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康 唐啸风
摘要:分析了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了促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十三五”规划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强化辐射带动,依靠科技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了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全面提升,促进了设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将高效设施农业打造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1 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南京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8.8 khm2,设施农业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0.2%。设施农业(园艺)、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达7.5万台套),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设施蔬菜园艺机械化快速发展
近几年,南京市多措并举,大力示范推广高效、先进、适用的设施装备与机械,全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43.3%。
(1)推广应用大棚种植、灌溉、植保、微耕新机具新技术,确保大棚作物生产在土地耕整、种植和植保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引进推广全自动精量播种线、智能数字植物工厂等先进技
术,显著提升了设施蔬菜园艺生产的科技含量。 (2)推广应用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先进技术,促进高效设施农业由自动化向智慧化转型。
1.2 设施水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水产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水产生产性机械设备升级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了全市设施水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水产机械化水平达62%)。依托池塘标准化建设,将微孔增氧机、机械增氧机、投饵机配套与看管房建设相结合,配备保温、水循环、物联网、水质监测等设备,提高养殖水面产出能力。
1.3 设施畜牧机械化有序推进
采取分品种、分步骤解决的策略,实现了设施畜牧机械化有序推进(畜牧机械化水平为50%)。
(1)通过分步推进,逐步解决饲草料加工、畜牧饲养、畜产品采集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问题。
(2)通过分类突破,优先解决规模猪场的养殖机械化、奶牛养殖的挤奶机械化和畜禽粪便处理机械化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问题。
2 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南京市在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有力助推了全市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同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不同产业及品种间的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偏重于花卉、蔬菜栽
江苏农机化 2017.6 29
培,对食用菌、水果、茶叶及苗木栽培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推进。 (2)基础设施与农业装备投入不均衡。与大棚、路网、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相比,针对农业装备配套设施的投入不足,设施农业装备保有量难以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能够体现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性能、高质量的装备较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装备开发引进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全市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
(3)设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够。当前,设施农业发展所需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的品种不多,补贴额度较低,特别是地方特色产业所需的装备极少纳入补贴,影响了农户购买的积极性,制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种植模式、设施规模与农机化作业不能相互适应,影响农机装备效能的发挥。
3 促进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南京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设施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农机装备发展要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的需要,初步实现农机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到2020年,设施农业(蔬菜园艺)机械化水平达50%,渔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畜牧机械化水平达到55%,林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现结合南京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就推动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提出如下思考: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设施类型优化和设施装备优化同步推进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确定扶持方式。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打造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和示范户为手段,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1)不断优化设施类型。大力开展“8332”钢架大棚、6米钢架大棚、连栋大棚、玻璃温室、防虫(鸟)网、“三机一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设施类型,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30 江苏农机化 2017.6奠定基础。
(2)不断优化设施装备。加快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促进设施农业机械数量提升、结构优化。推广精量播种机、蔬菜移栽机、喷滴设施、肥水一体化设备及先进植保装备,推动大棚耕、种、植保等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微孔增氧机、机械增氧机、投饵机及保温、清淤、水循环、水质监测控制等设备的应用,促进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提升。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推动设施农业向智慧化发展。
3.2 加大载体建设力度,实现特色产业发展与示范带动双赢
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优先发展重点产业、重点作业环节设施农业机械化。加强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上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整合设施农业资源,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一方面,着力提升全市精心打造的28个市级现代化园区的高效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不同园区不同产业特色的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重点提升已经列入省农机局“江苏省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的各园区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将其打造成为全市现代农业装备的典范。 (2)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根据资源条件,帮助全市各区提升特色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以溧水和凤、江宁谷里、六合东沟、栖霞八卦洲设施蔬菜生产,溧水傅家边设施草莓生产,江宁横溪设施礼品西甜瓜生产,浦口盘城设施葡萄生产,高淳食用菌生产和螃蟹养殖等已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为载体,强化示范带动,促进全市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3.3 提升服务能力,实现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1)加大装备引进研发力度。一方面,对于高效设施农业普遍适用的设备,加大引进试验示
围绕目标 科学规划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管飚
80%,机(条)播水平达80%,高效机械化植保水平达60%,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50%。为确保创建成效,在创建时序上,鼓励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镇提前创建,在全县树立典型,形成良好的创
近年来,宝应县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目标,科学规划、精准发力、稳步推进,着力加强“短板”建设,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为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夯实了基础。
建氛围。2016年该县柳堡镇和安宜镇率先创成示范镇。
摘要:介绍了宝应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目标、方法、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关键词: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
2 针对难点,精准发力
宝应县现有耕地面积60 khm2,常种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6.5 khm2、水稻种植面积58.38 khm2。就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而言,机插秧、高效植保和粮食烘干是工作重点、难点,为此,该县采取了如下措施:2.1 强化行政推动
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
1 明确目标,排定时序
根据江苏省和扬州市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要求,到2020年,粮食生产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85%,其中机插秧水平达
范力度,全力提升全市高效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另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填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所需设备存在的空白。
(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农机部门与蔬菜、园艺、水产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建立健全农机农艺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进设施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为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陆庆刚,钱生越,柯耀胜,孔爱民.南京市设施农业 机械化的发展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1(6):45-47.[2]陈攀.南京市设施农业机械配套模式研究[J].江
苏农机化,2010(2):36-39.
[3]王恒一,邹雪剑,王涛.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现 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2):61-62.[4]陈开权.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及发展前 景[J].农业与技术,2014(12):252-252.
[5]郝晓玲,李明金,吴家安,张成亮,崔波.设施农 业机械装备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机使用与维 修,2014(8):98-98.
[6]张毅,黄志民,苏光远.发展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 思考[J].当代农机, 2012(9):79-80.
(作者单位:南京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收稿日期:2017-10-09)
江苏农机化 2017.6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