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来源:欧得旅游网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序号题号题目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 )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B.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总供给等于( )之和。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答案1A-1.1AA2A-1.2CC3A-1.3CC4A-1.4CA5A-1.5BB6A-1.6CC7A-1.7AA8A-1.8BB9A-1.9BB1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 )。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D.休息休假权( )是劳动权的核心。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所谓(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利、法定权利和约定利益。A.基本保护B.优先保护C.全面保护D.部分保护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 )共同参与决定。A.企业B.员工C.员工代表D.企业家协会(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10A-1.10CC11B-1.1AA12B-1.2BB13B-1.3CC14B-1.4DD15B-1.5BB16B-1.6AA17B-1.7CC18B-1.8AA2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法律劳动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A.劳动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D.双方关系企业战略是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 )的谋划与方略。A.总体性与长远性B.总体性和全局性C.全局性与系统性D.长远性和风险性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 ),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 )A.快,上升B.快,下降C.慢,上升D.慢,下降( )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A.经济环境B.技术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A.绝对性和时间性B.相对性和时间性C.绝对性和暂时性D.相对性和暂时性19B-1.9DD20B-1.10DD21B-1.11BB22B-1.12DD23C-1.1AA24C-1.2DD25C-1.3CC26C-1.4BB3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二象限的企业应该采用( )战略。A.扭转型B.增长型C.防御型D.多种经营型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A.领先原则B.有效原则C.总成本最低原则D.持久原则(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实际成效B.绩效评价C.战略评价标准D.纠偏行动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按照分析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PDCA循环法是将①计划、②执行、③检查、④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将四个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 ③①④②建立合理有效的( )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A.计划体系B.决策体系C.目标体系D.营销体系(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A.认知B.态度C.智慧(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A.工作成就B.工作绩效C.工作满意度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 )。A.科特B.梅耶C.阿伦D.贝克尔27C-1.5AA28C-1.6BB29C-1.7CC30C-1.8BB31C-1.9AA32C-1.10CC33D-1.1BB34D-1.2CC35D-1.3DD4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A.组织效率B.组织承诺C.工作绩效D.工作分析(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A.光环效应B.投射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印象( )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A.个体知觉B.社会知觉C.归因D.群体知觉( )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A.绩效B.成员满意度C.团队学习D.外人的满意度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的是( )。A.结构维度B.认可维度C.关怀维度D.尊重维度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B.领导情景理论C.路径—目标理论领导情景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A.心理成熟度B.心理承受度C.精神成熟度D.精神承受度( )不属于人性的内容。A.自然属性B.生物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们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至有某种乐趣的是( )。A.团队沟通职能B.团队任务职能C.团队维护职能D.团队决策36D-1.4BB37D-1.5CC38D-1.6BB39D-1.7CC40D-1.8AA41D-1.9CC42D-1.10AA43D-1.11DD44E-1.1CC5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 )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的解释的过程。A.心理测量B.心理测验C.物理测量D.物理测验( )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A.信度B.效度C.难度D.标准化(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企业发展D.组织发展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A.以事为中心B.以企业为中心C.以人为中心D.以社会为中心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绩效B.成员满意度C.团队学习D.外人的满意度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A.主动开发型B.以事为中心C.被动反应型D.以人为中心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A.处于操作层B.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C.处于决策层D.很少参与企业决策( )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B.员工的绩效管理C.员工的引进与培养D.员工的技能开发对供电企业来说,有计划地提升有能力的员工,以满足职位对人的要求,是组织的一种重要职能。企业为实现这种职能制定的计划是( )A.人力资源补充计划B.员工调配计划C.员工晋升计划45E-1.2AA46E-1.3AA47E-1.4AA48E-1.5CC49E-1.6BB50E-1.7AA51E-1.8CC52E-1.9CC53F-1.1CC6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按照规划的性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B.短期规划和中期规划C.企业规划和部门规划D.招聘规划和培训规划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数量规划、( )和结构规划三个方面A.发展规划B.素质规划C.使用计划D.总体规划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开展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 )A.员工工作分配与调整B.员工绩效评价与考核C.员工福利与薪酬制度D.人力资源规划与计划人力资源信息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信息和( )。A.企业总体规划B.劳动力市场信息C.宏观经济形势D.外部环境信息( )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并且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A.人力资源需求B.人力资源供给C.人力资源信息D.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中,( )的关键在于找出企业业务量与人力资源增量和企业主体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关系。A.转换比例分析法B.马尔可夫模型法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D.德尔菲法按照马尔可夫模型确定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基本工具是()。A.员工流动概率B.人员变动矩阵C.计划期初职务人数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 )。A.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B.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C.可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D.应当订立口头协议劳动者、工会与企业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而发生的冲突是( )。A.企业劳动申诉B.企业劳动调解C.企业劳动诉讼D.企业劳动争议54F-1.2AA55F-1.3BB56F-1.4DD57F-1.5DD58F-1.6CC59F-1.7AA60F-1.8BB61G-1.1BB62G-1.2DD7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 )。A.在本单位患职业病被确认B.公司非经济原因裁员C.劳动者主观有严重过失,导致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在供电企业教育培训管理中的退转军人培训属于( )。A.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B.人力资源开发直接成本C.人力资源开发间接成本D.人力资源开发重臵成本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因素不包括( )。A.管理幅度B.人员结构C.企业战略D.专业化管理最适合采用矩阵组织形式的企业是( )。A.汽车制造B.军事工业C.医院D.建筑工业下列属于矩阵组织形式有点的是( )。A.明确任务和确定职责B.有利于管理人员注重并能熟练掌握本职工作C.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最适宜的环境是( )。A.简单/静态环境B.复杂/静态环境C.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以下( )不属于员工培训的目的。A.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B.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C.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D.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以下( )不属于员工教育培训循环管理。A.针对培训预算审核B.确定培训需求C.确定培训目标D.拟定培训方案关于培训效果的测定,美国学者D.L.柯克帕特里克教授提出的框架体系不包括( )。A.培训教材的选择B.评测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C.测定受训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D.测定受训者在参训后,与工作相关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E.测定企业业绩提高程度,评价培训的影响力63G-1.3CC64G-1.4BB65G-1.5CC66G-1.6 BB67G-1.7CC68G-1.8BB69H-1.1DD70H-1.2AA71H-1.3AA8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张三是某供电企业员工,其以下收入选项中,不属于间接货币报酬的是( )A.法定福利B.特殊贡献奖C.养老保险D.公费旅游( )是对供电企业每个职务价值作出评价,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其薪酬水平的一种薪酬制度。A.计件工资B.绩效工资C.工龄工资D.职务工资薪酬的调节作用主要以福利的形式来表现,但现代的福利不是过去供电企业传统的“劳保”概念,它表现出福利弹性化和( )。A.福利固定化B.福利区别化C.福利显性化高弹性薪酬结构式一种激励性很强的薪酬结构,其中( )占主要部分。A.基本工资B.绩效工资C.福利薪酬管理双因素理论是由(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发现使员工感到不满意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A.亚当斯B.赫茨伯格C.明茨伯格D.迈克尔波特薪酬管理公平理论是由( )在1967年提出的,该理论侧重于研究报酬合理性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A.亚当斯B.赫茨伯格C.明茨伯格D.迈克尔波特供电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时要遵循一些原则,其中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位之间的薪酬标准要适当拉开距离,避免平均化,利用薪酬的激励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 )。A.公平原则B.竞争原则C.激励原则D.量力而行原则以下不属于员工福利的是( )。A.误餐补贴B.脱产进修C.带薪休假D.职务津贴72I-1.1BB73I-1.2DD74I-1.3CC75I-1.4BB76I-1.5BB77I-1.6AA78I-1.7CC79I-1.8DD9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绩效就其范围而言,可以分为企业绩效、部门绩效和( )。A.员工个人绩效B.资源绩效C.管理绩效D.工作绩效\"以下选项不属于绩效考核原则的是( )。A.公开原则B.反馈与修正原则C定期化制度化原则D.单向原则以下选项不属于员工工作绩效特点的是( )。A.多因性B.多维性C.动态性D.稳定性关于绩效管理的陈述,错误的是( )。A.绩效管理使管理者与员工就组织目标和目标实现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B.绩效管理可以促进员工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C.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建立绩效优化体系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是( )。A.绩效辅导B.绩效考核C.绩效反馈D.绩效计划绩效管理不具备的特征是( )。A.可接受性B.实用性C.模糊性D.敏感性下列不属于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的是( )。A.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B.有助于管理者成本的节约C.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手段D.为薪酬的发放提供依据KPI方法的管理原理是( )。A.黄金分割原理B.二八原理C.流程控制原理D.分类平衡原理平衡积分卡作为企业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的工具。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是从( )来衡量企业的角度。A.客户角度B.学习与创新角度C.财务角度 新进员工比率=A. 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B. 在职总人数/已转正员工数C.待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D. 在职总人数/待转正员工数80J-1.1AA81J-1.2DD82J-1.3DD83J-1.4DD84J-1.5DD85J-1.6CC86J-1.7DD87J-1.8BB88J-1.9CC88K-1.1AA10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补充员工比率=A. 在职总人数/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 B. 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已转正员工数C.已转正员工数/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D. 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主动离职率/淘汰率或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表示的是什么比率?A.人员流动率 B. 异动率C.离职率 D. 人员编制管控率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每天工资= A.月固定工资/ 21.75天B. 月固定工资/30天C. 月固定工资/当月实际上班天数 D. 月固定工资-应繳税费/21.75天 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以下哪一种成本效用?A. 选拔成本效用 B. 总成本效用C. 人员录用效用 D. 招募成本效用 在成本效用评估中,招聘收益成本比=A. 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B. 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C.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D. 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在以下公式中,反映“招聘完成比”的是哪一个选项?A. 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B. 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C. 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D. 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是对职位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组织与管理上的问题和矛盾的阐述,以及为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组织结构与职位设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流程设计与流程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组织权责体系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工作方式和方法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上描述指的是:A. 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 B. 职位分析C. 职位说明书 D. 职位分析报告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上述是指对以下哪一个选项的描述?A. 职责 B. 任务C. 职责细分 D. 工作要素( )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对组织的贡献的相似形而划分为同一组的职位,它的划分常常建立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以下哪个选项最符合上述定义:A. 职位B. 职务C. 职级D. 职位族 税前销售额/总人数和下面哪一个选项有关?A. 工时定额 B. 产量定额C. 人均劳动效率 D. 劳动定额88K-1.2DD88K-1.3CC88K-1.4AA88K-1.5BB88K-1.6DD88K-1.7BB88K-1.8DD88K-1.9DD88K-1.10DD88K-1.11CC11

JC-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

它是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有按专业分工设臵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一方面,各级行政负责人有相应的参谋机构作为助手,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每一级管理机构又保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由于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具有以上的优点,使得它在各国的组织中被普遍地采用,而且采用的时间也较长。上述描述指的是哪一种组织结构模式?A. 事业部制 B. 职能制C. 直线职能制 D. 直线制( )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臵、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它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以下哪种绩效管理的方法最符合上述这段文字的描述?A. 360度考核法 B. 关键业绩指标(KPI)C. 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 D. 平衡计分卡(BSC)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主管人员将每一位下属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良好行为或非同寻常的不良行为(或事故)记录下来.然后在绩效考核进行期间,主管人员和其下属人员进行沟通,根据所记录的特殊事件来讨论后者的工作业绩。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叫做:A. 强制分布法 B. 关键事件评价法C. 图尺度评价法 D. 行为观察量表法(BOS)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该制度又称作:A. 标准工时制B. 不定时工时制C. 定时工时制D. 综合计算工时制88K-1.12CC88K-1.13BB88K-1.14BB88K-1.15AA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