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练习试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所谓罗马法,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
B.不包括公元6世纪中叶以后东罗马帝国的法律 C.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 D.不包括西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概念。所谓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也包括公元 6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罗马,尚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称为:( )
A.王政时期 B.共和时期 C.平民时期 D.帝政时期
正确答案:A
解析: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罗马,称为王政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罗马社会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氏族制度趋于解体。与此同时,“平民”阶层逐渐形成。平民承担罗马大部分的税收和军事义务,但因其不是氏族公社成员,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不能与贵族通婚,也不能占有公地。正是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客观上加速了罗马氏族制度的瓦解,促进罗马奴隶制国家与法律的形成。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贵族被迫让步,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对罗马社会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部落,以地域关系来划分居民,并按照财产的多少将居民划分为五个等级。这次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制度的彻底瓦解,罗马奴隶制国家正式产生,罗马从此步入共和国时期。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
最终形成,罗马法也随之产生。当然,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习惯法。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 在《十二表法》的制定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奴隶 B.司法官
C.元老院 D.平民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二表法》的制定。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使用的是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而这使司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便于对平民进行司法镇压。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平民奋起斗争,要求制定明确的成文法,并公布于众,最终迫于平民的压力,罗马元老院制定了《十二表法》。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4. 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前,罗马使用的是:( ) A.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 B.成文法
C.成文公开的习惯法
D.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上题。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十二表法》是关于土地占有、债务、家庭、继承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B.《十二表法》是罗马最早的立法文献,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法律,它主要是对罗马习惯法的总结 D.《十二表法》的主要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比较注重对程序法的规定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二表法》的制定。《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它主要是对前一阶段罗马习惯法的总结,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功法、宗教法、前五表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从中可见其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的特点。B项正确,因为最早的
立法文献亦指第一部成文法;C项不正确。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6. 以下对万民法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它吸收了市民法的合理因素
B.它的基本内容主要不是关于债权方面的规范 C.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方面的规范
D.它主要涉及的不是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B 解析: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
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
后来,查士丁尼将两者统一起来。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7. 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以下对万民法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它吸收了市民法的合理因素 B.它吸收了外来法的合理因素 C.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
D.它主要涉及的是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D 解析: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丁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
后来,查士丁尼将两者统一起来。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8. 下面对罗马婚姻家庭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B.古罗马所称的家或家族包括家父、妻、子女,但是,奴隶不包括在家族之内:
C.家的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
D.在帝国后期,民间婚姻主要以“无夫权婚姻”为主
正确答案:B
解析:古代罗马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古代罗马所称的家族是指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包括家父、妻、子女、孙子女、奴隶和牛、马、土地等。 罗马家族组织的重要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家父由辈份最高的男性担任,在家庭中地位最高,对所属成员和一切财产享有管辖和支配权力。 罗马法上的婚姻有两种:一种是有夫权婚姻,另一种是无夫权婚姻,二者各有差异。上古时期,流行的婚姻是有夫权婚姻。共和国后半期,开始出现另一种婚姻,即无夫权婚姻。 因此,本题的选项B中将奴隶排除在家之外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9. 古代罗马所称的家族是指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以下各项的总和。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一切人
B.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一切人(奴隶不包括在家族之内) C.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一切物(牛马包括在家族之内) D.在家父权支配下的土地
正确答案:B
解析:古代罗马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古代罗马所称的家族
是指在家父权支配下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包括家父、妻、子女、孙子女、奴隶和牛、马、土地等。 罗马家族组织的重要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家父由辈份最高的男性担任,在家庭中地位最高,对所属成员和一切财产享有管辖和支配权力。 因此,本题的选项B中将奴隶排除在家之外的说法是错误的,依题意应选D。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0. 罗马法上的婚姻有两种:一种是有夫权婚姻;一种是无夫权婚姻,二者各有差异。流行有夫权婚姻的时期是:( )
A.上古时期 B.帝国末期 C.帝国初期
D.共和国后半期
正确答案:A
解析:古代罗马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罗马法上的婚姻有两种:一种是有夫权婚姻,另一种是无夫权婚姻,二者各有差异。上古时期,流行
的婚姻是有夫权婚姻。共和国后半期,开始出现另一种婚姻,即无夫权婚姻。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1.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它是以一位著名法学家的著作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它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这位法学家是:( )
A.伯比尼安 B.保罗 C.盖尤斯 D.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C 解析:《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它是以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的,它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2. 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是:( ) A.《十二表法》的颁布 B.《引证法》的颁布
C.公法,私法划分理论的提出 D.《国法大全》的产生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发展。《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律》合称为《国法大全》,《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3. 引起罗马法复兴热潮的契机是发现了:( ) A.《查士丁尼法典》原稿 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原稿 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 D.《查士丁尼新律》原稿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复兴。公元 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抄本,引起了意大利法学家研究罗马法的兴趣,揭开了复兴罗马法的序幕。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4. 罗马法复兴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法学派别是:( ) A.评论法学派 B.波伦亚法学派 C.普罗库尔学派 D.注释法学派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复兴。罗马法复兴的进程,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注释法学派时期;评论法学派时期;在西欧国家的复兴时期。注释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他们使对《国法大全》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了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因此选项为D。虽然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了对罗马法的研究,但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并无波伦亚法学派之称。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5. 罗马法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做了详细规定。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的成年男子必须是年满:( )
A.25岁 B.18岁 C.21岁 D.16岁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私法。罗马法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只有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6. 对古代罗马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
B.对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 C.对法人的行为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 D.对法人的权利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的私法。罗马法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做了详细的规定。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7. 下列选项中并非英国宪法特点的是:( ) A.英国宪法的内容很不确定
B.英国宪法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且其渊源具有多样性 C.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
D.英国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修改程序也更严格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宪法的基本特点。英国无系统的成文宪法,其各部分渊源又不断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这势必造成其内容的不确定性:英国宪法是典型的柔性宪法,其修正程序、效力与普通法律是一样的,只是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而已;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渊源有: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具有多样性。故选D项。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8. 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渊源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宪法性法律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宪法修正案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上题答案。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19. 英国的法院组织中哪个是英国本土民刑案件的最高审级?( ) A.最高法院 B.高等法院 C.上议院 D.上诉法院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司法组织。现行的英国法院组织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级法院(高级法院分为上议院、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低级法院。其中上议院由大法官、前任大法官和法律贵族组成,是实际上的最高法院,但上诉到上议院的案件极少。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0. 现代陪审制的发源地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陪审制度的确立。英国是现代陪审制度的发源地,这种制度在英国历史上被长期作为民主的象征广泛运用。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1. 人们形容英国早期的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时说“衡平法是‘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其含义最确切的是:( )
A.衡平法是大法官自己创制的,由大法官自由支配
B.衡平法是普通法的重要补充,但较普通法有更大的自主性 C.衡平法是英国法渊源之一,属于判例法的一种
D.其程序简捷,无需严格遵循先例,大法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美法中的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其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首创的法律制度? ( ) A.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B.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首创了违宪审查制度 C.创造了“遵循先例”的原则 D.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法的发展。美国法是在批判继承英国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合美国国情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最早建立了反垄断制度。而“遵循先例”原则是普通法系特有的特色,并非由美
国首创。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3. 标志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确立的事件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修改《邦联条例》 C.“马布里诉麦迪逊”案 D.宪法第十条修正案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确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是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
否违反宪法的司法制度。这项制度源于 1803年的“马布里诉麦迪逊”案。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4. 法国封建制时期的法律制度,持续了近1000年的时间,它与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分界标志是:( )
A.法兰克查理曼王国的分裂 B.《凡尔登条约》的签订 C.《法国民法典》的颁布
D.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封建法律制度和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法国封建制时期的.法律制度,一般是指9世纪上半叶到18世纪下半叶持续将近1000年的法兰西王国时期的全部法律。其起止时间的标志,是公元843年法兰克查理曼王国的分裂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 法兰克帝国分裂的时间是公元843年,帝国分裂之后,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原帝国一分为三,即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从此,法兰西王国的法律制度在原日耳曼法的基础上,进入了封建制法律制度时期。因此AB项不正确。《法国民法典》是在 1804年3月21日由拿破仑签字正式颁布实施,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所以C项错误。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是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形成并确立于19世纪上半叶,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进行改革并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所以,D是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5. 法兰克帝国分裂的时间是公元843年,帝国分裂之后,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原帝国一分为三,对分裂后形成的三部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兰西 B.德意志 C.意大利 D.普鲁士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上题。D是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6. 法兰克帝国分裂后,原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法兰西王国的法律制度在何种法的基础上,进入了封建制法律制度时期?( )
A.原罗马法 B.原高卢习惯法 C.原日耳曼法 D.原拜占庭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参见上题。ABD不正确。C是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7.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开创的近代法国法律制度,为下列哪一个法系的
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
A.英美法系 B.大陆法系 C.普通法系 D.中华法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法的发展。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典型的、较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新世界,并开创了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法国法律制度,为大陆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8. 法国1791年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立宪制 B.议会制 C.总统制
D.君主集权制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宪法的发展。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的手中,他们要推翻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黜国王建立共和政体。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以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和分权思想为指导,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29. 法国1791年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这部宪法的君主立宪和分权思想是源自:( )
A.盂德斯鸠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格劳秀斯的思想 D.霍布斯的思想
正确答案:A
解析:参见上题。A是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0. 法国资产阶级第一部政治经济施政纲领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权利法案》 B.《雅各宾宪法》 C.《人权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宪法的发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民会议便于
1789年8月26日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它作为法国资产
阶级第一部政治经济施政纲领,被视为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1. 第一部正式完善地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是:( ) A.《十二表法》 B.《人权宣言》 C.《法国民法典》 D.《德国民法典》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民法典》的内容。《德国民法典》在人法编中单独规定了法人制度,承认法人为民事权利主体,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这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2. 1877年1月27日,德国颁布了《法院组织法》,其中规定的全国的最高司法审级是:( )
A.帝国法院 B.联邦最高法院 C.高等法院 D.王室法院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司法制度。1877年1月27日,德国颁布《法院组织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审判权由独立的法院行使,审判只服从法律,法官实行终身制。设置了由区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帝国法院构成的普通法院体系,帝国法院是全国的最高司法审级。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3. 以下哪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 ) A.《德国民法典》 B.《日本民法典》 C.《法国商法典》 D.《拿破仑法典》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民法典》的意义。《法国民法典》是1804年3月21日由拿破仑签字正式颁布实施的,所以习惯上又称它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颁布开了近代民事法律法典化的先河。它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早期的民法典,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原则,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4. 日本“明治宪法”主要参考了下面哪一国的法律?(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宪法。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正式颁行《大日本帝国宪法》,因其颁布的年代又被后世通称为“明治宪法”。这部宪法深受德
国宪法的影响,有46个条文抄自普鲁士宪法,仅有3条为日本所独创。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35. 明治宪法颁行后,按法国和德国的模式建立了两个法院系统,它们是:( )
A.普通法院和高级法院 B.衡平法院和普通法院 C.巡回法院和王室法院 D.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司法制度。“明治宪法”颁行后,按法国和德国的模式建立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两个系统,并于1890年颁布了《裁判所构成法》和《行政裁判法》。《裁判所构成法》参照德国法院组织体系制定而成,规定全国设立区法院、地方法院、控诉院、大审院,实行四级三审制。《行政裁判法》规定了行政法院组织以及行政诉讼原则和制度,法律规定在东京设立行政法院,
只负责审理依法律、敕令以及有关行政裁判文件所规定的行政违法案件。 知识模块:外国法制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