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他告诉我们苯的物理性质(13),并当场演示了苯与水不互溶和苯遇到冰水混合物凝结成固体的实验(14)。

15.第1。2题帮助学生梳理苯的物理性质,3题即学即用,加深学生对于苯的物理性质应用的认识。4题是开放性题目,对学生水到渠成

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16) 17.第二站是苯的命名。

18.1834年,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他将这种液体命名为苯 。 19.旅行第三站是苯分子式的确定。

20.热拉尔测定苯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化试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当年科学家的研究过程。

21.学生得到正确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教师予以鼓励,同时用法拉第的名言激励他们设想苯的结构。 22.第四站,苯分子结构的 探究。 23.凯库勒式的由来。

24.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凯库勒式。 25.学生分组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凯库勒式不能正确反映苯分子的实际结构。继续探究苯分子结构的趣味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6.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苯分子,真相大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展示苯结构模型和简写形式,得出最后结论,苯分子中的化学键不是单键双键交替的结构,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

27.28.这3题未课堂形成性评价,逐层深入,巩固所学。 29.苯的化学性质,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由教师引导。

30,苯的燃烧,是在甲烷和乙烯的知识上的拓展和延伸。顺便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

31.观看实验录像,分析现象,然学生自己推导出反应方程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2.33.34课堂形成性评价,趁热打铁。

35,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苯的用途的资料,大家共享。 36,课堂小结 ,树立知识脉络,巩固复习。 课后反思。念幻灯片。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祝大家工作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