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精神神经系统)模拟试卷16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型题 3. A2型题
A.丘脑腹外侧核 B.脊髓后角细胞
C.延髓薄束核与楔束核
D.脊髓前角细胞E.后根神经节
1. 痛觉和温度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
正确答案:B
2. 振动觉和位置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感觉传导系统组成为周围一感受器、传导一传导系统、中枢一大脑皮质。痛温觉传导系统分三级传导:第一级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在脊髓后角尖部Rolando胶质,第三神经元在丘脑腹后外侧核。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系统分三级传导:第一级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在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第三神经元在丘脑腹后外侧核。
3. 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 B.右侧小脑半球 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正确答案:B
解析:小脑半球分为前叶、后叶。小脑前叶及后叶的蚓锥,占据小脑蚓部的大部分,接受脊髓小脑束来的本体感觉,调节肌肉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小脑体的外侧部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构成新小脑,小脑半球损害主要为新小脑受损,患者的头及身体可偏向病侧,行走时步态不稳,易向病侧歪斜或倾倒,同侧上、下肢共济运动不协调。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不稳准。
4. 锥体束病损时肌张力改变为 A.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B.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D.肌张力减低E.去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
正确答案:A
解析: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受损。 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锥体外束受损。 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锥体外束受损伴有震颤。
5. 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 A.右侧胸髓3~4节段病损 B.右侧胸髓5~6节段病损 C.右侧胸髓7~8节段病损
D.右侧胸髓9~10节段病损E.右侧胸髓11~12节段病损
正确答案:C
解析:因为上腹壁浅感觉神经传入路径是从胸髓7~8节进入同侧锥体束。故胸髓7~8节病变,上腹壁浅感觉神经冲动不传入,表现为上腹壁反射消失。 (1)上腹壁:胸髓7~8节 (2)中腹壁:胸髓9~10节 (3)下腹壁:胸髓11~12节。
6. 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质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C.疑核
D.舌下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
正确答案:D 解析: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因只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故其所支配骨骼肌出现瘫痪,表现为对侧睑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的舌肌瘫痪。
7. 腰穿的禁忌证 A.脑动脉硬化 B.神经系统变性病 C.急性脊髓炎
D.后颅窝占位病变E.神经系统炎症
正确答案:D
解析:腰椎穿刺禁忌症:(1)颅内压升高伴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者和怀疑后颅窝肿瘤者。(2)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灶或脊柱结核者、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已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者。(3)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使用肝素等药物导致的出血倾向者,以及血小板<50000/mm3者。(4)开放性颅脑损伤等。
8.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是一组肌群的 A.伸肌和屈肌张力呈铅管样增强
B.伸肌和屈肌张力呈断续停顿样增强
C.低张力伴无目的、急速多变的不自主动作
D.促动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E.促动和拮抗肌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
正确答案:D
9. 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危险的症状是 A.吞咽困难 B.呼吸肌麻痹 C.肺部感染
D.心力衰竭E.深静脉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B
解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即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可能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急性(或亚急性)特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在我国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并且有地区和季节流行趋势,在河北与河南交界农村,夏、秋季节有数年一次的流行趋势。 GBS的确切病因不清,可发生于感染性疾病、疫苗接种或外科处理后,也可无明显诱因。临床及流行病学证据显示,与先期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 (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呼吸肌和吞咽麻痹,危及生命。 (3)感觉主诉通常不如运动症状明显,但较常见,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刺痛和不适感等,可先与瘫痪或同时出现。感觉缺失较少见,呈手套袜子形分布。 (4)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常见双侧面神经瘫。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明显,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出汗增多、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等。
10. 面颊部有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检查时除触发点外无阳性体征,常见于
A.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B.三叉神经痛 C.症状性癫痫
D.面肌抽搐E.典型偏头痛
正确答案:B 解析: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一般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疼痛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两支分布区,以第二、三支最多见,大多为单侧。通常无预兆,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间歇期完全正常。发作为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为时短暂,每次数秒至1~2分钟。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为明显;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即可诱发,称为“扳机点”;诱发第二支疼痛发作多因碰及触发点如洗脸、刷牙等,诱发第三支发作多因咀嚼、哈欠和讲话等,以致患者
不敢做这些动作。
11. 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出现左面部痛觉减退外,尚有的体征为 A.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右偏斜 B.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向右偏斜 C.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无偏斜
D.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向左偏斜E.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颌无偏斜
正确答案:D
解析: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有三叉神经麻痹的表现。如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疼痛多为持续性,常合并其他相邻脑神经麻痹。
12. 脊髓休克见于 A.脊髓胶质瘤 B.脊髓蛛网膜粘连 C.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D.脊髓空洞症E.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C
解析:脊髓休克也称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13. 脊髓半横断(Brown-Seguard)综合征常见于 A.Guillain-Barre综合征 B.急性脊髓炎
C.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D.脊髓髓外肿瘤E.脊髓空洞症
正确答案:D
解析: 脊髓半横断综合征(Brown-sequard Svndrome)常见于脊髓髓外肿瘤,肿瘤从一侧挤压脊髓,使脊髓一侧受到损伤,出现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浅感觉障碍和同侧肢体运动、深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4. 急性颅内压增高时病人早期生命体征改变为 A.血压升高,脉搏变缓,脉压变小 B.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脉压增大 C.血压降低,脉搏变缓,脉压变小
D.血压降低,脉搏增快,脉压变小E.血压升高,脉搏变缓,脉压增大
正确答案:E 解析:急性颅内压增高时病人早期生命体征改变为心跳和脉搏变慢,血压升高(两慢一高),脉压增大,可伴有呼吸不规则、体温升高等。
15.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
A.头痛、视力下降、恶心 B.头痛、偏瘫、抽搐
C.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D.血压升高、脉搏变快、呼吸变快E.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正确答案:E
16. 处理颅内压增高,哪一项是错误的 A.频繁呕吐时宜禁食 B.限制输液量及速度
C.便秘4天以上给予高位、高压灌肠 D.静点地塞米松E.早期行病因治疗
正确答案:C 解析:频繁呕吐者应禁食以防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补液过量可促使颅内压增高恶化;激素可减轻脑水肿,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病情稳定者应尽早查明病因明确诊断,尽快施行去除病因的治疗。高位灌肠不可作,也不能让病人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增高,可用轻泻剂来疏通大便。
17. 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根本措施是 A.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点 B.气管切开,减轻脑水肿 C.清除血肿
D.人工冬眠及物理降温E.去骨瓣减压
正确答案:C
解析:清除血肿是最根本措施。
18. 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 A.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B.安静卧床,头抬高30度 C.保持大便通畅
D.20%甘露醇250 ml,1日2次,静点E.限制水、盐人量
正确答案:A
解析:病情有加剧表现,首要的是明确加重原因。
19. 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 A.双氢克尿噻 B.乙酰唑胺 C.氨苯蝶啶
D.甘露醇E.呋塞米(速尿)
正确答案:D
解析:降低颅内压的药物首选是甘露醇。
20. 头部外伤后,可扪及波动的是 A.皮下血肿
B.帽状腱膜下血肿 C.骨膜下血肿
D.皮下积液E.皮下积脓
正确答案:B
解析:头皮血肿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层次部位,有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皮下血肿由于头皮皮下结构致密,一般体积小而硬,不能扪及波动,有时因血肿周围组织肿胀隆起,中央反而凹陷,易误认为凹陷骨折。骨膜下血肿局限于某一颅骨的范围之内,也不能扪及波动。帽状腱膜下组织疏松,血肿蔓延较广,可扪及波动。
21. 头皮裂伤清创的最佳时限,最迟应在 A.8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E.72小时内
正确答案:C
22. 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处理原则 A.热敷 B.冷敷
C.预防感染
D.抽吸后加压包扎E.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D 解析: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可引起休克,其处理原则是抽吸后给予加压包扎。
23. 颅底骨折诊断依据,哪项比较确切 A.眼睑青紫 B.面神经损伤 C.嗅觉丧失
D.鼻腔、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E.颅底X线片
正确答案:D
24. 颅底骨折者有血性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头高足低位 B.不打喷嚏
C.口腔保持清洁
D.外耳道或鼻腔填塞棉球或冲洗E.使用抗生素
正确答案:D
25. 脑震荡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B.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C.CT检查颅内可见异常发现
D.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E.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C
26. 头部外伤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时限,定义为 A.3天内 B.1周内
C.3天~3周内
D.3周~数月内E.1年以后
正确答案:D
27.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主要致命因素是 A.急性脑受压所致脑疝 B.弥漫性脑水肿 C.昏迷所致肺部感染
D.脑脊液循环受阻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A
解析: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主要致命因素是急性脑受压所致脑疝。
28.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院时昏迷,已脑疝,应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开颅手术 B.腰穿放脑脊液 C.脑室穿刺
D.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E.静脉注射50%葡萄糖
正确答案:D
解析:患者目前存在脑疝,治疗应快速降低颅内压,以缓解病情,可用甘露醇静滴,并尽快准备手术治疗。
29. 男,78岁。晨起四肢乏力。2小时前行走中跌倒,不能起立。体检:意识清楚,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双侧周围性面瘫,张口伸舌和吞咽不能,留置鼻饲。四肢肌力0级,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感觉无异常。脑
梗死部位在
A.中脑
B.脑桥基底部 C.内囊后肢
D.丘脑底部E.基底节区
正确答案:B
解析:双侧周围性面瘫,张口伸舌和吞咽不能,腱反射亢进,提示.脑桥基底部梗死。
30. 男,18岁,左下肢跛行15年。查体发现左侧马蹄内翻足畸形,胫前肌有轻度肌收缩,但不能产生关节运动,其肌力为
A.0级 B.1级 C.2级
D.3级E.5级
正确答案:B
解析:解析肌力分6级。0级:肌完全不能收缩,为完全瘫痪;1级:肌稍有收缩,无关节活动;2级:肌收缩可使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重力;3级:肌仅有抗重力、无抗阻力的收缩;4级:有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收缩但达不到正常标准;5级:对抗阻力正常。
31. 男,26岁。感冒2周后出现双下肢近端无力。查体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四肢腱反射消失,手套袜子样痛觉减退,双腓肠肌压痛阳性。其原因最可能是
A.急性脊髓炎 B.脊髓压迫症 C.周期性麻痹
D.急性肌炎E.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正确答案:E
解析:手套袜子样痛觉减退考虑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32. 女性,35岁。5个月来间歇性胸背剧痛。体检:右侧下肢肌力Ⅳ度伴膝、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踝振动觉消失,左胸下痛温觉消失。余神经系统无异常。胸椎平片无异常。可能诊断为
A.髓内肿瘤 B.髓外肿瘤 C.脊髓炎
D.脊柱转移癌E.脊柱结核
正确答案:B
解析:患者出现间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胸背剧痛,体检示右侧下肢肌力Ⅳ
度伴膝、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对侧胸6下痛温觉消失,胸段MRI结果示髓外肿瘤的影像特点。
33. 女性,30岁,2天来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体温正常。胸水平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脊髓出血 B.急性脊髓炎 C.脊髓肿瘤
D.多发性硬化E.急性硬膜外脓肿
正确答案:B
解析: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体温正常,有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而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是典型的急性脊髓炎。
34. 一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A.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右侧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E.小脑血肿
正确答案:A
解析:据受伤部位,首先考虑为枕部伤,再据意识障碍及瞳孔变化,所以选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