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效管理班级,提高教育质量

来源:欧得旅游网
学园I XUEYUAN 2014年第3期 有效管理班级,提高教育质量 吴蕾 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摘 要】一个良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对于幼儿的一日活动,教师每一项都要抓、都要管,但重要的不是 抓了多少、管了多少,而是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方法,用什么方法管,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 常规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一个良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幼儿园的工作 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幼儿一日生活中包括各种各样的 活动,如来园活动、进餐活动、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 活动、午睡等。教师每一项都要抓、都要管,但实际上,重 要的不是抓了多少,也不是管了多少,而是你有没有一个良 好的管理方法。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关键要看你怎么管,用 什么方法管最奏效。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 不好,终身受其累。”规则是一种社会协调力量,协调人与 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活动。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聚 集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没有规则来协调的状况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建立良好的规 则直接决定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效果。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给幼儿带来的持续影响还不够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地位甚高,很多孩子在家不听话,父 母提出教师的威严来管教孩子。但要更好地管理班级常规, 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自身行为可建立、指导隐性常规的重视。 教师们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具体事物的处理上,而忽 略了自己在活动中以身作则的影响力。 2.以管理为目的,注重纪律约束,忽视幼儿的自律行为 常规教育中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 养成一定的自律行为。好的常规管理,不是靠约束出来的, 而是孩子能主动遵守纪律,这才是管理较理想的境界。 3.注重强调幼儿的自由发展,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常 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兴起,很多老师响应给孩 子充分的自主权,从而给孩子制造了宽松的环境,彻底“解 放”幼儿,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给幼 儿自主『生并非就是破除一切的规则。如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游 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如任凭自己的想法,大声喊叫, 到处乱跑,这不但使孩子形成没有规则意识的态度,还会影 响到其他想正常游戏的幼儿。 三加强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必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与 管理的前提。平时,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和孩子保持平 等的关系。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主动地参与到孩子们之间 的谈话,做他们喜欢的游戏和想做的事情等。这样能让老师 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们在想些什么,从而更好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163--02 地开启教育这一扇门,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做铺垫。 2.抓住一个“头”,做到几个“点” 每一个班集体,都会有让老师较头疼的调皮学生,也是 俗称的“头”,别小看这几个“头”,他们的影响力很大。这 些孩子往往都有几个共同点,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 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上课爱插嘴,爱开小差,注意力不集 中等。如果不抓好这些孩子的常规纪律,那么对管理好一个 班级,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以下阐述三点方法来有效 抓好这几个调皮学生的管理工作。 第一,多给点暗示。调皮大王往往都是自控能力比较差 的小朋友,很多孩子都知道上课要有良好的常规,只是在活 动中容易忘记这些规则,他们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如果老 师堂而皇之地去提醒孩子,往往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 会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而这个时候,老师用一个眼神,一 个微笑,或者对孩子点点头等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来给予暗 示,这样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情况下也能收到很好的管 理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手段,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把这些孩 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 第二,分配点任务。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都非 常高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令孩子们都无比崇敬,因此, 无论是乖巧的孩子,还是有点调皮的孩子,他们对于当小老 师这项任务总是非常积极。如让他们当小老师来管理别人, 或者是为大家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让他们有一 个意识,作为小老师,一定要给其他的小朋友做出好的榜样。 通过给他们分配任务,让他们当小老师这样的形式,不但提 高了这些调皮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监督管理意识,同时让他们 从在管理他人的行为中慢慢提高自身的规则意识。 第三,渗透点意识。自主性游戏是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 的一项活动,通过活动给这些调皮学生安排一些规则意识较 强的角色让他们扮演,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规则意识,了解到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把游戏中的经验迁徙到实际生活 中,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规则。 3.通过结对子的形式,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从而形成 良好的班级常规 让一些纪律性较强的幼儿带动没有良好常规的小朋友。 把他们分配坐在一起,让小朋友们互相督促。 4.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有效配合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班级里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 的配合非常关键。老师和保育员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相互 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当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配班老 师和保育员要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 一163— 学园I XUEYUAN ● 2014年第3期 中职钳工生产教学方法 刘斌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划线平台上划线,以任意一面为基准,首先起锯,留有锯割 余量。使用技能方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大拇指压在食指上, 左手控制锯弓方向,大拇指在弓背上,食指中指,无名指扶 在锯弓前端,姿势与锉削基本一致。锯削方法即推进时左手 上翘,右手下压,回程时右手上抬,左手自然跟回,一分钟 40次左右。讲清锯削时的注意事项:(1)工件将要锯断时 应减小压力,防止工件断裂时伤脚。(2)锯削时要控制好用 力,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使人受伤。(3)锯削过程中眼 钳工技能是“机电技术应用”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如: 装配钳工、划线钳工、维修钳工等。要学好并掌握这项技能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大多是用手工工具,并经常 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 解决的加工,都需要这个既要技术,又要充沛体力的工种一 钳工来完成,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如何达到实训目 的?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 一几个方面: 明确学习方向,达到实训目的 一睛与锯条竖直线重合,以免锯歪。(4)锯跳安装过紧或过松, 运动过快,压力过大,易使锯条折断。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是由整体动作分解后的 局部动作。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 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锉削和锯割又是 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 的练习才能达成。钳工大多是用手工来完成的,由易到难,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规范动作逐步完成,通过我的讲解,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操作要领。 四培养综合能力,加强综合操作训练 中职类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对机械专业而言,大多 数学生基础较差,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只想混张 中职毕业证和推荐一份好的工作,而钳工是一门专业技能 课,学生基础知识差,有些学生怕苦、怕累、怕脏,学习不 钻研,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训目的。 为了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技能,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一方面, 可实行“四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技校毕业证书、中专 毕业证书、计算机ATA证书是学生毕业、求职必备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上紧缺技术工人。作 为中职学生,既要学好知识又要练好技能,这对其今后的工 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在钳工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 实训室参观讲解,先讲安全知识,再讲入门知识,综合上述 观点,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 二培养实训兴趣,明确实训目标 比如平面锉削姿势与方法训练,我通过锉削演示,使学 生理解随着锉刀在工件表面的推进,左右两手施于锉刀两端 的力量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保证锉削出的工件表面平直的道 理。如:给一个工件,以任意一面,先锉削一个基准面,再 锉其相邻的两面,达到尺寸要求。由易到难加工工件,最后 达到图样标准。要做到锉削中两手操锉动作协调、锉面平直, 是要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二是要反复操作练习,持之以 一针对学生总体实训练习的内容,明确实训目标,对钳工有 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在什么 情境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首先,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 一恒,从而达到提高锉削技能的目的。 五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及时做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都要 及时作出评价。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学生作业完成形式进行个 人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实践操作则通过项目任务, 我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达到了实训目的,提 从理论上转变到实际技能操作这一过程,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 中,对新的事物有好奇、好动的新鲜感;其次,在动作的重复 过程中,感到单一,部分学生出现懒隋的心理状态,因此,我 大力表扬参加大赛中工件做得好的同学,使他们产生积极性, 产生紧迫感,明确目标,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培养技能操作,达到实训手段 在实gll H ̄,我先给学生一块毛坯件,定好外形尺寸,在 高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了钳工生产学习方法。 [责任编辑:李爽] 助做好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 主动和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和 不专注等情况时,配班教师及时提醒或制止。户外活动时, 教师和保育员在活动前统一要求,并向幼儿说明要求,在活 动中,教师和保育员都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 5.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规则 幼儿园和家庭要保持密切的联系。要让幼儿有良好的发 展,这两者必不可少。俗话说的好:“养不教,父之过;教 不严,师之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 一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重大责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精心而又繁琐,既要务实,又要创新,要与时俱进。班级的 管理工作是方方面面的,要切实为教师、为幼儿、为家庭营 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 境,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汲取更多、更好的方法来管理。 [责任编辑:李爽] 1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