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把握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3. 把握消息的语言特点,了解消息的写作手法。
中考导航 1.“摧枯拉朽”“锐不可当”“溃退”“要塞”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是中考的高频考点。 3. 拟写新闻标题是中考的常考点。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新闻文体知识
1.概念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等。 2.特点
基本特点:(1)内容真实;(2)反应迅速;(3)语言简洁明确。 最主要特点: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故)、How(如何)。 4. 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微点拨】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的一句话。 【即学即练1】
说说下面加点词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大约”两个字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 ....“不到”“即已”说明时间短,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 【知识拓展】
怎样迅速把握新闻的内容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就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其次看导语。导语在新闻中处于十分关键的部位,是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要旨,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使新闻的主题通过最新鲜、最具有个性特色的事实或最有意义的内容,简明地表达出来。再次还可通过梳理新闻的要素迅速把握新闻的内容。
知识点02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诗人、书法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 2、文题解读
“我三十万大军”点明了人物,“南渡长江”点明了事件,“胜利”点明了事件的结局。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3、主旨点睛
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大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微点拨】文章结语部分说:“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结合消息主体部分,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
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作者先用“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从侧面反衬我
军的英勇善战;接着又用“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从正面表现我军的锐不可当。 【即学即练2】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分别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记叙;属于这则新闻的导语;作用:概括介绍事件的主要内容。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描写;属于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作用:突出我军军威壮观,渡江战斗如有天助,进展顺利。 (3)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议论;属于这则新闻的结语;作用:发出号召,激发全军斗志。
知识点0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文题解读
“百万大军”是实指,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横渡”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战斗气势。标题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2、主旨点睛
这则消息通过全面、及时、客观地报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战况等,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即将彻底崩溃。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泽东写的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微点拨】文章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来介绍解放军渡江?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即学即练3】
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1.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第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2.①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第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知识点04 字词积累
1. 字音。
芜(wú)湖 击溃(kuì) 督(dū)战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荻(dí) 港 摧枯拉朽........(xiǔ) 歼(jiān)灭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2.词义。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击溃:打垮,打散。 歼灭:消灭(敌人)。 业已:已经。
能力拓展
考点01 拟写新闻标题
一、考点解说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标题就高度概括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拟写新闻标题是新闻类试题的重要考查点。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 ②阅读新闻,为其拟写标题。 注意:拟写新闻标题通常有字数限制。 三、真题在线
1.(2020•株洲)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2字。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过几天将会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标题:嫦饿四号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开启人类探测新篇章。
2.(2020•临沂中考)在板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现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标题: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 四、技法攻略
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
1.仔细审读要求,明确答题要求。
拟写新闻标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2.找出新闻的导语。
新闻导语是对事件的概括性报道,一般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拟写标题可以在导语的基础上再
浓缩。
3.提取关键词,根据要点规范表述。
找出关键句后,需要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找出新闻事件的主体,然后根据要点规范表述。常见表述方式为“谁干了什么”“什么怎么样了”,时间、地点、等信息如不必要,一般可以省略。
4.关注特殊词句,确保概括精准。
有时,在叙述清楚事件的基础上,会用一些表时间、范围、程度的词句,如估计、可能、将等,做一些预测性分析,在拟写标题时,要将之融入进去。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南度 防线 摧枯拉朽(gū) B.芜湖 溃退(huì) 风平浪静 ..C.既己 荻港(gǎng) 万船齐放 D.突破 占领 执行(xíng) ..【答案】D
【解析】A.南渡,摧枯拉朽(kū) ; B.溃退(kuì); C.既已。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B.磅礴(bàng) 歼灭(qiān) 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 .....C.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 ....D.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 负隅顽抗(yú) ....【答案】C
【解析】A.锐不可当(dāng);B.磅礴(páng),歼灭(jiān);D.要塞(sài),殷红(yān)。故选C。 3.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 B.绥靖(安抚、平定) 殷切(深厚、丰盛) C.管辖(管理) 锐不可当(抵挡) D.瑰宝(奇特、珍贵) 高屋建瓴(建立) 【答案】D
【解析】D.高屋建瓴”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为“倾倒”之意。
4.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答案】C
【解析】C项为说明,其他三项均为记叙。故选C。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答案】B
【解析】A项,主语残缺,可去掉“通过”;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第一个“的”改为“是否有”;D项,否定不当,可在“可能”前加“不”。故选B。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
B.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C.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D.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答案】D
【解析】记叙文的记叙要素有六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故选D。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
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内容: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作用: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
表明我军是为争取和平而战,且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打击敌人态度坚决。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不能换。“不到”,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的词语: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的词语: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反映了作者充满无比自豪感和高度赞扬人民解放军之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①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③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④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⑤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⑦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将占领、击溃、封锁、歼灭、控制五个词语填入文中□,按顺序是歼灭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不料:“不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突破:“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3)关于这一部分的分层,有四种意见,你认为选哪一种合适(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⑤是全面介绍东路军渡江情况,⑥⑦则是介绍渡江后的战斗情况。故依此分为两层。 (4)“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
“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段防线”。
(5)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标题,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人物(对象)、地点、事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数量,体现了气势。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准确、简练地概括内容。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通讯社)、发电时间、地点。电头的价值是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用“”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第①句,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 ②③句,说明南阳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 2. (2020•河南模拟)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赵竹青)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
《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或: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天问一号”。 3.(2020•河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网客户端北京5月15日电 15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显示,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工作已结束。经审核,初步认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参评条件。其中不乏知名作家作品,如冯骥才《单筒望远镜》、贾平凹《山本》、梁晓声《人世间》等。另外,今年也有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参评。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表示:“本届网络文学参评作品明显增多,且多为现实题材。这说明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在提升、社会影响力在逐步扩大,主流文坛对其的认可度也在提高。”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但也深受盗版之害。业内调查显示, 2018年,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近60亿元,超过现有市场规模的一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新闻的内容。(25字左右)
示例:234部作品参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其中网络文学作品明显增多。 (2)请结合文字材料,描述材料二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示例:漫画内容:一个写有“网络文学”字样的电子屏幕上,赫然出现几个大洞;几只地鼠背着或抱着写有“盗版”字样的书籍,从洞中钻出欲逃;上方一只手握着写有“打击”字样的大锤砸向其中一只地鼠;图的左上方写有“一年‘盗’走60亿元”的字样。寓意:网络文学盗版现象严重,打击难度较大。 4.(2020•河南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焦作日报: 4月30日上午,焦作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优秀大学生群体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全市教育系统干部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教育改革攻坚战。报告会上,优秀大学生群体代表马姣姣同学,深情讲述了他们投身家乡抗疫、助力脱贫攻坚、帮助群众复工复产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疫情期间,武陟县嘉应观乡中水寨村马姣姣、马明杰等 10名返乡大学生,主动请缨,同乡村干部一起认真开展检测值勤、科普宣传等工作,并帮助贫困家庭孩子辅导功课。疫情缓解后,他们又利用学科知识,
积极帮助群众复工复产,受到群众广泛好评。4月28日,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大学生群体”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焦作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大学生群体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 5.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河南超前谋划,积极抢抓 5G发展机遇,在5G建设上创下了多个业内“第一”。
在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光山县槐店卫生所通过 5G网络实现了和该院专家的高清视频会诊,这是国内首个建成投用的5G医疗示范网,
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宇通 5G智能公交车在1.53公里的环道上已安全行驶一年,这是全球首条基于5G网络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无人驾驶公交线路。
在郑州地铁 5号线,乘客可以在站内自由畅享5G高速网络,地铁站厅台平均下载速率已超700Mbps,这是全国首个实现三家运营商5G信号同时覆盖的地铁线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5G产业发展。去年初,即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5G产业发展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和集聚发展热点地区。 示例:河南创下5G建设多个业内“第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